刘辉;李善鹏;綦斐;林永峰;李兰;朱敏贞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从整体上对居民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根本途径[1].2007年,青岛市建立了5个市级公立医院为基础的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室.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动员的方式,以基地为固定阵地,实现健康教育工作由以宣传为主向行为干预、健康促进模式的转变.
作者:刘辉;李善鹏;綦斐;林永峰;李兰;朱敏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提高防控水平.[方法]2006年,在江苏省苏州市随机抽取农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91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10人,相关风险意识(满分为90分)为(36.85±6.78)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满分32分)总体得分为(16.93±4.64)分.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人力资源、药品储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薄弱.
作者:施宇佳;徐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状况,为开展灾后卫生援助,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8年7月,在北川县小坝乡的乡中心卫生院、乡驻地及各村进行调查.[结果]小坝乡震后公共卫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均存在一定隐患,目前尚未出现相关疾病的暴发疫情.[结论]灾后小坝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丁德超;刘军;张海路;张显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720.72/10万,男性为784.43/10万,女性为651.72/10万(P<0.01).累计死亡的6 844例中,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病的2 262例,心脏病1 445例,恶性肿瘤1 351例,损伤和中毒494例,呼吸系统疾病434例,消化系统疾病212例.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男性分别为173.37/10万、80.41/10万、39.50/10万,女性分别为129.20/10万、21.28/10万、52.43/10万(P<0.01).[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平定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岳庆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轮机动车道路伤害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交通道路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蓬莱市随机抽取430名四轮车驾驶员,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四轮机动车交通事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四轮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因素有高年龄组、文化程度、伤害前2 h内喝浓茶、领驾照前正规训练时间、有车祸史、夜班、小型客车、大型货车、工人、管理人员.[结论]有车祸史、夜班是伤害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领驾照前正规训练时间长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保护因素.
作者:袁文兴;宁福江;张吉玉;马吉祥;郭晓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促进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引导消费者选择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店就餐,我们对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张立民;赵大江;王祥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掌握机车司机的健康状况,做好劳动用工安全和健康保健指导.[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济南铁路局机务段的部分机车司机进行健康体检,调查部分司机值乘前、后的疲劳情况,测试部分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调查1 959人,心电图异常占33.64%,脂肪肝占33.54%,视力不良占22.53%,高血压占22.00%,高血脂占21.03%,前列腺疾病占7.40%,高血糖占5.36%,胆囊结石占1.99%.测试383名机车司机,SCL-90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情绪、偏执情绪、精神病型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调查52名当班机车司机,有全身懒倦、腰酸痛、肩酸痛、腿无力、腿痛、无唾液、口发粘、口发干、打哈欠等疲劳症状者所占比例,退乘后均高于出乘前(P<0.01或P<0.05).[结论]机车司机的疾病患病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班后疲劳明显.
作者:许永花;郑秀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06年威海市共报告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103起,确认分级的突发事件10起.其中,较大突发事件2起,一般突发事件8起,其余93起为未分级突发事件.共波及22 916人,病例448例,死亡4例.传染病事件13起,食物中毒事件3起,环境因素事件87起.环翠区报告多,45起,占43.69%.报告发生突发事件农村82起,占79.61%.12月发生88起,占85.44%.448例病例中,男性174例,女性274例;年龄以2~29岁年龄组居多,占80.58%;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51.79%.[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数发生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区,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应切实落实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向利;陈德颖;周春莲;张秋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突发化学事件是由于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失控或人为散播造成的人员、社会和环境的危害事件.
作者:李秀芹;刘文华;赵进沛;于瑞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报告的60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结果]网络报告的19例急性乙肝病例中,5例核实为慢性乙肝,网络订正报告的41例慢性乙肝病例中,21例核实为急性乙肝,核实结果与网络报告符合率为56.67%.[结论]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不高.应加强核实诊断,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王琳;李桂珍;张家琪;胡进;朱先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泰安市泰山区自200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为准确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泰山区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发现的14例HIV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孙永合;严秀丽;耿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客观评价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优势学科和突出科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对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2006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被引率为46.33%(246/531),以2003年被引率高58.56%(65/111);以疾病控制学科的被引率高64.75%(79/122);被引频次多达16次.[结论]从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本中心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时念玲;胡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从事公共卫生人员使用伪造健康证,危害极大,也是公共卫生执法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就此案例如何依法处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拟定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作者:房建村;西大伟;刘小云;刘新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竹地板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为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气象条件的测定点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0%、58.8%、78.6%.[结论]该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是生产性噪声和不良气象条件,应及时采取噪声治理和防暑降温措施.
作者:谢德兴;陈彬霞;李筱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人类常常被狂犬或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鼠等动物直接咬、抓伤或添及黏膜而感染.为进一步掌握姜堰市沈高镇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控制疫情的发生与蔓延,作者对该镇2003~2007年被动物伤及到沈高镇卫生院狂犬病门诊就诊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栖霞市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状况,为今后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5所小学,查验入校新生预防接种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及教师预防接种证查验知晓率调查.[结果]调查5所小学新生2 024人,有预防接种证1 658人,占81.92%.流动人口有预防接种证者占74.24%.城市、农村小学新生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流动人口新生.调查小学老师82名,预防接种证查验知识知晓率为70.73%,且城镇老师知晓率高于农村. [结论]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协作,提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率.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
作者:马永兴;柳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大连市伤害发生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监测网络系统,为制定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监测点医院急诊室、其他门急诊及临床科室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0 537例,其中男性占68.09%,女性占31.91%;25~34岁占23.30%,35~44岁占20.17%,20~24岁占15.36%;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占28.98%)、跌倒/坠落(占22.60%)、刀/锐器伤(占18.87%)、机动车车祸(占16.76%)、动物伤(占1.78%);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19.33%)、贸易和服务场所(占19.11%)、公共居住场所(占16.39%)、家中(占16.27%)、工业和建筑场所(占14.16%);伤害发生高峰时间在8:00~12:00和16:00~22:00,高发月份为1、7、10月,每周周一稍高;非故意伤害占70.86%;轻症占67.37%;治疗后回家的占79.98%,死亡的占0.15%.[结论]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是男性,20~44岁青壮年,应针对重点人群、多发地点、高峰时间和多发季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战贤梅;许放;刘明禹;杨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普查规律,为高校教师防病治病提供决策性依据.[方法]2006年7月对某高校年龄在30~60岁所有在职老师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检测的281名教师中,心电图异常者36人,异常率为12.8%.其中50~54和55~60岁心电图异常者多,合计15人,异常率为19.5%;不同年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高校在职教师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准确掌握育龄妇女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青岛市四方区2002~2006年育龄妇女(15~49岁)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育龄妇女累积死亡268例,年均死亡率为32.17/10万.年死亡率(/10万),2002年为34.26,2003年为28.99,2004年为30.68,2005年为35.75,2006年为31.20;15~19岁为7.66,20~24岁为8.18,25~29岁为9.69,30~34岁为20.27,35~39岁为30.28,40~44岁为80.10,45~49岁为84.28(P<0.05).268例死亡者中,恶性肿瘤120例,意外死亡55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50例,其他疾病死亡43例.[结论]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死亡率较低,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和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厉彦芳;郭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通过免疫接种可预防的传染病.目前,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为麻疹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忻州市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杨跃生;高玉凤;李亚红;李日新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