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年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抽样检测分析

荣幸;张海宏;王致;何易楠;张海;刘移民

关键词:皮革箱包, 制鞋, 有机溶剂,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以自填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通过现场采样和原辅材料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的方法检测并分析该行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 共调查87家皮革箱包制鞋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81.61%),调查的应答率均在90%以上,调查项目达到要求的比率(符合率)为41.5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发现,企业超标率为35.19%,岗位超标率为14.98%,检测项次超标率为4.02%;其中2家企业的2个样品中检出1,2-二氯乙烷.结论 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含有1,2-二氯乙烷等高毒化学物质的有机溶剂仍存在一定范围的使用,应加强该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稀料口服中毒2例报告

    稀料为一种溶剂类复合制剂,外观无色透明,与纯净水相似,其成分复杂,除苯及苯的化合物为其主要组分外,有的稀料含有三氯丙烷.稀料口服中毒临床报道较少,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报道了两例口服稀料中毒患者发病及其诊疗过程、各种化验检查结果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指出诊治稀料中毒患者,应重视血液净化,同时应强化对化学品危险性的认识,以防误服.

    作者:谭秀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百草枯中毒损伤肺组织MMP-9及TIMP-1表达的调控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 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影响.方法 取45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染毒组、治疗组,每组各15只.染毒组及治疗组均以百草枯50 mg/kg灌胃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分组后分别于灌胃7、14、28 d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解剖,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及TIMP-1水平.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成纤维细胞中MMP-9及TIMP-1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9及TIMP-1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染毒组有明显的肺损伤,治疗组肺损伤较染毒组减轻.治疗组肺组织中MMP-9、TIMP-1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染毒组.染毒组动物血清中的MMP-9的浓度在肺泡炎症阶段(7 d)高,14 d、28 d后呈下降趋势,但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血清中的MMP-9的浓度低于染毒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段三组TIMP-1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物肺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治疗组表达量低于染毒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内MMP-9、TIMP-1的表达上调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液中系统分泌的MMP-9、TIMP-1的浓度无显著影响.

    作者:高娟;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职业有害因素SO2和NH3常规检测方法化学反应机理

    研究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NH3两种化学有害因素常规检测方法的化学反应机理.对于前者,通过探讨得出,甲醛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SO2溶于水生成H2SO3,其次H2SO3和HCHO作用生成羟甲基磺酸,其中H2SO3和HCHO作用时,反应机理先后是亲核加成和亲电加成,显色过程中,利用NH2-SO3Na可以去除NOx对反应的干扰,因为NH2-SO3Na和HNO2易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离子,此反应机理符合重氮反应的一般机理.对于后者,通过分析得出,配制纳氏试剂时需要控制比例以生成[HgI4]2-配合物;纳氏试剂和氨反应生成的淡黄色的配合物是配合原子O和N作为中间基同时连接两个中心离子Hg的双核配合物.

    作者:张林;王成;彭卫芳;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气垫床预防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褥疮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气垫床对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80例长期卧床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入院后即给予气垫床护理直至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对照组给予常规翻身护理.对两组皮肤体征及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的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5,P<0.01);感觉舒适、很舒适患者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5、11.150,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给予气垫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褥疮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康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

    目的 对全血铅前处理进行优化,改进TritonX-100稀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方法.方法 采用稀释试剂稀释血样与基体改进剂同时进样,以改进后的校准曲线代替WS/T 20-1996工作曲线进行校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物质的铅含量.结果 该方法改进了标准方法,两个不同浓度的国家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在给定的标准值±不确定度的范围内,所得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6%、7.4%,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结论 该校准方法操作简单,简化了工作曲线的制作和血样处理步骤,适用于职业接触者和正常人血铅的测定.

    作者:罗晓庆;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国际职业病目录简介及其与我国职业病目录区别

    2010年3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第307届理事会正式批准了新版国际职业病目录.为了给国内的职业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对该目录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国际职业病目录同我国现行职业病目录之间的区别,并对我国现行职业病目录在未来如何调整提出了建议.

    作者:李发强;张颖慧;陈倩姝;李敏;王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职业健康体检胸部透视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胸部透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与必要性.方法 选取2013-2014年常州市某区有毒有害企业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职工,对其胸透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福利性体检、从业人员体检胸透阳性率进行对比,探讨胸部透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质量控制及必要性.结果 20 158例的职业健康体检中,有71例检查出阳性结果,阳性结果检出率为0.35%,主要以两肺纹理增多、肺结核、胸膜炎、主动脉弓迂曲钙化、心影增大为主.结论 胸部X线透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有一定的价值,但阳性检出率极低,应该注意质量控制,尽可能减少体检者胸部透视的频率.

    作者: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容量肺灌洗在尘肺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小容量肺灌洗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与治疗前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患者行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气短症状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胸片肺纹理变清晰.结论 小容量肺灌洗能明显改善尘肺患者呼吸道症状,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尘肺病的情况下,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翠霞;王雪玲;李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锑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的研究概况

    由于锑及其化合物的工业用途日益广泛,有关锑尘、锑烟对工人的健康危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锑在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可直接吸入肺组织深部造成职业性肺损害,但其有无致纤维化作用尚不十分清楚.该职业病标准的制订正在进行,为了对新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收集国内外文献报道资料,针对锑及其化合物的致病情况进行总结,就锑的毒性、锑尘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育全;林毓嫱;刘薇薇;张伊莉;杨志前;刘移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4年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抽样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以自填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通过现场采样和原辅材料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的方法检测并分析该行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 共调查87家皮革箱包制鞋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81.61%),调查的应答率均在90%以上,调查项目达到要求的比率(符合率)为41.5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发现,企业超标率为35.19%,岗位超标率为14.98%,检测项次超标率为4.02%;其中2家企业的2个样品中检出1,2-二氯乙烷.结论 广州市皮革箱包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含有1,2-二氯乙烷等高毒化学物质的有机溶剂仍存在一定范围的使用,应加强该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作者:荣幸;张海宏;王致;何易楠;张海;刘移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钴、钨及其化合物毒性与硬金属肺病

    2013年我国将硬金属肺病列入新的《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但目前尚未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硬金属肺病是吸入钨和钴等硬金属粉尘引起的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同时伴有职业性哮喘表现.一些接触硬金属加工有关工作的人员为该病的好发人群.我国研究硬金属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起步较晚,国内报道较少,因此对其的相关研究将会成为热点.为了给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钨及其化合物粉尘的毒性与硬金属肺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丽庄;王鑫;许忠杰;胡伟江;李涛;朱宝立;张恒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职业健康监护外出体检软件系统在内科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 实现职业健康监护外出内科体检的信息化.方法 研发职业健康监护外出体检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内科体检中.结果 该系统操作简便、专业性强,基本满足了外出内科体检的需求,实现了职业健康监护外出内科体检的信息化.结论 该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后续的主检和报告制作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支持.

    作者:李雅婷;王海波;杨丽莉;白净;高丽蕙;陈文利;庞丽娟;王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电子封装企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电子封装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方法 选择某电子封装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人员404人为接触组,该企业后勤和行政工作人员93人为对照组,结合年龄、接触噪声工龄、性别,对两组听力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6.5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15,P< 0.01);且听力损伤率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4,P<0.05).结论 电子封装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杨汝艳;庄家毅;霍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群体性滴水观音中毒患儿的急救与管理

    目的 探讨群体性急性中毒患儿的急救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应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护理程序,对9例滴水观音中毒的患儿进行抢救.结果 9名患儿在短时间内均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经过积极的治疗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群体中毒患儿进行抢救,把握了抢救时机,规范了抢救流程,为成功救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作者: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起擅自改变生产工艺致多人不适事件调查

    近年来,一些企业擅自、随意改变生产工艺及条件,导致生产环境空气中化学毒物种类和浓度改变,甚至引起群体中毒事件.通过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对一家企业发生的化学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得出现场劳动者发生头晕、胸闷、恶心等身体不适系由企业擅自改变脱膜液温度,导致生产车间化学毒物种类增加和浓度升高引起,致毒化学物为三氯甲烷(氯仿)、丁酮、异丙醇等混合物.提醒企业不得随意更改生产工艺,以免职业病发生.

    作者:邱士起;汤小鸥;邹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1,2-二氯乙烷是常见的高挥发性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玩具、制鞋等行业.近年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频发,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与过往报道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近10年相关文献报道,从发病情况、中毒机制、现场流行病学特征、中毒的临床表现、脑部影像学表现、鉴别与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方面,总结了有关其中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嘉欣;陈嘉斌;黄永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兰州市五区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 从食品消费者角度了解兰州市五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消费行为等问题,探索有效改善该市居民食品安全现状的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兰州市五区4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兰州市居民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低;认为安全隐患主要出现在生产加工和餐饮消费环节;消费习惯有待改善;维权意识不强.结论 监管部门应采取广泛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严格管理与监管,多管齐下,共同保障居民饮食安全.

    作者:王晶;胡本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福建省某市157家放射诊疗单位放射防护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 掌握福建省某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防护工作管理现状.方法 对该市10个县(市、区)157家放射诊疗卫生单位采取现场卫生学调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以及现场检测等措施进行调查.结果 该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证率98.8%,校验率86.8%,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90.9%;培训率、体检率、个人剂量监测率达100%;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率达100%,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达91.2%.讨论 应进一步提升该市基层卫生防疫机构的人员素质及硬件设施,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对自身及患者的防护意识和放射卫生师资力量.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停止接触联苯胺35年后作业人员尿脱落细胞学3年监护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所属染料行业的7家企业联苯胺接触人群的3年监护结果,以便及早预防联苯胺作业人员膀胱癌发生.方法 以停止接触联苯胺35年后作业人员尿脱落细胞学3年监护结果作为主要分析指标.结果 2011-2013年发现新发阳性病例4例.结论 在停止接触联苯胺35年之后,仍有职业性膀胱癌的发生.建议对离岗后接触联苯胺人员的健康行终生监护.

    作者:于鸿颖;张盼盼;傅旭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窒息性气体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对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三种化学窒息性气体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案例分析,探寻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 检索2004年以来关于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三种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的相关文献,对中毒事故发生和伤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病死率为29.7%,其中因盲目施救导致中毒的病死率为31.6%;工人违规作业的占47.9%;属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占74.0%.事故现场均未设置气体检测报警仪和通讯救援设备,其余防护措施的设置率均低于9.6%.事发单位均未落实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其余制度和培训的落实率均在16.4%以下.结论 化学窒息性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和伤亡主要是由于存在有限空间、违规作业、盲目施救所造成.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用人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致;张晋蔚;邓冠华;唐侍豪;荣幸;刘移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