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培;牛心华
目的 通过调查水泥制造企业,了解当前我国水泥制造企业的粉尘危害状况,为水泥制造企业粉尘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我国35家水泥制造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并对企业水泥装袋和人工装车两个主要接触粉尘岗位的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被调查的35家水泥制造企业中,除1个装车作业点的总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各作业点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总粉尘浓度在3.17~485.33 mg/m3之间,高超标121.33倍,呼吸性粉尘浓度在1.70~119.86 mg/m3之间,高超标79.91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58%~9.16%之间.结论 我国水泥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装袋和装车岗位粉尘浓度超标严重,对其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子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电子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对某市电子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员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噪声24.2%,粉尘100.0%,毒物94.5%;职业健康检查检出职业禁忌证27例、疑似职业病患者6例,主要分布在噪声作业岗位;其他非职业性疾患以高血压、心电图异常为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5.2%和14.8%.结论 金属加工切割过程中的噪声及清洗工艺中接触到的有机溶剂为该企业超标情况严重、对工人危害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需进一步改善防毒、降噪措施并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工作.
作者:杨贵彬;池建源;池卫廷;陈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配合以超声波理疗(ultrasonic therapy)及关节松动术(joint loosening therapy)的综合康复疗法(ULM)对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59例肩袖损伤病人,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及医患满意度等指标,分析疗效.结果 57例肩伤患者完成6周的康复治疗,2例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肩关节日间痛可视化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89±1.53)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26±1.28)分,夜间痛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30±1.70)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67±1.66)分,两者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3.739、14.712,P<0.01).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由治疗前的(32.47±11.96)分提高到治疗后的(91.75±3.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5,P<0.01).结论 以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肩袖损伤的疗效较好,能全面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高杰;胡波;李智民;陈胜雄;刘文荣;吴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识别、分析某润滑油调合灌装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某润滑油调合灌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非甲烷总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环己烷、己烷、戊烷、辛烷、高温、噪声.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作者:毕海侠;杜影;吕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共情培训对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调查问卷对内科42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共情培训前后护士共情能力、职业倦怠和对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经共情培训后,在共情能力方面,护士在心理认知、情感护理和行为帮助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58、7.86、3.41,P均<0.05);在职业倦怠方面,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2.71、2.96、2.52,P均<0.05);护士对患者满意度评分在培训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结论 对护士开展共情培训,可增强其共情能力,提高其沟通技巧,进而有效地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和缓解职业倦怠.
作者:周燕;胡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机械制造工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探讨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卫生工程措施及卫生管理模式.方法 收集2003-2013年完成的9份机械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电焊车间的电焊烟尘、喷涂车间的有机溶剂、铸造车间的落砂岗位粉尘、锻压、机加的噪声是机械制造业突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 机械制造业中涂装、电焊、锻压等车间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是机械制造业卫生工程控制的重点.
作者:李旭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某木质家具生产企业一起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职业病危害的防控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临床分析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职业病诊断.结果 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经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 油漆中含有1,2-二氯乙烷,超期使用呼吸防护用品是中毒发生的直接原因.应加强中小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作者:张海宏;周海林;陈坚;杜伟佳;刘移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金属构件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进行评价.结果 粉尘个体检测合格率为56%,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为93%;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27%;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三氧化铬、氟化氢、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粉尘与噪声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议要求进行整改与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限值要求.
作者:郭庆华;牛心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介绍和评估英国《工厂法》(1833)、《作业场所健康安全法》(1974)、《重振健康安全战略》(2000)和“改进健康安全策略”(2013)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勾勒英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的脉络以及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的影响,提示政府部门如何寻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至关重要.
作者:朱素蓉;戴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正己烷1 基本信息CAS号:110-54-3结构式:致癌性:IARC致癌性分类未列入.2 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分类:易燃液体(类别1);皮肤腐蚀或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或眼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危险(类别2).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5例职业病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35例职业病患者SCL-90的平均总分为(178.56±66.96)分,9项因子平均分小值为(1.72±0.73)分,大为(2.25±1.01)分.总分和9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各项得分在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男性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0.01),年龄大的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年龄小的患者(P< 0.05或0.01),工伤医疗组和单位支付组各项得分均高于自费组(P<0.05),学历高的职业性病患者在客观支持上得分高于学历低的患者(P< 0.05或0.01),已婚组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得分都高于未婚组及离异或丧偶组(P<0.05),重度病情的职业病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上高于中、轻度两组患者(P<0.01),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在其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的得分低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P< 0.05或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与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职业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差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
作者:周宇燕;高杰;李智民;章一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方法 以DB-17色谱柱为分析柱,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过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市售的两种聚氨酯涂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方法在0.52~52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2 μg/mL,低检出浓度为5 mg/kg(取样量以1g计).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以及较好的准确度,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则达到80%以上.结论 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对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检测分析.
作者:吴健;李小娟;周长美;朱宝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庆油田原油稳定天然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大庆油田某天然气处理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天然气处理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醇、非甲烷总烃和噪声,所涉及的主要作业场所为压缩机厂房、膨胀机厂房、油田气处理装置区、轻烃储运单元.结论 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还应加强监控和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张泉海;侯广庆;郝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苯系物作业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类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检测车间苯系物浓度与工人个体接触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工龄组工人血常规各项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苯作业场所检测与个体采样结果均未超标,作业场所二甲苯检测点不合格率5.6%,1名工人二甲苯个体采样结果超标.16家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总费用209.8万元,接害劳动者人均职业卫生经费3 240元.结论 应继续加强宝山区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切实保护苯系物作业工人职业健康.
作者:胡晓晴;翁玮;秦景香;郑爱国;万峰宇;朱骏;沈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一起由氮氧化物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开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查阅接诊医院病例临床资料,结合毒物接触史,综合分析该起中毒事故特点.结果 该例患者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事故主要原因为作业者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未开启通风排毒设备,接诊医院处置不当.结论 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及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综合医院应加强临床医生对急性职业中毒病人的处置能力.
作者:周丽姝;丁霞;高华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首次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242例尘肺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42例尘肺病患者全为男性,其中壹期尘肺病109例(45.04%),贰期87例(35.95%),叁期46例(19.01%).发病以矽肺和陶工尘肺病例居多.佛山、中山和惠州三市尘肺病患者占全省总数50%.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3.25±7.39)岁,平均接尘工龄为(9.92±5.27)年;各期尘肺病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9、2.570,P>0.05).各期尘肺病的气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86,P<0.05).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小气道功能损伤发生率均随尘肺病期别递增而升高(趋势x2=4.032、5.550,P<0.05),肺通气功能损伤类型以限制性损伤为主(72.09%).尘肺病合并结核发生率较低(1.65%).尘肺病X线影像突出的是存在圆形小阴影(98.76%,239/242).小阴影形态以q影为主(78.24%,187/239).小阴影分布以两中肺区(40.19%,461/1147)为多.大阴影分布以右上肺区(47.95%,35/73)居多,其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较为常见.结论 广东省新发尘肺病例以矽肺和陶工尘肺病居多.控制尘肺病的重点是佛山、中山和惠州三市的宝石加工、石场和陶瓷制造业.企业应认真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特别是设置通风防尘设施和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作者:张莹;梁伟辉;郎丽;曾子芳;樊春月;王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一起发生在某菌业公司的硫化氢中毒致多人死亡事故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该起事故的中毒原因.企业生产流程不合理,安全制度不完善,未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一人中毒后,多人盲目施救,这些都是造成事故中多人中毒伤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琳;张丽娟;周玉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电池生产企业生产车间主要化学毒物的危害情况,明确关键控制点,为该企业化学毒物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化学毒物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该企业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毒物主要包括乙醇、镉、镍、溶剂汽油.10个镉作业工种中有8个镉的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正极制片工段的正极配料工作岗位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企业部分车间化学毒物防治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负极制片工段的负极配料工、负极合浆工、负极拉浆工、负极对辊工、负极分档工、负极点焊工,装配工段的装配工和卷绕工以及正极制片工段的正极配料工.
作者:李建军;杨杰;刘纪青;崔守明;曹泽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报道并讨论2例慢性正己烷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的病例,提高对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的认识水平.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分析其特点,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例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且以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损害为主,要考虑发生或合并了少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如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变.结论 对于正己烷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的病例,应考虑合并其他周围神经疾病的可能;正己烷中毒是否会导致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变,值得关注.
作者:司徒洁;钦卓辉;陈志军;张健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对人体血浆应激蛋白抗体(HSP60)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船厂噪声环境下作业的156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噪声作业级别分为3组:A组为安全作业+轻度危害,52例;B组为中度危害,53例;C组为高度危害,51例.检测其血浆HSP60抗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功能指标SV在A、B、C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5.63,P<0.05).噪声作业工人HSP60抗体阳性18例,阳性率为11.54%.A组HSP60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1.92%,B组HSP60抗体阳性8例,阳性率为15.09%,C组HSP60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17.65%,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3,P<0.05);A组心功能异常者5例,B组心功能异常者28例,C组心功能异常者37例,三组心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3.27,P<0.05).结论 心功能异常、HSP抗体阳性与噪声暴露水平有关,HSP抗体可能参与了噪声作业工人心功能异常的发生过程.
作者:李斌;郭娟;张宗军;吴奇峰;曾子芳;黄家文;邓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