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全横断后腹角神经元NT-3的表达

郝建军;杨桂姣;孙常太;高雨仁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 NT-3, 免疫组化, 脊髓神经元, 大鼠
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NT-3在损伤部位相邻节段眷髓腹角神经元随时间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重为250g左右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六组.分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胸10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1,3,7,14d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T-3在脊髓损伤相邻节段腹角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组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损伤区上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并达到高峰,术后3d、7d组逐渐回落,术后14d组接近正常水平.而损伤区下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术后3d组达到高峰,于7d组开始下降,到14d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在脊髓全横断术后,脊髓腹角神经元对NT-3的需求增加,提示NT-3在脊髓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分析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不同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哕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电解质紊乱是小儿肺炎常见并发症,对肺炎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现对我院2008-2010年130例住院肺炎患儿极期测定电解质水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肺炎患儿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以及对肺炎转归和预后的影响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阴道流血28例的护理

    前置胎盘为正常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但无痛性并非无宫缩,可能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我们观察了2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其宫缩情况.

    作者:毛英华;马学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吸引器头内套管作为氧流量表湿化瓶内芯的临床应用

    吸氧装置氧流量表湿化瓶是临床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之一,由于不同患者之间常需要使用同一个氧流量表使用频率极高,我们在临床的工作中发现流量表湿化瓶的内芯极容易断裂,故如何有效的使用流量表,成为了临床护士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吸氧时,选择用一次性的吸引器头内套管的前三分之一(简称吸引器头)作为湿化瓶的内芯,有效的替代了原来的湿化瓶内芯,用完后可以和湿化瓶一起用健之素浸泡消毒.

    作者:赵秀玲;王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规范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低.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把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纳入年度护理工作计划,针对实习特点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实施了规范化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总结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3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率为45.2%(14/31).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64.5%(20/31).根治性手术7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黏液癌.随访19例,根治组平均存活18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8个月.结论 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屈顺喜;刘爽;周宝永;曹立瀛;付庆江;吴志宇;王瑞霞;袁楠;董浩;王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LT正常HBeAg阳性HBV感染者28例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佳时机.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28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同期肝脏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对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应尽可能早行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依据其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而不应根据其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决定治疗时机.

    作者:王斌;曹燕平;张红旭;孟玉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43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我们观察了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增祥;寿永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29例临床护理分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组有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其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闫强;张付来;薛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创新学分的方法步骤探析

    创新学分在我国各高校刚刚开始实施.实施创新学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国内高校还没有一个标准,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来满足医学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作者: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维生素K1的临床应用进展

    维生素K<,1>(Vitamink,Phytomenadione)为奈醌类化合物,来源于多种植物中,食物、绿色疏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1>,主要在回肠吸收,其吸收有赖于胆汁酸盐和体内脂肪吸收正常状况.维生素K<,1>作为脂溶性维生素,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X所必须物质.新生儿极易缺乏维生素K<,1>,人体需要量不多,但却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

    作者:李力;孙孝国;耿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麻疹流行及临床诊治要述

    在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对此,我国非常重视,儿童计划免疫和疫苗接种工作得以全面深入地展开,免疫接种覆盖率愈来愈大.随着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全国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越来越不典型,麻疹的传染流行规律及临床.

    作者:宫运刚;崔晓波;曲桂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二种撤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二种撤机方式在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42例机械通气COPD患者,分BiPAP和SIMV+PSV二组,每组各为21例,比较二种撤机方法的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结果 BiPAP组患者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优于SIMV+PSV组,而再插管率二者相当.结论 BiPAP脱机优于SIMV+PSV,时于机械通气COP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脱机方式.

    作者:李庆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脊髓全横断后腹角神经元NT-3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NT-3在损伤部位相邻节段眷髓腹角神经元随时间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重为250g左右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六组.分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胸10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1,3,7,14d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T-3在脊髓损伤相邻节段腹角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组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损伤区上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并达到高峰,术后3d、7d组逐渐回落,术后14d组接近正常水平.而损伤区下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术后3d组达到高峰,于7d组开始下降,到14d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在脊髓全横断术后,脊髓腹角神经元对NT-3的需求增加,提示NT-3在脊髓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建军;杨桂姣;孙常太;高雨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编辑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相继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作者:刘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进展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地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以来,人们对Hp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经确认Hp与胃肠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1994年国际癌症中心(IARC)将Hp列为第1类人类致癌因.

    作者:汪海涛;段和力;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也是确保医疗、护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核心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作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要加强人员培训,落实相关制度,严格各环节质量监控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质量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供应室工作质量,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王月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工业噪声对生产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生产性噪音是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噪声接触可引起身体多系统和多功能的损伤.通过对某企业的现场调查,了解噪声对职工听力损伤的程度,探讨影响听力损伤的主要因素,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录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百白破疫苗接种前期准备及处置

    不良反应;护理预防接种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且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疾病防控措施,全球通过实施计划免疫和开展预防接种,成功控制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实践举世瞩目.中国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通过建立健全计划免疫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规范疫苗接种行为,并逐步完善免疫策略,开展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使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

    作者:孙丽萍;李淑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跌倒患者的安全护理

    跌倒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之一,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是卫生部十项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孙宇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95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评级,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干预组48例.对照组只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干预,10周后二者再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干预组痊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4.47%.经秩和检验,T=2759.00,P<0.001,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维站;崔孝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