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会肖
目的 通过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82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42例,后入路手术40例.通过X线、CT片评估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椎管减压范围及植骨融合情况,ASIA分级评价神经功能,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前路较后路手术组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及植骨融合率均高;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二组后凸Cobb角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贾瑞;夏根;乔永东;王自立;丁惠强;赵浩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层螺旋CT在目前技术快速发展,扫描速度的提高以及后处理软件的应用更加广泛.在各种外伤造成患者多个部位损伤的检查部位较多,使用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较高,对人体会产生很严重辐射伤害,CT辐射的危害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CT检查防护的基本要求是尽量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1],在多个部位CT检查中降低辐射的危害,尤需引起我们职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此,本文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后处理软件对多部位损伤的应用和防护.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9月-2011年4月多个部位外伤CT低剂量扫描患者共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15~58岁,平均31岁.扫描3个部位38例,4个部位4例,共130个部位,其中头部36例,颈椎6例,胸椎2例,腰椎16例,胸部33例,上腹部25例,骨盆4例,下颌骨1例,四肢关节7例,随机抽取相应单个部位CT常规剂量扫描作为对照组.
作者:顾森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彩超、CT和MRI检查原发性胆囊癌影像表现差异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21例胆囊癌患者全部进行彩超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彩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7%、68.4%、69.5%.结论 彩超、CT、MRI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彩超结合CT、MRI扫描能无重叠地显示胆囊和胆管局部解剖关系,对于诊断早期胆囊恶性病变彩超有很大优势,了解浸润程度CT、MRI检查帮助较大.二者既存在差异又可相互补充,临床合理选择应用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李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疼痛科或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我院2008年8月-2010年4月,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9例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21~70岁,平均45岁;病程1个月~9年;其中L3~4间隙7例,L4~5间隙30例,L5~S1间隙14例,合并二间隙或以上的38例;除5例合并轻度椎管狭窄外,其余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均以腰痛及下肢痛为主要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为主要体征.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
作者:肖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有效而且重要的给药途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各类综合性医院相继成立了门诊输液室,以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可是由于门诊患者剧增,而输液室空间有限,加上门诊输液多采取坐位等诸多因素,从而引起输液晕厥的现象时有发生[1].现将28例输液晕厥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门诊输液诊次共计5 673人次,发生输液晕厥28例.其中男5例,女23例;成人26例,儿童2例;空腹22例,进餐6例;精神紧张20例,精神不紧张8例;输液时间>2h 23例,<2h 5例;发生在夏季18例,冬季7例,春季1例,秋季2例.1.2处理方法 立即平卧患者,调慢输液速度,必要时吸氧.
作者:张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缩宫素、卡孕栓联合补钙对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缩宫素、卡孕栓联合补钙组(观察组)和缩宫素联合卡孕栓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手术开始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10%葡萄糖40ml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mg,缩宫素20U宫壁肌层注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mg,缩宫素20U宫壁肌层注射.观察二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2h、24h累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后24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卡孕栓联合术时补钙,促进子宫收缩明显,能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
作者:王利华;胡新梅;曾秀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睡眠障碍往往会导致人体免疫力、记忆力下降,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甚至造成猝死.据调查,我国5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7%的人相当严重,老年人占到了整个失眠人群的70%[2].因此失眠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针灸治疗失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爱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均有散发感染,常造成小范围的流行.近年来,MP感染呈逐年增加趋势[1],其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使肺外脏器受损.现将2008年7月-2009年10月62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诊断均符合支原体感染的标准[2].其中男30例,女32例,男∶女为1∶1.1.年龄9个月~12岁,其中9个月~(岁)6例;3~(岁)31例;6~12岁25例.病程1~60d,平均8.7d.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秋冬季发病34例,占54.8%.
作者:孟知颖;孙国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41岁,于1990年参加工作,2004-2011年在某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任库管员工作.工作中接触一氧化碳、甲醇、苯、铅等有害物质.初无自觉不适感,近5年经常出现牙龈出血、鼻子出血、月经量少、经常闭经,患者并未在意,继续在岗工作.时而看中医,服中药调理,症状不见明显好转.患者工作场所劳动条件较差,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工作环境通风不良.2011年1月9日该患者在车间工作时防冻液漏出.在现场约3h,后出现周身皮肤发痒、起包,局部水泡、瘙痒而入当地中心医院.门诊治疗后,症状好转.
作者:黄文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评价母亲血糖异常对所生子女的影响.方法 选择母亲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儿童286例,母亲怀孕期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278例,与母亲无血糖异常的儿童310例,分别空腹静脉采血进行胰岛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等]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儿童组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儿童今后患糖尿病的几率高于母亲怀孕期间无血糖异常的儿童.
作者:周松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除少数表现充满信心和乐观情绪外,多数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急或忧郁.疾病和手术给患者带来机体和心理双重创伤,所以医护人员不能只考虑治疗与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麻醉苏醒时间的短暂,而忽略了患者的舒适性和心理反应.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切实做到对患者关怀体贴并进行安慰和解释,有利于消除或减弱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1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1焦虑 焦虑是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急性焦虑的症状为烦躁不安、神经过敏、震颤、心悸、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及腹部不适等,体征为皮肤湿冷、苍白、瞳孔扩大、心动过速、气促、呼吸深大及血压升高等,进一步发展也可能使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出现胃肠活动过频而腹泻.
作者:王晓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2周后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无效2例,出血2例,肝酶谱升高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8例,出血2例,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娄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起病急,以病变处阵发性剧烈绞痛和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超声显像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受输尿管解剖位置、仪器参数设置及临床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在超声医生临床工作中仍具挑战性,现就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1年3月我院诊断泌尿系结石168例,其中单侧输尿管结石110例,单侧肾多发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43例,双侧肾脏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5例;男136例,女32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
作者: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误诊肾绞痛的原因,早期诊疗方法.提高临床认知重视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肾绞痛表现的腹主动脉瘤3例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腹主动脉瘤引起肾绞痛的原因及早期确诊方法.结果 本组3例患者,一例确诊2d后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2例积极手术痊愈.结论早期行腹部CT、彩超检查有利于确诊,腹主动脉瘤误诊肾绞痛危害大.
作者:张红双;段宗好;刘维明;严武;鲍国;段传军;张春山;武学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OLFM4GW112/hGC-1 (olfactomedin 4,又名GW112,hGC-1)和GRIM- 19(Genes assoeiated with retinoid - IFN - induced mortality- 19)是近年来发现的基因,它们通过多种机制来参与细胞凋亡.GW112是抗凋亡基因,促进肿瘤的生长,其在很多人类肿瘤中,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同时GW112与GRIM - 19相互关联,而GRIM - 19的正常表达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活周期,使细胞从衰老进入凋亡.近年来,GW112与GRIM - 19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二者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吴清;陈海军;钱宏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 与效果.方法 确立4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和示范病房经费投入,完善相应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与去年同期相比,四个病房患者平均满意度由94.35%上升至98.72%;医生满意度由92.03%上升至98.64%;护士满意度由95.07%上升至99.35%;健康教育知晓率由93.2%上升至99.3%;护理差错由0.03%下降为0.012%,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密切了护患关系,有效促进了护患和谐.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均受益的效果.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寻找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6月共收治47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平均年龄46岁(35~64岁),29例轻度,18例为中度,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MS solar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系统,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肉锻练,疗程12周,每周2次,每次30min.通过尿垫试验,病史问卷,尿流动力学及盆底肌肉肌电测量评价效果.结果 47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研究指标包括尿垫试验,病史问卷,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尿失禁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四至八周出现.结论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尿流动力学分析等评估方法 对于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较之传统的盆底肌肉锻炼更为有效,是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磊;胡新生;乔庆东;刘国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当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状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当地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体检时,对女性进行乳腺疾病的专科体检,结合彩超、针刺活检或病理检查及手术等手段,对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查3 970例妇女,查出各种乳腺疾病1 239例,患病率31.20%,检出乳腺癌2例,占发病率0.16%,乳腺增生1 154例,占发病率93.13%,乳腺纤维腺瘤45例,占发病率3.63%,其他27例,占发病率2.18%.乳腺疾病的发病以30~40岁年龄高.结论 对女性开展乳腺专科体检,对乳腺疾病早发现,乳腺癌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预防均有积极意义.乳腺彩超检查适合基层单位对乳腺疾病的普查,对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益.
作者:孙秀军;赵永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 的痛点注射对局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曲安奈德组,B组:臭氧组,C组:曲安奈德加臭氧组;分别注射曲安奈德臭氧或者二种一起注射,观察注射后的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曲安奈德加臭氧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臭氧组和曲安奈德组.结论 曲安奈德加臭氧联合注射在疼痛门诊使用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后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大量循证医学证实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重要的降脂药物,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药物.作者整理147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者资料,观察疗效与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及门诊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147例,女63例,男84例;年龄48~82岁;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TC高于5.2mmol/L,LDL-G高于3.4mmol/L,TG高于1.7mmol/L.147例患者合并冠心病69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已控制在正常水平)47例.
作者:冯文奇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