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缪文彬;夏昭林
2007年5月3日,某防腐公司劳务队2名油漆工在某造船厂一在建货船进行喷漆作业时(自述均佩戴防毒面罩),于17点30分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1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盛大膺;姚宗蓓;刘红;吴伟民;吴建华;刘淮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涵盖了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六个环节,是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港口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及危害程度,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较好;工作场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和噪声;噪声强度、作业点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有不同程度超标,有毒有害化学物浓度、作业岗位煤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结论 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该港口企业采取的措施较为全面,但仍需完善防尘降噪措施及管理制度建设中.
作者:张海东;程虎;曲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氧化性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5类.它又分为2个项别:一是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进其他物质的燃烧;二是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该类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该类物质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性质: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企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否确实可靠,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是否真实客观,不仅要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的结果与评价,更要看以后在生产实践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发挥的防护效果与作用,为此,对其长期追踪观察很有必要.
作者:佟梦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应对我国公共事件高发期的严峻考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某公司豆油提炼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存在着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部分作业点的浓度不合格,应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防护措施.结论 该新建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作者:陆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广州市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720名女职工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企业女职工大部分处于婚育年龄,职业卫生知识贫乏,对有毒有害因素危害缺乏认识,无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职业卫生问题令人忧虑.结论 依法加强监督管理,提供合适的职业健康教育方式,普及女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职业活动过程)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保障.
作者:何健民;秦艳湘;肖吕武;李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直属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方法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进行计算机输入后统计分析.结果 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有241家,接触人数15910人,女工接触人数7760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粉尘、铅烟铅尘及有机苯等,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化纤、织造、染整)、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专用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且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结论 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要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几万起,死亡1万多人.
作者:古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2-氨乙基)-1-甲基吡咯烷(2-(2-Aminoethyl)-1-Methylpyrrolidine)是以N-甲基吡咯为原料,经酯化、高压氢化、高压氨化合成而制得的一种药物中间体,主要用于抗精神病、戒毒以及抗病毒类药物的制造,其理化特性和健康危害信息如下(见表1):
作者:周庆云;范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受企业委托,对某橡胶履带生产车间建工程竣工验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程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个人防护措施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成型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级结果为Ⅰ级,属于轻度危害作业.挤出、成型等岗位高温作业分级均匀Ⅲ级.
作者:王利;王华;刘凯;刘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该文报道高压氧治疗噪声性听损13例18只患耳,总有效率为77.8%,并对高压氧治疗机理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韩月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硝基苯中毒的救治.方法 详细观察了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急性硝基苯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溶血性贫血等,经积极治疗,10~60 d恢复正常.结论 中毒性肝损害恢复较慢,且部分患者病情反复.
作者:于维松;陈艳霞;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意外灾害岂容忽视地震、山洪、水灾等自然灾害总是以它惯有之势汹涌而至.从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重大灾难发生时,在全球受灾的各个国家里,凡是对灾害没有防备的国家,其灾情之巨总是令人瞩目;而那些对灾害预防工作重视的国家,受到的影响面往往较小.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苯酐是邻二甲苯与氧进行氧化反应而生成.生产中主要职业病危害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可挥发性气体和中和废液用的NaOH及包装时产生的苯酐粉尘,生产性噪声来源于各种泵、电机和高压蒸汽排放.竣工验收时监测结果表明,苯酐生产车间空间气中毒物浓度(包括苯、甲苯、吡啶、NaOH)均低于仪器低检测限,但原料泵房中的二甲苯平均浓度为166 mg/m3,高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其原因是排空阀门关闭不严所致.该项目毒物单项指数为0.07,毒物浓度测试点合格率为95%.粉尘浓度大部分合格,但包装二层平台由于窗口泄漏,粉尘平均浓度达13.6 mg/m3,高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粉尘单项指数为0.75,测试点合格率为80%.车间噪声虽然在凝水泵等处较高,但工人的LAeq8h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该项目噪声单项指数为0.90,测量岗位合格率为100%.车间各点照度和微小气候等测试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苯酐生产装置总体工程卫生学评价综合指数为0.50,卫生评价级别为Ⅰ级,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工程.
作者:马明英;刘学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据悉,今年以来,全国有17起事故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初涉险57人,终却致85人死亡、46人受伤.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相关产业发展迅猛.然而,纳米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对人类健康、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者:王威;缪文彬;夏昭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反恐怖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冲击着民众的情感意志,威胁其心理健康,严重影响着参战人员和社会民众的心理安全.反恐怖战争的心理防护与救援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积极预防,二是有效防护与救援,即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和心理训练,增强反恐怖战争心理防御能力和意识,同时注重心理治疗,积极消除反恐怖战争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
作者:党荣理;何虹;康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职业性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1],其发病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一般为双耳对称性.
作者:章敏华;王佩丽;王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