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液中锰的简便性,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液中锰,同时与临床检验常规法测定尿液中锰相对照,结果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液中锰与临床检验常规法测定尿液中锰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
作者:闵珍;黄月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调查某服装厂工人裁剪PVC滚束毛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悸、乏力、恶心等一些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气体采样分析结果确定中毒的性质.服装行业黏胶剂中可能使用苯或甲苯作溶剂,若不注意预防,会引起化学中毒.今后应注意通风防护,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作者:杨连;秦景香;周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综述羰基镍的毒理、代谢和治疗.方法收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相关的研究资料.结果羰基镍属高毒性物质,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损伤肺、肝和神经系统等.结论羰基镍对人体的大多数器官具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对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报道.
作者:严永华;杜鹃;吴晓琴;杨台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对X射线机防护性能做出评价,按照国家规定的放射卫生防护监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9台工业探伤机X射线管1m处的泄漏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有7台合格,合格率为77.78%(其中有一个测试点超标即为不合格).要进一步搞好防护管理,保障工业探伤人员及探伤场所周围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孙秀玲;王连生;汪春亮;王启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该文简单介绍了回旭的概念,列举多元与逐步回归的计算步骤,用关系数据库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实现了多元与逐步回归统计,经数据验证,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目的在于验证数据库语言在不同场合的运用.
作者:陆瑞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在结节病、肺结核、肺癌、肺间质性病、矽肺等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sACE与血清IgA及Ig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动力紫外比色法测定sACE;免疫球蛋白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结节病、矽肺患者sACE含量分别为(50.4±17.6)U/L,(50.1±4.7)U/L,远高于正常参数值(33.3±10.2)U/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核病为(36.4±8.5)U/L,接近于正常参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肺间质性病、肺癌组分别为(31.5±6.6)U/L、(29.9±9.3)U/L,稍低于正常参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节病患者sACE含量与血清IgA含量呈现正相关,与血清IgG含量无相关性.结论sACE是结节病的有效血清学诊断参考指标.sACE含量与血清IgA呈正相关性提示结节病患者体内B细胞分泌活性增强.
作者:蔡萍;粟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朝阳某人造板厂在引进上海人造板机械厂设备时,带有放射源两枚,2001年12月3日该厂女工将存有放射源的源罐当作废铁从废品库中盗出,12月10日卖到一废品回收站,当天下午该站业主将源罐拆开放射源掉出,并把裸源放到办公室窗台上.厂方于2002年3月6日发现放射源丢失后报案.市卫生、公安部门于3月7日找到该放射源,放入罐中安全贮存.按<放射事故管理规定>该次事故确定为严重放射事故.
作者:刘长胜;王贵学;杜宏涛;辛彩民;徐万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职业中毒之一,通过1例中毒患者护理,体会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急救诊疗计划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迅速康复.
作者:王爱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二年,该院收住了7例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其中,重度中毒者3例.救治中体会到:严密监护、及时气管切开、及早应用呼吸机、有效气道管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还必须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眼的保护等,以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亚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某化工厂苯酚车间一名工人在排除设备管道堵塞时,由于管道内压力较高,致使物料喷出,而操作者没戴防护面具,致使吸入大量高浓度苯酚、丙酮混合蒸气,导致死亡.事故再一次警示要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常监督检查,防微杜渐,确保职工健康和生产安全.
作者:刘文生;张凤林;李淑华;孙长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硝酸具有腐蚀作用,与局部皮肤蛋白结合形成黄色的酸性蛋白,应做好现场急救与护理,密切观察;做好创面护理,保护痂皮,为择期手术做好准备,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消毒隔离.
作者:马娟;宋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初步摸清淄博市使用苯及其化合物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采用听、查、看并填写调查表和现场测定的方法.结果无通风防护设施和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各占74.07%;无卫生管理制度的占92.60%;未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的各占77.79%;新建项目,均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验收.有4个企业的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高的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结论有些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中小型企业尤为突出.今后重点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领导及作业工人法律、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并加大执法力度.
作者:李登久;钱声芬;李亮;李进贤;王龙义;郭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对 1993~ 2001年常州地区的各类职业卫生报表及有关资料的总结分析 , 了解到常州 地区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 监测监护覆盖率也有不同的变化 ; 职业卫生监测 监护工作的开展有赖于职业卫生工作的法制化、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充裕的职业卫生资源 .
作者:薛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某村办化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情况,对某村办化工厂双乙烯酮生产线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测得生产性毒物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占97.78%;乙酸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占92.22%;噪声达标率仅为50.00%;作业工人主要表现为头痛(12.04%)、头昏(7.41%)、胸闷(11.11%)、心悸(4.63%)、咽痛(10.19%)、齿龈出血(3.70%),作业工人末梢血中RBC平均为3.71×1012/L[(2.78~4.62)×1012/L],WBC平均为5.65×109/L[(3.8~8.6)×109/L],WBC减少者4例.提示现有生产条件已对工人健康造成一定损害,需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护措施.
作者:夏猛;许一玲;王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生产中的安全事故,由人的因素失误所引发者占很大比例.该文从事故的实际案例中,总结了高发人群、高发时间、年龄等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其基本原因为安全知识贫乏、违章违纪、设备缺陷等.建议加强装置安全度,总结事故教训,建立相应制度,强化安全教育,杜绝静电危害,控制重点危险源等,设立系统安全防范屏障,以降低生产事故.
作者:戴荣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一装运三氯化磷的槽罐车倾翻,致三氯化磷液体流出,车内驾驶员及押运员在逃生时一人致三氯化磷吸入性损伤,后病情发展险恶;另一人致三氯化磷灼伤.三氯化磷事故现场用水泥喷撒、覆盖,方法是有效的.病员急救应迅速防治肺部损伤,对皮肤灼伤应及时去磷处理.
作者:蒋帆;蔡耀章;张崇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对高毒作业场所特殊管理制度进行了阐释.认为该制度是一项着眼于高毒物品危害预防的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完善和实施该制度的几点建议.
作者:隋海东;李亮;王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救治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病人,体会这是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发展迅速;一旦出现呼吸肌麻痹,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疳,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应果断建立气道通路,维持呼吸功能,加强护理,直到自主呼吸恢复.
作者:曹树建;孟德俊;蔡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介绍某炼油厂8年内发生的5起急性中毒事故,对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几条建议措施,从中吸取事故教训.
作者:孙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