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定注射后哺乳期乳房脓肿1例

宋立伟;赵作钧;周正;李涛;彭浩

关键词:奥美定, 哺乳期, 乳房脓肿
摘要:2008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奥美定注射隆胸术后哺乳期乳房巨大脓肿形成的患者,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临床带教理论与实践

    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工作能力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因此医学生毕业临床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对儿科来说,既有临床培养的共性,又具有儿科培养的特殊性.结合我在儿科带教工作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作者:马善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泡结构破坏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广泛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尤其是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为特征的疾病.研究表明在肺纤维化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l receptor,ATlR)表达是增加的,并且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tors,ACEI)、AT1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纤维化的程度,提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在纤维化病变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宏伟;王献华;马海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脾损伤42例诊治分析

    脾脏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之一,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20%~40%.单纯脾破裂的病死率约为10%,合并多发伤者高达15%~25%.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脾损伤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拥军;陈宏碧;文香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滴服喂养40例疗效观察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医疗设备的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发育不完善,喂养问题成为关键.临床上常采用留置胃管喂养,但又有诸多缺陷,我科采取小剂量滴服喂养弥补了留置胃管喂养的不足,为极低出生体重儿顺利过渡到全口喂养打下了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尚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286例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急性胆囊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症状重,局部病理改变复杂,易导致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异常,曾被认为是LC的禁忌证.

    作者:乔山;李君梅;赵介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6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基本病变系各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后自身消化胰腺组织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孙耀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高糖、氧化应激和糖尿病并发症之间密切相关.Brownlee提出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统一机制学说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统一机制学说的核心是高糖引起线粒体中超氧阴离子O生成过多,导致组织细胞中发生氧化应激.终导致了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氧化应激的损伤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任艳;郭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泌尿道感染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

    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为进一步了解我院脑卒中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现将我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9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致反复妊娠丢失42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复发性流产、死胎的发病率有所升高.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反复妊娠丢失患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郎彦;卢娟娟;韩爱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管理

    创伤患者的急救须分秒必争,尤其在创伤后的第一个小时,医护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做出正确诊断,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使危重患者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抢救此类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是首要措施,进行科学的输液管理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4-2008年抢救的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吴莲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梗阻性大肠癌112例诊治分析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当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多已属晚期.现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并梗阻患者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梗阻性大肠癌的认识.

    作者:王政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唐山矿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唐山矿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 ,调查唐山矿区二矿业公司8 535例在职及离退体员工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11.16±90.37)μmol/L,男性(323.81±90.24)μmol/L,女性(264.89±74.31)μmol/L;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1.51%,男性11.96%,女性9.8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77%、7.08%、5.81%.痛风患病率为1.21%,男性1.39%.女性0.66%,标化患病率分刺为0.94%、1.20%、0.21%.结论 本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 相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

    作者:贾育红;崔刘福;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陆艳萍;于萍;王建;王洁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64层CT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64层CT作为当前临床应用的前沿产品,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安全可靠、无创.可以清晰确切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显示血管壁有无钙化;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标准性上超过了电子束CT(EBCT),并在冠状动脉搭桥、支架的形态学及功能分析方面有非凡的优越性.

    作者:刘亮;姚惠芳;孙宝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矽肺并发自发性气胸76例临床分析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而危害严重的一种尘肺.而自发性气胸是矽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临床急症,如处置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矽肺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76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军;杨景祥;寇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包头市东河区羁押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分析

    羁押场所在押人员是我区艾滋病重点监测人群,为及时准确掌握在押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发现更多的感染者,以便采取有效防控干预措施.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东河区疾控中心对驻区的包头市看守所和东河区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监测,现将2004-2008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钢峰;贾明;郭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组织蛋白酶S和核转录因子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组织蛋白酶S(Cat S)和核转录因子KB(NF-κB)的变化.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周,4周,8周,12周).采用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方法 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HE染色观察主动脉管壁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大血管Cat S、NF-κB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 建模后8周可见管壁结构的变化.造模后4用,Cat S蛋白和mRNA开始增加,8周达到高峰.NF-κB蛋白和nRNA在造模后1周开始增加,4周后达到表达高峰.结论 Cat S和NF-κB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奇;卜利;李霞;修国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HIF-1α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等在Hep3B细胞中发现的,并于1995年克隆成功.HIF-1α为其调节亚基和活性亚基,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外对其在胃癌中的研究尚不多见.

    作者:高秀江;李淑静;朱振龙;何春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奥美定注射后哺乳期乳房脓肿1例

    2008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奥美定注射隆胸术后哺乳期乳房巨大脓肿形成的患者,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立伟;赵作钧;周正;李涛;彭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诊断明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27例,采用回顾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但恶心、呕吐、放射痛、腹肌紧张及发热均不常见,B超检查胰腺显示不清,CT检查显示胰腺周围均有渗出,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中性拉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增高,白细胞增高不多见,手术治疗患者均死亡,胰腺炎易反复发作且肝脏损害进一步加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应综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度时做出诊断,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且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作者:周智宏;张国顺;田国华;刘玉玲;张超;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缺血性结肠炎1例及文献复习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5岁.因间断腹痛.便血半个月余,于2009年2月26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呈痉挛性.以左下腹为著.疼痛较剧烈,伴恶心、冷汗,无呕吐及呕血.无发热,伴便意,便后疼痛稍缓解,便稀,带有黏液及暗红色血液.就诊7d前再次出现腹痛及便血.余症状同前一次发作.

    作者:朱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