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F-1α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秀江;李淑静;朱振龙;何春年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 胃癌
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等在Hep3B细胞中发现的,并于1995年克隆成功.HIF-1α为其调节亚基和活性亚基,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外对其在胃癌中的研究尚不多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前期亦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1FG)、糖耐量减低(IGT)及二者合并存在三种状态,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retool/L;IGT诊断标准为负荷后2h血糖7.8~11.Oretool/LIIFG/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mmol/L,负荷后2h血糖7.8~11.Oretool/L.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95%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短期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绝对危险比一般人群高3~10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以IGT患者更为显著,其中部分患者已存在特征性血管改变,而且也更容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等).

    作者:刘飞;郭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胸部肿瘤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7例诊治分析

    胸部肿瘤术后肺栓塞以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TE)为常见.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近年来,PTE作为一种术后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越来越为外科医生所重视.我科2000年1月-2008年12月共诊治7例开胸术后并发PTE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永跃;丁旭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脾损伤42例诊治分析

    脾脏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之一,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20%~40%.单纯脾破裂的病死率约为10%,合并多发伤者高达15%~25%.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脾损伤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拥军;陈宏碧;文香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牛奶、鸡蛋不耐受996例调查分析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大分子并由此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产生特异性IgG,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荨麻疹、皮疹、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易疲劳、哮喘等.由于食物不耐受导致的症状比较隐蔽,不像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所以通常较难意识到它的存在.

    作者:任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下肢静脉曲张106例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围术期是指患者从进入外科病房到痊愈出院这段时间,根据时期不同,可分三个阶段: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

    作者:张远;刘新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缺血性结肠炎1例及文献复习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5岁.因间断腹痛.便血半个月余,于2009年2月26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呈痉挛性.以左下腹为著.疼痛较剧烈,伴恶心、冷汗,无呕吐及呕血.无发热,伴便意,便后疼痛稍缓解,便稀,带有黏液及暗红色血液.就诊7d前再次出现腹痛及便血.余症状同前一次发作.

    作者:朱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64层CT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64层CT作为当前临床应用的前沿产品,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安全可靠、无创.可以清晰确切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显示血管壁有无钙化;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标准性上超过了电子束CT(EBCT),并在冠状动脉搭桥、支架的形态学及功能分析方面有非凡的优越性.

    作者:刘亮;姚惠芳;孙宝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近20年来,人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re-atitis,SAP)的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虽然非手术治疗SAP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不多,很多方法仍在探索之中.本研究对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223例SAP进行分析,探讨SAP非手术治疗的一些问题.

    作者:范亚霞;程爱斌;邱方;李志强;张军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风险

    代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等,可使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明显增高.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中国城市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达14%~16%,上海市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7.14%.

    作者:张立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的感染控制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微创外科技术以其先进的手术方式受到医生、患者的青睐.如:腹腔镜的使用,则是超越传统腹部手术的一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翠芹;耿贺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矽肺并发自发性气胸76例临床分析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而危害严重的一种尘肺.而自发性气胸是矽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临床急症,如处置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矽肺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76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军;杨景祥;寇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奥美定注射后哺乳期乳房脓肿1例

    2008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奥美定注射隆胸术后哺乳期乳房巨大脓肿形成的患者,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立伟;赵作钧;周正;李涛;彭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尘肺病21例的心理护理

    尘肺病是因职业暴露,长期吸入粉尘致使肺组织浸润性、进行性纤维化,不同程度肺组织实变,氧的有效利用及二氧化碳排除受限所致.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为主,少数患者因长期呼吸道炎症侵袭引起血管黏膜损伤出现痰中带血,甚至出现咯血,另外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晚期严重患者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给尘肺病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不同程度的伤害.

    作者:孟秀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腋臭手术治疗进展

    腋臭也称狐臭,英文中将之称为体味(body odor,B.0).医学界一直认为是人体大汗腺(顶浆腺)过于发达所致,并分泌含有油脂、蛋白质及铁分的黏稠物质,经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产生腋臭.所以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过大是导致腋臭的根源.

    作者:陈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药物性食管炎52例临床分析

    食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反流性食管炎较为多见,药物性食管炎常被忽视.某些药物本身、服药方法不当、食管狭窄或运动功能障碍等原因均可导致药物在食管黏膜上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临床诊治药物性食管炎5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白凤林;陈普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尘肺感染并肺部念珠菌感染29例临床分析

    煤工尘肺是危害煤矿工人严重的职业病.而尘肺感染是加速煤工尘肺进展的并发症,如果尘肺感染患者再发生肺部念珠菌感染往往是导致此类患者诱发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和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及病死率,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尘肺感染并肺部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义;庞侠;尹继锋;张培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梗阻性大肠癌112例诊治分析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当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多已属晚期.现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并梗阻患者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梗阻性大肠癌的认识.

    作者:王政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影响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患者满意度是指人们因健康、疾病、生命质量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患者满意度测评在护理质量评价中占有决定性地位.护理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患者的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文学琴;王群;沈渝;杨桂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泡结构破坏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广泛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尤其是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为特征的疾病.研究表明在肺纤维化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l receptor,ATlR)表达是增加的,并且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tors,ACEI)、AT1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纤维化的程度,提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在纤维化病变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宏伟;王献华;马海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滴服喂养40例疗效观察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医疗设备的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发育不完善,喂养问题成为关键.临床上常采用留置胃管喂养,但又有诸多缺陷,我科采取小剂量滴服喂养弥补了留置胃管喂养的不足,为极低出生体重儿顺利过渡到全口喂养打下了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尚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