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郑骁;张国志

关键词:腹腔镜, 血栓, 下肢深静脉, 预防
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术中便于探查、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已成为外科医生常用的方法,在外科手术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开展的手术类别也越来越多,但是近年来腹腔镜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致引起肺栓塞[1,2]等,屡有报道,已引起内镜医生的重视.因而探讨其形成机制,制定预防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我们就腹腔镜术后DVT发病机制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来适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用来适可(氟伐他汀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伴高脂血症46例,我们观察了其在降血脂同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BD静脉套管针留置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BD静脉套管针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并留置入浅静脉内的一种方法,作为头皮钢针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并发症少、危险性小、易护理、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留置失败的现象.我科2003年2月-2006年10月开始使用静脉套管针,现对其中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闫改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在儿童入园体检中的意义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儿童在上幼儿园前必须进行乙型肝炎的筛查.中卫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2月-2006年3月,在入园体检的乙型肝炎筛查中,采取直接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玲;倪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系统性血管炎1例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是一种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等脏器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以累及小血管为多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1].既往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未引起重视,多归属于结节性多动脉炎,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其临床表现多变,常累及多个脏器,以肺毛细血管炎、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多见,若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将延误诊断与治疗,预后极差.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以上腹痛伴发热、肾衰、呼衰、心电图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PA报告如下.

    作者:蒋锦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国医疗纠纷仲裁机制的探讨

    我国现有的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都存在其局限性,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探索一种新的公正、高效、低成本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仲裁方式以其公正、快捷、专业、保密性强和纠纷解决过程中当事人自主等特点,已被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广泛应用.本文对建立我国医疗纠纷仲裁解决机制提出一些设想,以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

    作者:任学婧;朱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胆碱酯酶临床研究进展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按照酶水解底物的专一性、水解速度的差异,对抑制剂敏感性以及组织分布特点,将体内胆碱酯酶分为二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AChE),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褶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

    作者:李淮安;程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疝患者小脑幕裂孔切开56例临床分析

    小脑幕切迹疝为临床常见高颅压危象,常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传统治疗清除血肿或挫伤脑组织,去大骨瓣减压,寄希望于颅内压降低脑疝自然复位,效果难以肯定.为探讨脑疝复位的方法,2000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在脑疝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显微技术进行小脑幕裂孔切开56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周国平;马进显;王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感染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占全身骨折的3.6%[1].股骨颈骨折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行骨折内固定术或髋关节置换术.我科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1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除3例保守治疗外,行骨折内固定术56例,髋关节置换95例,术后随防至12周均元感染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作者:白光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颅内血肿76例术后护理

    我科2004年6月-2005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76例,按术后病情进行有效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336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成熟,在原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的基础上,腹腔镜外科手术正涉及更广泛的领域.例如肝叶切除术、脾切除术、肾切除、肠癌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等.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技的进步.机器人进入医学领域,特别是微创手术方面,曾经被认为是遥远的,甚至是冒险的事情.但事实上,在发达国家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已达10万例,包括心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妇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等[1]显示了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优势和魅力.

    作者:呼兵;阮翊;杨运芳;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

    近年来,糖尿病、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下呼吸道感染难以控制,其病原菌的分布较前些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有下降趋势,而革兰阴性菌和金葡菌、真菌感染比率则上升迅速.临床上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明显增加,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势必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上升.有必要对我院近3年来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做-归纳、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英;陈庆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掌侧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3例临床分析

    2004年2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掌侧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随访资料完整1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磊;张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CT定向下微侵袭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传统的开颅术清除血肿的手术疗法,多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而清除颅内血肿的过程又增加了对脑的损伤,因此创伤大、二次应激反应状态严重、术后再出血机会多、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作者:巩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6个月~2岁小婴儿多见,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我院2002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70例应用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闫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 infla mmaloy drugs,NSAIDs)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有明显的胃肠道毒副反应,服药后会造成胃肠粘膜的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及溃疡.严重者可导致穿孔[1].文献报道[2]NSAIDs诱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48.2%[2].本文通过对65例服用NSAIDs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回顾,分析NSAIDs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出越来越多的病毒,目前是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往往会因为患有乙肝而增加恐惧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影响,所以我们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乙肝的知识,做好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护理.通过分析我院产科12例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爱梅;赵春丽;张秀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腔内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新技术.此项技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轻并可多次反复操作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其原理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的碎石针,碎石针脉冲式冲击结石而将结石击碎.我科2001年10月-2006年2月应用wolf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碎石,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赛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高.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共2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印;樊树清;杨文国;陈双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急诊科183例自杀患者特征分析

    自杀行为已成为现在精神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表明约30%~60%的自杀死亡者曾有过2~20次甚至更多次的自杀行为.对有自杀行为者的追踪研究终发现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是普通人群的100倍[1].本研究通过对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对自杀行为的认识.

    作者:范春玲;赵德明;魏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

    2006年1-11月,我科对1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张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