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士宗
近年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1],故此我们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eotaxin与白蛋白水平,对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及微血管渗漏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祥;徐东;张德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小儿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高,其中80%以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常用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艳萍;石太新;唐成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2004年2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ICVD患者1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3岁.1个月前因胸闷、气短在外地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给于胸腔引流未见好转,于2006年3月6日转来我院,诊断为肺不张、胸膜粘连.
作者:刘振国;徐加刚;张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60岁的老年人.其临床表现首先是近期记忆功能障碍,随后产生持续性智能减退、判断推理能力丧失、失语、运动障碍等[1].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脑组织内老年斑及脑血管沉淀物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AD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AD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由于AD的病因尚未明了,临床仍无根治的方法,药物干预仍是目前AD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为便于临床更好地使用此类药物,特做以下综述.
作者:邹士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类型的产后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多以切除子宫为结局.我院采取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霞;杨水艳;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千斤拔抗炎的可能机制,同时探讨千斤拔、芬必得与时间之间是否具有交互效应.方法 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千斤拔组、芬必得组、合并组(千斤拔+芬必得).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不进行坐骨神经挤压.从第二天开始,1次/d,用灌喂器灌喂,给药时间固定,到第三,七,十四天处死动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及被挤压神经中P物质含量.结果 血浆和神经中P物质含量的检验结果一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物质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P物质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千斤拔组P物质含量低于未使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芬必得组P物质含量低于未使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P物质含量高于第三天、第十四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三天P物质含量与第十四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千斤拔与芬必得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千斤拔具有修复损伤神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炎作用实现的,同时降低P物质含量可能是其抗炎的机制之一.在降低P物质含量、修复损伤坐骨神经方面千斤拔与芬必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千斤拔与芬必得具有正交互作用(联合作用).
作者:王俊芳;徐应军;阎红;付国臣;王广增;姚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19岁,葡萄胎清宫术后58d下腹痛2h于2006年5月29日4:30平车送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未婚同居.2006年3月30日因葡萄胎在外院住院治疗,清宫1次,住院7d出院,出院时血β-hCG 2 427IU/L,病理结果不详.
作者:庞翠英;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
作者:杨顺利;包宗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Diabetic hyperosmolar syndrome,DHS)是糖尿病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和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而处于各种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外伤等)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而凶险,又易被原发病掩盖,病死率极高[1].我院对2004-2006年收治的18例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患者,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联合补液疗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儿,男,11岁.该患儿以咳喘7d为主诉于2006年2月25日入院.该患儿于7d前喝牛奶时突然出现呛咳,随即出现咳嗽,呼吸时喘鸣,有时呼吸困难,伴口唇发绀,无发热、胸痛、胸闷,曾于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术,术中发生窒息,而被迫终止手术.
作者:范献生;李书沛;岳光成;曹景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由此而导致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时见诸于报纸和媒体.医疗纠纷原因错综复杂,但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还是离不开社会、医院和患者方面的因素[1].
作者:朱丽;郭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是指原发于脊髓、脊膜、神经根及椎管内各种周围软组织的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随着CT和MRI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使椎管内肿瘤能够得到早期诊断.但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起病隐匿常被误诊、漏诊.从流行病学统计看,髓内肿瘤比较少见,大多为神经组织肿瘤如胶质瘤等,而硬膜外肿瘤又以转移瘤为多见.本文仅就原发于髓外硬膜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书喜;顾定伟;程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术后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将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不断使用,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不断变迁,做好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对肺部感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8月-2006年4月我科324例贲门癌开胸手术的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7例(11.4%),我们对其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刘平;史瑞丽;孙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部皮肤撕脱缺损及小腿远1/3段皮肤缺损(骨钢板外露)在临床外伤及小腿骨折术后较常见,且该种病例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传统交腿皮瓣常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术后护理不便,皮瓣大小及位置均受到一定限制,带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往往找不到受区血管吻合.我院采用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足、小腿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山;施威严;王瑞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修复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阔筋膜瓣的血管蒂与受区的血管行桥式吻合.结果 阔筋膜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阔筋膜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 阔筋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而且较薄,适宜修复伴小腿主要血管缺损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张文正;郭翱;胡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血管病是当今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有83%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而致的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因此,准确快速的判断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要任务.目前急性脑梗死检查手段主要有电生理和影像学.脑电图作为电生理学检查手段,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光雷;臧贺川;李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剖宫产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加之术后子宫收缩所引起的疼痛,术后产妇需镇痛剂以缓解疼痛.而术后镇痛药的应用一直是医生和孕产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主要采用口服、肌注、静推等,忽视了产妇的个体差异及给药方法的机械性,难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因此,剂量个体化镇痛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我院采用PCA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月欣;韩富秀;赵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电离辐射导致机体染色体和造血系统损伤是普遍公认的.人体的造血系统是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
作者:王玉君;王良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泌尿系医院感染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中比例较大,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医院感染也伴随而来,在我院泌尿系感染已成为仅次于肺部感染和术后创口感染的严重医院感染,位于第三位,也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预防和降低ICU泌尿系医院感染发生率,我们对2002年1月-2006年6月我院ICU发生的泌尿系医院感染患者55例进行临床分析,查找感染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尿路感染发生.
作者:邢英路;张秀勤;宋彦;邢志浩;高荣祥;关红梅;芦竞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