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探讨

王瑞玲;王凤兰;蒲英杰

关键词:早孕, 妊娠囊, 卵黄囊, 胚胎停止发育, 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早孕期胚胎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超声诊断且治疗的早孕期妊娠囊小于孕周的孕妇39例,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39例妊娠囊超声检查大直径11 mm,小直径3 mm,其中无卵黄囊者11例,有卵黄囊者28例,卵黄囊大于8 mm者5例,3~8 mm者15例,小于3 mm者8例.超声诊断1~2周后复查超声,发现胚胎停止发育者24例,均为无卵黄囊、卵黄囊大于8 mm或小于3 mm者.15例胚胎存活,均为卵黄囊大小在3~8 mm者,且妊娠到足月.结论 早孕妊娠囊小于孕周伴无卵黄囊、卵黄囊大于8 mm或小于3 mm者易发生胚胎停止发育;妊娠囊小于孕周但卵黄囊大小在3 ~8 mm者预后较好,超声检查能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胚胎预后发育情况,早期甄别胚胎停止发育.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患者面积剂量乘积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现场调查ERCP手术的相关参数,模拟ERCP手术的全过程,借助水模体,测量面积剂量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为估算患者受照剂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现场调查记录ERCP过程中设备的相关参数(主要是透视时间及摄片帧数),并以记录的设备相关参数为投照条件,用水模替代人体,测量DAP.结果 共调查56例ERCP手术,其中胆总管结石取石49例(87.5%)、支架置入7例(12.5%).透视时间为1.3 ~ 27.3min,平均为(6.9±6.0)min;摄片帧数为0~14帧,平均为(4±3)帧;DAP为3.2~58.5 Gy·cm2,平均为(15.0±12.9) Gy·cm2.结论 透视时间与DAP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9,P<O.01;透视导致的DAP在ERCP中占96%;胆管支架置入术的透视时间比胆总管取石术略长,相应地,胆管支架置入术的DAP略高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的不同,导致患者的DAP差别较大.

    作者:王涛;牛菲;杨淑慧;张琳;闵楠;宋钢;朱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表及空勤航线中子辐射水平测量现状

    目的 调研地表和空勤航线中子辐射水平测量研究状况,研究天然中子对环境辐射的贡献.方法 收集地空界面环境中子的来源及其研究文献报道的新数据,研究比较国内外地空界面环境中子测量结果.结果 在海平面水平来自宇宙射线辐射中子成份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5.5 nSv· h-1,民用航空国际航线航行器上的中子剂量率为2.5μSv·h-1.结论 人们主要侧重于对人工中子源中子辐射场的理论研究、实验测量、应用和防护等,而目前国内外对地空界面上天然中子辐射场的研究较少,尚需深入研究.

    作者:张京;丁艳秋;拓飞;周强;李则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土~水条件下137Cs的吸附分配特性研究

    目的 137 Cs是核电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关键核素之一,了解不同土~水条件下137Cs的吸附分配特性.方法 通过现场采集的某拟建核电厂周边区域不同类型土壤,采用静态批式法进行137Cs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获得了137Cs在3种土壤和3种水条件下的吸附分配系数,为137Cs的环境迁移模式计算提供了实例参数.结论 酸性土壤对137Cs的吸附能力较偏中性土壤的吸附能力弱,不同的水试验条件对137Cs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较小.

    作者:张爱玲;韩新生;陈晓秋;廖运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和资料查询,分析比较现有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检测技术优缺点,追踪前沿进展.结果 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有流行病学调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显示出积极的前景.结论 流行病学调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技术依然是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的重要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逐渐引起重视.

    作者:陈忠民;刘波;南新中;刘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体尿液中痕量铀的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痕量铀元素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对高纯水和高纯硝酸进行再蒸馏,使其本底铀元素含量降低约30%,提高了测定的精度;再次,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尿液样品,消除其中的有机物等杂质,优化各项仪器参数消除质谱干扰.在0.0005 ~0.008、0.01 ~0.08 μg·L-1两段浓度范围内做标准曲线.对检出限及回收率进行研究;后通过采集某核设施周边16个成年人的实际尿液样品,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快速测定.该方法检出限为1.41×10-4 μg·L-1,定量限为4.71×10-4 μg·L-1,平均回收率为94.9% ~101.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19%.结果 人体尿液痕量铀平均值为0.024 μg·L-1,与国内外文献记录值相当.结论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快速测定尿液中痕量铀元素的方法可行、可靠.

    作者:鲁业明;孙鹏;梁帮宏;刘志;李兵;陈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院125Ⅰ粒籽源植入项目放射防护效果验证与探讨

    目的 依据125Ⅰ粒籽源的用量,开展的治疗项目,验证本项目放射防护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核实和现场验收检测,验证放射防护设施及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并与法律、法规和标准相比较对其符合程度做出评价.结果 该院125Ⅰ粒籽源植入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及措施放射防护效果合格.结论 该125Ⅰ粒籽源植入项目放射防护效果预期能够保障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陈清凤;陈飞宇;陈以水;王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在某燃煤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运用

    目的 通过对某燃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接触化学毒物的作业分级,评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为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提供基础.方法 对某燃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的化学毒物的种类及接触岗位进行现场调查,借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技术标准进行接触化学毒物作业的危害程度分级.结果 接触化学毒物的锅炉汽机巡检员、脱硫巡检员、检修运行工、水汽值班员危害作业分级指数均<1,作业级别均为0级,属于相对无害作业;化学值班员、液氨卸车员危害作业分级指数l<G≤6,作业级别均为Ⅰ级,属于轻度危害作业.结论 除化学值班员、液氨卸车员,其他接触化学物作业岗位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小;轻度危害作业需通过采取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加强职业卫生培训、落实个体防护及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等措施,减少接触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顾海燕;张海东;邵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测井用中子发生器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目的 目的 本文介绍一种中子发生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方法 依据《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及《中子发生器及其应用》中相关要求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 中子发生器刻度时其大年当量剂量为3.4×10-3mSv/a;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为0.31 mSv.结论 经过实践论证,中子发生器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作者:庞新新;陈凌;徐海栋;伦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南通市某医院PET-CT中心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PET-CT中心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的监测,及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分析,评价PET-CT场所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β表面污染水平进行现场监测,并分析6年来不同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结果 该PET-CT中心工作场所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大值为40 000 nGy/h、β表面污染监测结果为0.02 ~ 6.9 Bq/cm2,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分装、注射工种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基本在1 mSv以上,较其他工种略高.结论 该PET-CT中心放射防护基本满足要求,须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受照风险.

    作者:姚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γ计数器测量PTH(1-84和1-34)体外药代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两种γ计数器测量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PTH(1-84)及其代谢产物PTH(1-34)体外药代实验的测量数据,找出进口与国产γ计数器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方法 用PE公司Wallac1470 WIZARD与中佳GC-1200γ计数器分别测定同一份PTH样品的cpm,分别建立标准曲线,对仪器的本底计数、相对测量效率、精密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Wallac1470 WIZARD与GC-1200 γ计数器测量PTH(1~ 84) cpm值的线性关系良好;PE-1470本底值为14±3 cpm、GC-1200本底值为57 +33 cpm;PE-1470对125Ⅰ相对测量效率比GC-1200高出12%左右.结论 PE公司Wallac1470 WIZARD与中佳GC-1200γ计数器操作简单方便;PE-1470的准确、灵敏度略优,两者都适用于放射性体外药代样品的测定.

    作者:武红玉;周杏琴;陈永伟;邹美芬;徐栋;钦晓峰;徐希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放射治疗机房主屏蔽墙宽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机房中有用束主屏蔽区的宽度的计算方法.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计算出有用束主屏蔽区的宽度,与准直器角度为45°,机架角为135°时的治疗束到墙大射野宽度比较;并在某医院加速器机房实测辐射防护.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计算的有用束主屏蔽区宽度比大射野宽度小,理论上存在射线泄露区域,实测结果也证实理论上的射线泄露区域确实存在.结论 国家标准中放射治疗机房的有用束主屏蔽区的宽度计算方法及监测条件仅仅考虑机架角为90°、180°或者270°的情况,考虑的情况不足,存在防护漏洞.据此本文推导出正确的有用束主屏蔽区的宽度计算方法,并给出已建放射治疗机房的补救方法.

    作者:鲁旭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创伤性恒切牙不全脱位口腔全景和CT表现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恒切牙不全脱位的口腔全景和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临床证实的因急性颌面部创伤而伤及牙齿的患者资料.39例均经过口腔全景摄片和CT检查.结果 急性颌面部创伤后,口腔全景片确诊单纯切牙不全脱位26例,切牙不全脱位伴牙根骨折9例,可疑2例,排除2例.CT确诊单纯切牙不全脱位28例,切牙不全脱位伴牙根骨折9例,切牙不全脱位伴牙槽骨折2例.结论 口腔全景虽对于牙不全脱位准确性高,但对于恒切牙侧方不全脱位,因二维图像前后重叠,需要进一步CT进行明确诊断,两种检查方法相互弥补,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马学梅;白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盆腔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研究

    腹盆腔放疗是临床上用于泌尿系统肿瘤、宫颈癌及腹腔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造成机体正常细胞的损害,引起多种并发症.本文综述了因腹盆腔放疗诱发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致性腺损伤(包括阴道、外阴、卵巢和前列腺)等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旨在为提高腹盆腔放疗病人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冉曦;肖春江;冉新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icroRNA-424-5p对电离辐射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croRNA-424-5p(miR-424-5p)在辐射诱导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茎环RT-PCR检测辐照后A549细胞中miRNA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4Gy X射线照射诱导了A549细胞中miR-424-5p的表达;过表达miR-424-5p后,与对照组相比,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导人外源性miR-424-5p抑制物后进行4 GyX射线照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4GyX射线诱导了miR-424-5p的表达并促进了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研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闫位娟;李伟;李峰生;江其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对医疗辐射防护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医疗辐射防护常识的掌握,为学校今后开展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的健康教育以及岗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医学院158名影像系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像系本科毕业生医疗辐射的基础知识知晓率为61.6%,辐射危害知识的知晓率为39.5%,辐射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45.9%;影像系本科毕业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的途径获取医疗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并且希望主要通过课堂学习的途径获取相关辐射防护的知识;本科毕业生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需求率为91%,65%的影像系本科毕业生愿意今后从事医疗放射工作.结论 医学院应该重视医学影像系学生的医疗辐射防护知识的教育,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欣;赵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放射卫生进修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以下简称辐射安全所)承接进修工作情况,探讨进修对提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进而提升全行业专业水平的作用.方法 通过整理辐射安全所“十二五”期间进修人员的基本情况,发现进修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探索进修人员的培养和管理.结果 进修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小、职称低、进修时间短、专业薄弱,要针对这些特点以实验室为依托制定个性化进修计划,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科研能力和素养.结论 进修有利于医学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发挥青年骨干的作用,促进行业发展.

    作者:王晓刊;范瑶华;韩艳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孕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早孕期胚胎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超声诊断且治疗的早孕期妊娠囊小于孕周的孕妇39例,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39例妊娠囊超声检查大直径11 mm,小直径3 mm,其中无卵黄囊者11例,有卵黄囊者28例,卵黄囊大于8 mm者5例,3~8 mm者15例,小于3 mm者8例.超声诊断1~2周后复查超声,发现胚胎停止发育者24例,均为无卵黄囊、卵黄囊大于8 mm或小于3 mm者.15例胚胎存活,均为卵黄囊大小在3~8 mm者,且妊娠到足月.结论 早孕妊娠囊小于孕周伴无卵黄囊、卵黄囊大于8 mm或小于3 mm者易发生胚胎停止发育;妊娠囊小于孕周但卵黄囊大小在3 ~8 mm者预后较好,超声检查能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胚胎预后发育情况,早期甄别胚胎停止发育.

    作者:王瑞玲;王凤兰;蒲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探讨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合理性应遵循的原则

    目的 通过平面布局存在问题的核医学科改造,探讨核医学布局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实例分析,结合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源项特点及工作经验,对该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平面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结果 某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改建前缺乏洗消或缓冲间、甲亢留观室等功能用房,清洁区与活性污染区交叉(给药前、后患者共用洗手间),未实现医患双通道,行进路线医患交叉、患者回流现象严重等诸多缺陷;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方案后,功能用房设置能满足核医学科诊疗项目的需要,分区明确、流线独立清晰;整体布局和分区更加合理化且满足放射防护相关要求.结论 功能用房缺失、分区划分不明显,行进路线(医护人员、患者、核素流线)交叉现象严重是目前临床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布局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核医学科的平面布局设计在总原则、功能(辅助)用房设置、分区及流线设计等主要建议,拟为GBZ 120-2006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作者:张灶钦;耿继武;苏晓舟;杨宇华;许志强;夏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1-2015年浙江省主要河流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主要河流的水体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方法 在2011-2015年期间,在浙江省范围内采集了7条主要河流的170个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40K、Th、U、226Ra、90Sr、137Cs等核素.结果 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40K、Th、U和226 Ra的平均放射性浓度分别为155 mBq/L,166 μg/L,0.60 μg/L和10.0 mBq/L,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137Cs平均放射性浓度分别为2.6 mBq/L和0.2 mBq/L.结论 与1983-1990年的本底调查值相比,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40K、Th、U、226 Ra的浓度处于正常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137 CS活度浓度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前后基本一致.

    作者:周彦;黄雯娜;王维克;许宏;胡晓燕;邵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宇宙射线剂量率随海拔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测量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剂量率,并研究宇宙射线剂量率随地表海拔高度变化规律,为评价不同区域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海拔高度-154~3834m范围内选取13个测量点,采用高气压电离室和球形N aI(Tl)剂量率仪实现宇宙射线剂量率的测量,并得到宇宙射线剂量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通过不同海拔高度测量点数据拟合,得到宇宙射线剂量率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计算公式.结论 采用球形NaI(Tl)剂量率仪和高气压电离室相结合的联合测量方法,实现了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剂量率的测量.通过选取海拔高度范围在-154 ~3834 m之间的测量点进行实地测量得到了宇宙射线剂量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其对评价不同地区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国文;陈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