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3例临床分析

刘若梅;边亚博;宫正

关键词:腹腔镜, 不孕症
摘要:随着腹腔镜在妇产科领域的普及,亦为女性不孕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4年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以来,共对5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了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点微创穿刺术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大量脑出血25例

    近年来,微创穿刺术用于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但大量脑出血仍表现为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原因多为早期血肿清除不理想,引起重度脑水肿甚至脑疝及后期的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多点微创穿刺术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大量脑出血2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秀荣;张惠贞;刘再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疗法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和呼吸衰竭患儿,在呼吸机机械通气情况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从20ppm(lppm=0.001‰)开始,每经15~30min无效者增加5ppm,达到50ppm,30min仍无效者停用.有效者,持续6h后,每15min降低NO浓度5 ppm,降为6ppm,持续24~72h.治疗时观察体循环氧合情况、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肺动脉压力、血压、心率、高铁血红蛋白(MHb)、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结果 32例患儿中28例(28/32,87.5%)吸入NO后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min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01),以6ppm浓度维持24h后,氧合指数持续改善,肺动脉血流继续增加.停用后没有复发.而心率、血压,高铁血红蛋白未明显改变.结论 吸入NO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改善氧合.对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姬东霞;李珊;陈琦;何广艺;罗文苑;何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生麦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致死、致残率高.我们应用生麦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螺内酯(安体舒通)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宪萍;葛在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9例影像学分析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病,该病的特征为肺泡内充填过高碘酸-雪夫(PAS)反应呈强阳性的蛋白类物质,临床主要的特点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全肺灌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对本病的报道有所增加.1999年7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9例PAP,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其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正确的诊断率.

    作者:侯登华;陈丽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甲胎蛋白、α-岩藻糖苷酶、癌胚抗原、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位于癌症死亡之首,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很难早期发现,提高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水平是临床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探讨甲胎蛋白(AFP)、α-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肝癌、肝病的早期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与其他部位肿瘤的鉴别,监测以及疗效观察等方面诊断价值,我们对60例肝癌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60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的血清进行以上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雪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商品名泰威)是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的一种主要用于儿童的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活性,为进一步评价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2005年3月-2006年4月,我们采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英;袁玲玲;肖林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迷失宫内节育器58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UD)因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目前,全世界应用UD避孕的妇女人数达一亿多,而中国占8 000多万,占采用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0%左右[1].因此有必要提高UD的避孕效果,减少副作用,减少并发症.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迷失UD患者58例.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某医学院校本科生毕业前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已受到较多的关注.大学应届毕业生正面临着各种人生抉择,学习就业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对社会的回报.本次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紧张因素来源、紧张反应结局以及缓解因素、个体因素在紧张发生中的作用,旨在为缓解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紧张、指导其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喜英;范雪云;白玉萍;姚三巧;金玉兰;沈福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煤矿多发伤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煤矿创伤多发伤中胸腰椎骨折发生较多,各部位损伤症状体征相互掩盖,其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常易顾此失彼,如不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治疗[1],常常预后不佳.现将我院1995年2月-2004年3月收治的42例多发伤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延迟处理早产儿脐部的效果观察

    早产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1].因此,早产儿脐部的正确处理及护理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的健康与安危,也是产妇和家属在家中照顾早产儿感到困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二组,一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处理脐部残端,一组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脐部残端,并对二组不同方法处理脐部残端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颈椎骨折、脱位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病死率、致残率也居高不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之一[1].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总结我科2003年1月-2006年8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手术患者28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秦玲;曹正春;范惠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一层缝合皮肤切口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妇产科手术以下腹部盆腔操作为多,采用腹部横切口不仅有美容的优点,而且几乎不产生腹壁切口疝[1].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妇产科腹部横切口手术开始采用一层缝合皮肤切口法.认为其手术操作较分层缝合皮肤切口法简便,可缩短整个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的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根;姜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诊断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胃是淋巴结以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较为少见并且误诊率高.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韦舒静;张元庆;郭学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静滴清开灵致面部皮丘疹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8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查体:T 38.7℃,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0/83mmHg;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4g/L,WBC 7.84×109/L,N 0.52,L 0.40,尿常规、便常规均无异常;X线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入院当日给予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后,患者出现面部轻度痒感,未在意.

    作者:郭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外伤性张力性气胸31例诊治分析

    我院1999年3月-2005年1月近6年间收治外伤性气胸203例,其中外伤性张力性气胸31例.外伤性张力性气胸绝大部分是复合伤,易被明显的复合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漏诊.相反张力性气胸引起呼吸循环改变很急骤,必须迅速明确诊断,正确处理,否则病死率极高.现就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代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3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在妇产科领域的普及,亦为女性不孕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4年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以来,共对5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了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若梅;边亚博;宫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有的疾病,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现对我院128例ICP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探讨.

    作者:戴素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视网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CT诊断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48岁,双眼失明并疼痛,头痛、眩晕,走路歪斜数年,伴腹胀纳差,腹痛6个月于2006年6月入院.查体:眼前无光感.小脑共济失调,腹软,中上腹压痛(+),可触及6cm×7cm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皮肤、颈部、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未见异常,尿蛋白(+).

    作者:刘智君;武轶非;杨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结构、功能及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于1984年由美国的Vlassara等首先提出,随后于1992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为Schimdt等发现.从那以后,AGEs及RAGE的作用备受重视.初的研究集中在AGEs、RAGE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上,以后逐渐发现在非糖尿病,AGEs、RAGE的基因、蛋白质表达也增高,并发现某些抑制AGEs作用的药物具有缓解病情的疗效.本文就AGEs、RAGE结构、功能及药物干预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任灿;许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数字化成像与X线高仟伏摄影联合检测煤工尘肺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从事煤炭生产的人员众多,达数百万之众.随着经济领域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简称CWP)已发展成为中国危害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1].因此,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目前已成为中国职业卫生工作的优先领域.我们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与X线高仟伏(HKV)摄影联合检测的方法于2000年6月-2006年3月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普查和健康监护.对其中180例已确诊的CWP患者资料整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瑞民;李玉明;张涛;翟建中;李绍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