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雄激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刘俊;王洪巨

关键词:睾酮, 雄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好发于老年男性,现有研究表明,即使考虑其他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等)后,男性性别仍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老年男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雄激素(androgen)水平下降,尤其是有生物学活性的雄激素成分,这提示雄激素与AS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内皮功能紊乱是AS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之一在于合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从而抗凝、抗氧化、抗细胞粘附,介导血管舒张等等.内皮细胞受损,NO合成减少.20世纪90年代曾盛行激素替代疗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

    CT对急性颅内出血非常敏感,还能鉴别类似卒中的其他脑疾病,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实[1],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6h内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T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溶栓疗法排除标准.因此,熟悉和掌握缺血性卒中的CT早期征象,开发应用新的CT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尤炜;汤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3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在妇产科领域的普及,亦为女性不孕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4年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以来,共对5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了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若梅;边亚博;宫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体重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是经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血管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因此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体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服用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有无差异性,旨在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利;李臻;李绍彩;张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

    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致死、致残率高.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虽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但易增加心肌耗氧量.随着对神经内分泌及心室重构在慢性心力衰竭作用认识的深入,我们应用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在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诊断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胃是淋巴结以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较为少见并且误诊率高.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韦舒静;张元庆;郭学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延迟处理早产儿脐部的效果观察

    早产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1].因此,早产儿脐部的正确处理及护理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的健康与安危,也是产妇和家属在家中照顾早产儿感到困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二组,一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处理脐部残端,一组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脐部残端,并对二组不同方法处理脐部残端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煤矿多发伤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煤矿创伤多发伤中胸腰椎骨折发生较多,各部位损伤症状体征相互掩盖,其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常易顾此失彼,如不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治疗[1],常常预后不佳.现将我院1995年2月-2004年3月收治的42例多发伤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阑尾炎并发炎性肉芽肿致小肠坏死破裂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62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d,于2006年8月25日9∶30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曾在某诊所输液治疗,不见好转而来我院.查T36.4℃、P 80/min,R 20次/min,BP 120/70mmHg.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甚,肠鸣音消失,腹透示肠管扩张.

    作者:张子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86例临床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起病过程缓慢,治疗时间较长,急性发作期由于二氧化碳潴留,pH值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致使脑细胞间水分增加,产生脑水肿,加重脑功能损害,故临床多合并肺性脑病.我科2004年3月-2006年3月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肱骨中段骨折术后桡神经伤7例

    我院1996-2006年共收治肱骨中段骨折术后桡神经伤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斌;唐运虎;代建明;张云;冯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有的疾病,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现对我院128例ICP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探讨.

    作者:戴素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连临床应用

    骨不连疾患在临床较为多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创伤中开放性骨折的发生率增高,骨不连的发生率亦逐年上升.其治疗因其病情过程多较复杂,病程长,而面临诸多困难,治疗效果亦并不完全满意.2000年3月-2006年4月,我们对骨不连患者有选择性地采用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骨折端生物活性,加快了骨折愈合过程,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正;张雪梅;张雪柏;高建华;李春霞;张启增;刘振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外伤性张力性气胸31例诊治分析

    我院1999年3月-2005年1月近6年间收治外伤性气胸203例,其中外伤性张力性气胸31例.外伤性张力性气胸绝大部分是复合伤,易被明显的复合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漏诊.相反张力性气胸引起呼吸循环改变很急骤,必须迅速明确诊断,正确处理,否则病死率极高.现就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代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症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重症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4-2006年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6例,其中并发DVT 5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显著,现将DVT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拟阿芪熟紫方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阿芪熟紫方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用中药阿芪熟紫方结合西医治疗ITP 44例,并设时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明显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拟阿芪熟紫方治疗ITP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宏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禾帮苍耳子鼻炎胶囊治疗慢性鼻炎疗效观察

    慢性鼻炎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长期鼻塞、头痛、头晕、多涕及嗅觉下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2001-2005年我院应用禾帮苍耳子鼻炎胶囊治疗鼻炎516例,现对资料完整并且有随访记录的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永革;宋秀琴;张莉;林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颈椎骨折、脱位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病死率、致残率也居高不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之一[1].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总结我科2003年1月-2006年8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手术患者28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秦玲;曹正春;范惠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一层缝合皮肤切口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妇产科手术以下腹部盆腔操作为多,采用腹部横切口不仅有美容的优点,而且几乎不产生腹壁切口疝[1].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妇产科腹部横切口手术开始采用一层缝合皮肤切口法.认为其手术操作较分层缝合皮肤切口法简便,可缩短整个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的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根;姜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痛风87例急性期临床分析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时四肢关节会突然疼痛难忍,以拇趾跖趾关节为多见,膝关节及踝关节次之,多在半夜至凌晨之间发病.痛风患者的血液中尿酸过多,尿酸结晶会在关节、肾脏、心脏等部位沉积,引起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或畸形.中医把急性痛风归属于热痹范畴,从病因病机看,痛风主要是素体阳气偏盛,感受湿热之邪或寒邪人里化热,流注关节经络,热痹经络,发热不退.出现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

    作者:李春禄;张胜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视网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CT诊断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48岁,双眼失明并疼痛,头痛、眩晕,走路歪斜数年,伴腹胀纳差,腹痛6个月于2006年6月入院.查体:眼前无光感.小脑共济失调,腹软,中上腹压痛(+),可触及6cm×7cm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皮肤、颈部、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未见异常,尿蛋白(+).

    作者:刘智君;武轶非;杨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