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正;张雪梅;张雪柏;高建华;李春霞;张启增;刘振铮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6岁,体重70kg,因双侧肺大疱并左侧自发性气胸于2003年7月30日入院.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漏气无明显改善,决定行左侧肺大疱切除术.术前其他检查除ECG提示有ST-T改变外,其余均正常.术前肌注苯巴比妥0.1g,阿托品1mg.入手术室时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min,血氧饱和度95%.面罩供氧,静注丙泊酚140mg,芬太尼0.2mg,阿曲库铵50mg,快速诱导后插入右侧双腔管,双肺隔离良好,呼吸音相同.
作者:侯南丽;王特;王述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重症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4-2006年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6例,其中并发DVT 5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显著,现将DVT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于1984年由美国的Vlassara等首先提出,随后于1992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为Schimdt等发现.从那以后,AGEs及RAGE的作用备受重视.初的研究集中在AGEs、RAGE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上,以后逐渐发现在非糖尿病,AGEs、RAGE的基因、蛋白质表达也增高,并发现某些抑制AGEs作用的药物具有缓解病情的疗效.本文就AGEs、RAGE结构、功能及药物干预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任灿;许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laona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积全身软骨结构,包括耳、鼻、喉、气管、支气管等.早期诊治及系统的治疗则预后良好,延误诊治病变进入晚期则为不可逆性,可造成患者毁容致残甚至死亡.现将我科1998-2004年收治9例RP的耳鼻喉科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军;王伟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1].腹膜透析近年来因其治疗系统地改进和腹膜炎大幅度减低,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且可在家中进行透析而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二年来,我院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有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地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所患疾病相关护理操作、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有利于患者成功进行腹膜透析,缩短住院日,维持长程腹膜透析,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小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位于癌症死亡之首,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很难早期发现,提高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水平是临床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探讨甲胎蛋白(AFP)、α-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肝癌、肝病的早期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与其他部位肿瘤的鉴别,监测以及疗效观察等方面诊断价值,我们对60例肝癌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60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的血清进行以上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雪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胃是淋巴结以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较为少见并且误诊率高.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韦舒静;张元庆;郭学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好发于老年男性,现有研究表明,即使考虑其他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等)后,男性性别仍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老年男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雄激素(androgen)水平下降,尤其是有生物学活性的雄激素成分,这提示雄激素与AS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内皮功能紊乱是AS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之一在于合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从而抗凝、抗氧化、抗细胞粘附,介导血管舒张等等.内皮细胞受损,NO合成减少.20世纪90年代曾盛行激素替代疗法.
作者:刘俊;王洪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62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d,于2006年8月25日9∶30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曾在某诊所输液治疗,不见好转而来我院.查T36.4℃、P 80/min,R 20次/min,BP 120/70mmHg.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甚,肠鸣音消失,腹透示肠管扩张.
作者:张子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是经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血管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因此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体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服用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有无差异性,旨在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利;李臻;李绍彩;张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 ma pneumonin,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逐年增加趋势,且可累及多个系统,其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诊治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较严重的患儿112例,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无创外源气体再呼吸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全新的技术,通过此项技术,我们可以方便、准确、有效的获得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耗量(VO2)等反映心脏病变程度的可靠指标.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非常有利的参考.
作者:赵瑞平;李猛;周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已受到较多的关注.大学应届毕业生正面临着各种人生抉择,学习就业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对社会的回报.本次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紧张因素来源、紧张反应结局以及缓解因素、个体因素在紧张发生中的作用,旨在为缓解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紧张、指导其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喜英;范雪云;白玉萍;姚三巧;金玉兰;沈福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腹腔镜在妇产科领域的普及,亦为女性不孕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4年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以来,共对5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了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若梅;边亚博;宫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时四肢关节会突然疼痛难忍,以拇趾跖趾关节为多见,膝关节及踝关节次之,多在半夜至凌晨之间发病.痛风患者的血液中尿酸过多,尿酸结晶会在关节、肾脏、心脏等部位沉积,引起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或畸形.中医把急性痛风归属于热痹范畴,从病因病机看,痛风主要是素体阳气偏盛,感受湿热之邪或寒邪人里化热,流注关节经络,热痹经络,发热不退.出现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
作者:李春禄;张胜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放置宫内节育环(IUD)是目前妇女采用的主要的节育措施,具有简便、长效、可逆和经济等优点,放置宫内节育环后常见的副作用、并发症有出血、腹痛、盆腔炎、环异位、子宫损伤等.节育环异位有:节育环部分嵌顿、节育环完全嵌顿、节育环异位子宫外.宫内节育环异位不仅可致失败妊娠、脏器损伤、出血和疼痛,还可致取环失败,甚至需开腹手术取环,对受术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损伤.导致宫内节育环异位可能原因与置入节育环的技术、指征的掌握有关,现将我院确诊为宫内节育环异位至腹腔的14例患者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作者:廖英艺;陈雄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1999年3月-2005年1月近6年间收治外伤性气胸203例,其中外伤性张力性气胸31例.外伤性张力性气胸绝大部分是复合伤,易被明显的复合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漏诊.相反张力性气胸引起呼吸循环改变很急骤,必须迅速明确诊断,正确处理,否则病死率极高.现就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代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8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查体:T 38.7℃,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0/83mmHg;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4g/L,WBC 7.84×109/L,N 0.52,L 0.40,尿常规、便常规均无异常;X线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入院当日给予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后,患者出现面部轻度痒感,未在意.
作者:郭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UD)因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目前,全世界应用UD避孕的妇女人数达一亿多,而中国占8 000多万,占采用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0%左右[1].因此有必要提高UD的避孕效果,减少副作用,减少并发症.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迷失UD患者58例.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1996-2006年共收治肱骨中段骨折术后桡神经伤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斌;唐运虎;代建明;张云;冯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