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8例临床分析

边志民

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治疗,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摘要:乳腺癌是一个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检出率的提高,加上综合治疗(尤其是放疗)的进展和患者对治疗要求的提高,使一度成为乳腺癌主要手术方式的改良根治术受到质疑,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局部切除手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从而使乳腺癌的手术逐步趋向保守,为此,我们1999年8月-2005年6月共对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乳治疗,现对手术治疗情况及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探讨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目前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救治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别[1].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9月脑出血重症患者106例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李冬梅;霍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123例临床分析

    1998年ACC/AHA的冠脉介入治疗专家组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A,B,C三型,提出了病变特征与成功率及危险性的关系[1],认为B型和C型病变属于复杂型病变,其成功率相对较低,并发症相对较多.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支架的研究及置入的技术水平发展,置入支架的成功率达95%以上,减少了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院内死亡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2].近一年来我院对123例复杂型冠脉病变进行了冠脉内支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丹;姜玉凤;卢峰;纪征;张春来;孙淑娴;姜玉如;尚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84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二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1%,疗效优于对照组76.5%(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18.4%,小于对照组的34.8%(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作者:戴宪国;钟文旗;刘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的呼吸指导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于老年人.患者肺功能明显减退,并发气胸后其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严重的缺氧和心肺功能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COPD患者并发气胸的临床呼吸指导和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李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较常见的骨软骨缺血坏死,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原因多与外伤有关,其次是大量应用激素、酗酒、血液病等也成为较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因股骨头血液供应的中断,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由于致残率较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便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笔者收集了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的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崔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NGF的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改良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方式制作大鼠左顶叶脑挫裂伤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原位细胞凋亡法,分别对脑挫裂伤后0.5,1,3,6,12,24,72,120,168,240h各时相点血清NGF含量及脑组织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大鼠脑挫裂伤后24h海马区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阳性细胞(16.50±2.51),72,120h逐渐增多[分别为(17.83±2.04),(23.67±1.51)],168h达到高峰(27.33±1.86),240h开始下降(21.67±2.07);血清NGF含量于脑挫裂伤后3h开始增高[(6.31±1.93)pg/ml],12h达顶峰[(20.57±12.44)pg/ml],24h开始降低[(6.78±3.62)pg/ml],120h接近正常组水平[(3.25±0.81)pg/m1],168,240h回升[分别为(6.59±3.14)pg/ml、(5.92±3.40)pg/ml].结论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与时间有关,血清NGF含量增高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时使用抗凋亡药物可能对减轻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损伤有益.

    作者:邹吉敏;袁宝军;白云驰;阚志生;丁焕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Werner Ferssmann于1929年首先报道[1],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但随之而来的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entral venlus catheters-related infections,CVC-RI)也明显增加.其一旦发生,病情危重,又极易误诊,病死率高达10%~20%[2],已成为临床棘手的严重并发症.为深人探索CVC-RI致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菌群分布情况,我们对317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许青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中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

    持续性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长期无任何不适症状,也可有频繁发作的临床症状,其症状的发生与否和性质可能与心室率和/或心律的变化及R-R长间歇有关,我们通过对82例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临床症状与动态心电图R-R长间歇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芝琴;周建芝;阿曼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辅助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较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虽然手术不大,但可给受术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虽然现在可开展无痛人流术,但无痛人流术需麻醉,术中需监护.许多边远地区,乡镇医院现在还无条件做无痛人流.我院2002-2004年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辅助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敏;朱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11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25例,女83例,年龄33~62岁.随机分A、B二组,A组48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二组均随访6~18个月,平均6.7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48眼中16眼复发,复发率33.33%;B组66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为4.5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P<0.05),B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减少了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案.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纳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纳洛酮(naloxone,N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吗啡受体拮抗剂.近年来NX在急性中毒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鸥;牛立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4年56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7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2.5%(7/56).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甲状腺癌7例平均随访6.5年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测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抗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核素显影、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王铨;杜培泽;石玉生;赵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测定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人们对其毒理与救治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其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心肌酶学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6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心肌酶学的测定,并对其与胆碱酯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双宝;成守金;罗云杰;沙正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监测高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8%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动脉粥状硬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监测是否有意义,hsCRP,LDL哪个更能有效的监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

    作者:岳志刚;王晓岩;桑华;吴秀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装修住宅室内甲醛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居室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危害.方法选择唐山市区部分住宅小区在2000年1月-2005年1月内进行室内装修的住户,采用便携式甲醛测定仪进行室内甲醛浓度的测定,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留居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室各房间室内甲醛浓度在装修后不同时间超标率不同,超标率可高达52.78%;室内甲醛浓度超标组的住户在装修后入住一个月内闻到刺激性难闻气味的发生率高于不超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内停留时间长的留居者眼睛刺激症状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唐山市部分住宅小区室内装修甲醛污染状况不客忽视,随着留居者在室内停留时间的延长,甲醛引起人群神经衰弱征候群、眼睛刺激症状、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

    作者:蒋守芳;于立群;李君;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巴氏系统(the Be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标本满意率99%,1 002例涂片中阳性病例106例,阳性率4.22%.对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81.5%(62/76).结论TCT技术应用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作者:滕淑文;何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作者:赖志鸿;郑燕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后血栓性贵要静脉炎11例临床分析

    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再加上胸部、腋部手术部位疼痛,往往造成失治误治[1],增加患者痛苦.我们于1999年1月-2005年3月共诊治术后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11例,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立芳;朱大江;李焕;王剑锋;唐华建;刘国庆;杨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测定在新生儿持续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对危重患者的监测是ICU室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无创性监测的应用已呈上升趋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是无创伤性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国外PetCO2监测已用于新生儿.在国内较少见Pet-CO2监测应用于新生儿的报道.我们在新生儿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中应用PetCO2监测,同时作动脉血气分析,并将二数值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钱建青;凌万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其中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即冠心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降脂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2005年8月我们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香;李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