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敏;朱振明
持续性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长期无任何不适症状,也可有频繁发作的临床症状,其症状的发生与否和性质可能与心室率和/或心律的变化及R-R长间歇有关,我们通过对82例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临床症状与动态心电图R-R长间歇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芝琴;周建芝;阿曼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8%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动脉粥状硬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监测是否有意义,hsCRP,LDL哪个更能有效的监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
作者:岳志刚;王晓岩;桑华;吴秀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收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2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正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目前,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 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脊柱结核可引起骨质破坏,脊柱畸形,甚至截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均主张积极的外科治疗,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消灭死腔及合理使用坚强的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晚期并发症已被广大骨科医生接受.
作者:张斌;许立新;余天东;崔威;颜华儒;费国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巴氏系统(the Be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标本满意率99%,1 002例涂片中阳性病例106例,阳性率4.22%.对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81.5%(62/76).结论TCT技术应用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作者:滕淑文;何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对危重患者的监测是ICU室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无创性监测的应用已呈上升趋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是无创伤性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国外PetCO2监测已用于新生儿.在国内较少见Pet-CO2监测应用于新生儿的报道.我们在新生儿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中应用PetCO2监测,同时作动脉血气分析,并将二数值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钱建青;凌万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精液检查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观察男性不育症患者疗效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我们对本院2003年7月-2005年3月不孕症门诊就诊男性患者精液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敬明辉;李肖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全身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的前提.DM所致VEC损伤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组实验运用豆豉多糖治疗四氧嘧啶(alloxan)所致DM的内皮细胞的损伤,旨在研究豆豉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
作者:刘正猛;段漓童;翟丽;郭瑞华;王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996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前列腺开放性手术490例,术后3~14个月内并发腹股沟疝12例.我们分析病因,认为主要是与术中放置膀胱造瘘管和耻骨后引流管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照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化痰方对肺虚痰阻大鼠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O2熏吸法建立肺虚痰阻动物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及肺虚痰阻大鼠周围血白细胞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结果化痰方能够明显减轻肺虚痰阻大鼠周围血白细胞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结论化痰方抵制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在肺虚痰阻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吴秀艳;秦爱东;王天芳;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拇指的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有多种方法,以往多数采用腹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尤其是皮瓣臃肿,不耐磨,易形成溃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对2002年7月-2005年7月35例患者拇指的软组织缺损行示指近节背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成功、失败的临床分析,对大多数拇指外伤后,皮肤缺损提供良好的手术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海波;周兴明;梁文清;刘亮;郗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人工流产术是较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虽然手术不大,但可给受术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虽然现在可开展无痛人流术,但无痛人流术需麻醉,术中需监护.许多边远地区,乡镇医院现在还无条件做无痛人流.我院2002-2004年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辅助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敏;朱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胃镜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大多数儿童对此均怀有恐惧心理.我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6月应用丙泊酚联合咪哒唑仑注射液进行无痛性胃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钱峰;刘军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较常见的骨软骨缺血坏死,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原因多与外伤有关,其次是大量应用激素、酗酒、血液病等也成为较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因股骨头血液供应的中断,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由于致残率较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便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笔者收集了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的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崔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目前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救治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别[1].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9月脑出血重症患者106例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李冬梅;霍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作为δ-DNA多聚酶的辅助蛋白,是一项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对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本研究从细胞增殖状态的角度,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对大肠癌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探讨PCNA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胡庆军;史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2岁,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司泵工,1984年10月上班,总工龄为21年,专业工龄为15年.2005年5月23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给排水车间根据生产工艺情况,决定对老污水二线沉淀池进行清理污泥大修工作.5月23日开会布置工作,24日正式开始工作,6月27日6:40该患者等5人开始轮流替换清池,7:45该患者下池工作,30min后换班时该患者从池下上到地面,约1min后晕倒,他人急拨120急救电话,将该患者送到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01:00时转入吉林市中心医院,28日中午转入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该患者入院前昏迷、抽搐3h,小便失禁,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减弱,压眶反射消失,余正常.入我院时神志清楚,言语欠流畅,扶入病房,自动体位.血压130/80mmHg,体温正常,脉搏62次/min,眼睑轻度水肿,眼部皮肤呈深褐色,口唇轻度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2次/min,节律整,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作者:王媛丽;于洪领;王增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4年56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7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2.5%(7/56).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甲状腺癌7例平均随访6.5年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测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抗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核素显影、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王铨;杜培泽;石玉生;赵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肛门直肠指诊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检查方法.肛门直肠指诊不仅适用于肛肠疾病,也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我们收集近几年门诊肛肠和相关的疾病患者3 759例,有指诊异常结果的306例,阳性率为8.14%.其中直接诊断的有24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彦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乳腺癌是一个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检出率的提高,加上综合治疗(尤其是放疗)的进展和患者对治疗要求的提高,使一度成为乳腺癌主要手术方式的改良根治术受到质疑,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局部切除手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从而使乳腺癌的手术逐步趋向保守,为此,我们1999年8月-2005年6月共对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乳治疗,现对手术治疗情况及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边志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