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猛;段漓童;翟丽;郭瑞华;王和平
胃镜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大多数儿童对此均怀有恐惧心理.我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6月应用丙泊酚联合咪哒唑仑注射液进行无痛性胃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钱峰;刘军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由于试剂盒内的校准品、标记品、抗体等均为生物制品,其可变性、易变性都很大.此外,还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验室条件及仪器测量等误差均可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和准确,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批间稳定性分析,对长期控制结果的可靠性有很大的裨益.
作者:陈烽;刘柳;席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Werner Ferssmann于1929年首先报道[1],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但随之而来的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entral venlus catheters-related infections,CVC-RI)也明显增加.其一旦发生,病情危重,又极易误诊,病死率高达10%~20%[2],已成为临床棘手的严重并发症.为深人探索CVC-RI致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菌群分布情况,我们对317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许青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作者:赖志鸿;郑燕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人工流产术是较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虽然手术不大,但可给受术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虽然现在可开展无痛人流术,但无痛人流术需麻醉,术中需监护.许多边远地区,乡镇医院现在还无条件做无痛人流.我院2002-2004年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辅助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敏;朱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目前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救治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别[1].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9月脑出血重症患者106例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李冬梅;霍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目前,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 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脊柱结核可引起骨质破坏,脊柱畸形,甚至截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均主张积极的外科治疗,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消灭死腔及合理使用坚强的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晚期并发症已被广大骨科医生接受.
作者:张斌;许立新;余天东;崔威;颜华儒;费国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居室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危害.方法选择唐山市区部分住宅小区在2000年1月-2005年1月内进行室内装修的住户,采用便携式甲醛测定仪进行室内甲醛浓度的测定,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留居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室各房间室内甲醛浓度在装修后不同时间超标率不同,超标率可高达52.78%;室内甲醛浓度超标组的住户在装修后入住一个月内闻到刺激性难闻气味的发生率高于不超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内停留时间长的留居者眼睛刺激症状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唐山市部分住宅小区室内装修甲醛污染状况不客忽视,随着留居者在室内停留时间的延长,甲醛引起人群神经衰弱征候群、眼睛刺激症状、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
作者:蒋守芳;于立群;李君;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门诊就诊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行旋转法经阴道根部摘除术69例,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伯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奈达铂(NDP)是第二代有机铂类抗癌新药,临床研究显示奈达铂对多种实体瘤有良好效果,可用于头颈部癌、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2003年9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奈达铂单药及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青;张巍巍;李泽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近15年中,由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确立为心脑血管病的又一重要独立危险因子[1],可能在痴呆类疾病中产生一定影响,及可作为功能性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新的实验室指标[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一种居于蛋氨酸代谢过程中心位置的含硫氨基酸,在医学界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樊蕴辉;伊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作为δ-DNA多聚酶的辅助蛋白,是一项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对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本研究从细胞增殖状态的角度,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对大肠癌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探讨PCNA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胡庆军;史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在其发病过程中常有急性加重期(AECOPD).急性加重期系指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加,呈脓性或粘液性,可伴有发热等炎性明显加重的表现.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沐舒坦,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提供)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痰药,常用的氨溴索用量为30~120mg/d,近年来对该药的药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剂量氨溴索(20mg/kg)还具有的促进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抗氧化损伤和抗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加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莉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玻璃体液化(synchysis)是指玻璃体由凝胶状态变成液态,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玻璃体变性.多种病因可导致这种变性发生,如炎症、出血、外伤、异物等.但常见于老年性和高度近视眼玻璃体变性,后者可在年轻时出现.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中央发生胶体脱水凝缩,形成液腔.在此过程中有形成分被析出,形成点状、线状、蜘蛛网状等各种形态的漂浮物,随眼球运动上下浮动[1,138].
作者:肖长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11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25例,女83例,年龄33~62岁.随机分A、B二组,A组48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二组均随访6~18个月,平均6.7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48眼中16眼复发,复发率33.33%;B组66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为4.5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P<0.05),B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减少了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案.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贫血(RA),缺铁性贫血(IDA),溶血性贫血(HA),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和缓解期,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初诊和缓解期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铁蛋白(SF)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林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例1,长女,42岁,约在1987年开始偶感下肢不自主不定时发紧抖动,久站及负重时甚,未引起注意,症状进展缓慢,数年后渐及上肢出现四肢震颤,服用安坦,左旋多巴后症状缓解,1992年被确诊为帕金森病.查体:面部表情缺乏,四肢呈静止性震颤肌张力高.患者现长期服用安坦和美多巴维持治疗,目前患者仍在正常工作.
作者:姚泉清;张武政;姚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4年56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7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2.5%(7/56).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甲状腺癌7例平均随访6.5年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测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抗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核素显影、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王铨;杜培泽;石玉生;赵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996年8月-2002年3月,我们收治膀胱颈纤维增生性梗阻患者15例,采用手术联合α1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永胜;李福春;何世平;魏天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其中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即冠心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降脂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2005年8月我们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香;李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