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九颖;曲银娥
肝肾囊肿是常见的良性病变,佳治疗是采用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肿的微创非血管性介入治疗[1].我院1997年3月-2005年10月开展CT引导直接穿刺经穿刺针硬化法和置管经导管硬化法治疗肝肾囊肿100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蒋明;段成洲;吕庆才;刘爱英;范斌;郝海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内窥镜等检查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8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新;孙莹;张洁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细菌性胆管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老年患者33例并与同期非老年组27例比较.结果老年性胆管炎主要病因为胆系结石.老年组患者腹痛不明显,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低血压、休克及意识改变.结论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及取石术是本病主要治疗手段,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冰;邢菊芳;陈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脓肿发生率在世界各国均明显减少,急性肺脓肿的典型临床表现已不多见,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等.为了提高肺脓肿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肺脓肿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云芝;王洪武;李宝平;何晓蕴;张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对一起36例爆发性副伤寒甲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副伤寒甲对策.方法采用头孢噻肟钠2.0g加5%葡萄糖液100ml静滴,2次/d,左氧氟沙星0.2g静滴,1次/d,体温正常3d后改为口服药物维持,总疗程2周,观察二类药物对副伤寒甲的疗效.结果用药后体温1~3d开始下降(平均1.94d),2~5d恢复正常(平均3.1d),所有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应按药敏选择具体用药.
作者:杨珠江;刘尚明;黄琼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区出售的新鲜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方法随机采集23个品种共175份新鲜蔬菜,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韭菜和菜花为唐山市售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为严重的蔬菜,超标率高达80.0%;甲胺磷和对硫磷为唐山市售蔬菜中使用范围广、污染为严重的有机磷农药.结论唐山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的残留较为严重,农药的使用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作者:郭忠;蒋守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不适胀痛时有反酸嗳气1年,加重2个月.经门诊介绍做胃镜检查.镜下:食管通畅,蠕动良好.距齿约30~35cm处可见食管后侧壁有一约2.0cm×1.5cm凹陷型浅溃疡,表面有白苔,质脆易出血,在其边缘及基底部取活检7块,贲门粘膜色泽正常开闭良好.
作者:李杰;王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于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组织引起.原发病变多在结肠粘膜.阿米巴原虫也可通过血流引起肝、肺、脑等脏器继发脓肿.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较为少见,常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误诊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王瑞光;王红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饮酒人数的增多,急性酒精中毒呈上升趋势,酗酒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急性酒精中毒多发于节假日、庆典或情绪不佳饮酒时,是内科急症之一.此病发病急,变化快,易发生呕吐窒息.现就我院1999年6月-2005年11月院前急救及院内接诊的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窒息19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蔡天文;耿光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均评价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利旭辉;刘惠芬;高运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已婚,公交车司机.2004年7月因患胆道结石伴感染,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工作、生活如常.2005年10月21日上午患者自觉上腹部不适,但仍能坚持工作,中午起畏寒、嗳气、恶心、食后胀满、上腹疼痛,经县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胆道结石伴发胆道感染,给予抗菌消炎治疗.
作者:娄荣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们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折不愈合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慈晓杰;王敦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502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在使用中时常有误溅入眼内者.我们就1990年1月-2003年1月共治疗502胶伤眼的患者30例(30眼).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贵玉;路俊霞;刘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侧脑室脑膜瘤发病率低,症状定位体征少,位置深,手术难度大.我科1997年10月-2005年10月共行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周国平;马新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17岁,以双下肢皮肤淤点4个月于2005年6月入院.临床表现仅为双下肢皮肤散在红色粟粒状淤点,无其他出血倾向,入院时PLT(血小板)计数为13×109/L,行常规骨穿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丙种球蛋白(丙球)加激素治疗.
作者:孙巍;王晓华;刘彦玲;温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骨折的3.92%.由于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需要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修复韧带,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修复,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患肢功能.1999-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廷忠;郑绪朋;蒋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非龋性疾病,尤以唇向错位的牙齿较为严重,患病率5.3%[1].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90%以上[2].对口腔工作者来说,修复楔状缺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可供临床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
作者:丁志鸿;刘卫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较为常见,尤以中年男性为多,患者常感下肢沉重、肿胀,容易疲倦,小腿有隐痛,踝部和足背多有水肿,晚期小腿常出现萎缩、色素沉着、脱屑、搔痒,甚则破溃感染,反复发作,不易愈合.2003-2005年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与西药扩容抗炎、改善循环相结合进行治疗,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并且无创伤,适应证广.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彩华;李廷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通过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累及视网膜、损害视功能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临床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单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就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及并发症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作者:郎妙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