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种介入方法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评价

蒋明;段成洲;吕庆才;刘爱英;范斌;郝海芳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导引, 肝囊肿, 肾囊肿, 介入治疗破
摘要:肝肾囊肿是常见的良性病变,佳治疗是采用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肿的微创非血管性介入治疗[1].我院1997年3月-2005年10月开展CT引导直接穿刺经穿刺针硬化法和置管经导管硬化法治疗肝肾囊肿100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细菌性胆管炎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细菌性胆管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老年患者33例并与同期非老年组27例比较.结果老年性胆管炎主要病因为胆系结石.老年组患者腹痛不明显,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低血压、休克及意识改变.结论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及取石术是本病主要治疗手段,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冰;邢菊芳;陈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唐山某大型钢铁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前,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均局限于个别作业点,而对大型企业内部环境对职工的健康影响未见报道,本项研究以唐山市某大型钢铁企业主体厂全体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厂职工身体状况的研究、比较,分析不同作业环境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马莉;郝建春;孙汝兰;邹立芬;张海茹;杨会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8例反流性食管炎误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内窥镜等检查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8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新;孙莹;张洁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楔状缺损修复的材料学进展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非龋性疾病,尤以唇向错位的牙齿较为严重,患病率5.3%[1].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90%以上[2].对口腔工作者来说,修复楔状缺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可供临床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

    作者:丁志鸿;刘卫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饮食及生活习惯与牙齿重度磨耗关系的初步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饮食及生活习惯与牙齿磨耗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市600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数据应用SAS 8.0软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吃坚果类食品、酸性食物及喝茶的量不同,牙齿重度磨耗的患病率不同,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1、0.03;而甜食及吸烟对牙齿重度磨耗的患病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95、0.461.结论吃坚果类食品、酸性食物及喝茶对牙齿重度磨耗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作者:陈乃玲;彭伟;李金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性诊断和评估血管壁病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利用超声检查方法通过颈动脉视窗就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秦晓方;谢后蓉;许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我们通过对10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强度的CAF联合化疗方案,临床对照观察疗效及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剂量与疗效和耐受性的关系.

    作者:杨俊泉;熊伟;王翠兰;张瑞娟;田爱华;王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灵芝类营养品引起腹泻3例

    近来各类灵芝类营养品种类繁多,各种宣传又是神乎其神,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患者用灵芝类营养品不仅起不到滋补作用,而且还引起腹泻,现介绍3例.

    作者:张泮庆;张素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方法经CT诊断为术后复发病例共48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查阅病例,了解切除范围,探讨术后复发的原因.结果吻合口复发28例,在CT片上表现为吻合口区不规则肿块影;胸胃复发20例,在CT片上表现为纵隔内结节或肿块,胸胃腔变窄,胸胃壁不规则增厚,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影.结论CT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尽可能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是减少食管癌术后复发的较好办法.

    作者:赵新春;孙玉梅;张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无症状早期食管癌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不适胀痛时有反酸嗳气1年,加重2个月.经门诊介绍做胃镜检查.镜下:食管通畅,蠕动良好.距齿约30~35cm处可见食管后侧壁有一约2.0cm×1.5cm凹陷型浅溃疡,表面有白苔,质脆易出血,在其边缘及基底部取活检7块,贲门粘膜色泽正常开闭良好.

    作者:李杰;王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1例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累及视网膜、损害视功能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临床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单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就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及并发症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作者:郎妙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超踝可动外固定架微创治疗Pilon骨折50例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为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压缩,胫骨下端软组织与骨骼紧密相连,可变空间小,血运差,是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我院2002-2005年采用超踝关节可活动外固定架微创治疗Pilon骨折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昌俊;王志强;曹晓强;闫连元;金立国;李忠民;李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职业紧张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已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物理和化学因素不同,社会心理因素并无明显的职业界限,各种职业人群均潜在地暴露于这类健康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与个体特征相互作用而导致心理和生理平衡失调或紊乱,这种失调或紊乱如果长期存在将引起一系列疾病[1].

    作者:齐九颖;曲银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咳喘、打鼾、坐位入睡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5岁,因慢性咳喘、咳痰10年,夜间气短憋醒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5年2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每次暂停时间约5s以上,未予治疗.

    作者:李跃华;吕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均评价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利旭辉;刘惠芬;高运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结核性胸膜炎68例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在常规治疗中,常发生胸膜增厚、粘连,严重者可导致胸廓畸形.我们对68例渗出性胸膜炎,在全程间歇化疗情况下采用胸腔抽液,康复性呼吸训练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成;曹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抗风湿药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观察

    1998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抗风湿药酒(本院自制,主要成分为雷公藤、鸡血藤、白芍、淫羊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并以柳氮磺吡啶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伟;闫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和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常见的二种心脏病.近20余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HCM的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并发CAD.由于二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有相似之处,常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收集我院诊断为HCM患者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病,过去一般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近年来,我们用肝素联合激素进行治疗,对降低血脂,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效果显著.现就上述二种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肖前峰;吕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3岁.因高热、头痛18h于1998年3月23日19:00急诊入院.患者以突然畏寒、发热起病,体温39~40℃,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2次,院外曾用洁霉素、庆大霉素及对症治疗无缓解.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