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杨金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由于其可能引起严重的肺动脉栓塞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科2002年9月开始,在19例DVT患者中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取得了预防肺动脉栓塞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会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某焦化厂1998年投产,主要生产焦炭、焦油、粗苯、硫磺、煤气等产品.粗苯作为炼焦中煤干馏产生的副产品,苯是一种性质稳定,挥发迅速,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作者:何洁;赵春香;赵彩莲;张晓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采用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也可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病例,即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后术前症状再现,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再次手术.我院1998年6月-2005年8月,共收治需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其中本院7例,外院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设;潘友华;吕宏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矽肺的X线表现.方法 对已确诊的65例矽肺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矽肺主要X线表现为:所有病例均有小结节影,伴发团块影19例,胸膜增厚8例,肺门增大15例,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6例,肺气肿27例,网状阴影23例,矽肺并发肺结核8例.结论 X线胸片是矽肺诊断的基础,对矽肺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58例(其中腹腔积液患者42例)、正常对照32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浆CGRP和ET-1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ET-1、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高于无腹腔积液患者(P<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ET-1、CGRP水平增高,ET-1及CGRP在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雨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偶连失衡,骨的丢失大于骨的重建,结果导致骨量丢失,骨小梁结构破坏,因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造成骨痛,身高变矮,甚至骨折.西医多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我们应用中药青娥丸加减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旭燕;韩凤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明确部分案例中伤者血尿的来源与性质,实事求是地评判损伤与其他因素所致血尿的因果关系,确保法医鉴定的质量,我们结合法医学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40例外伤性血尿的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泽卿;田珊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方法[1].肝癌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其重要原因是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出血量大,1次可达1 000~2 000ml.由于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因此一旦发生出血,难以自止[2].需要迅速作出处理,必须引起重视.现就我院2001年2月-2005年2月279例肝癌切除术后,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1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石华冰;高凯霞;陈金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脑卒中为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颈动脉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着脑血供,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初步分析了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丁永民;陈光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1].我院(含分院)2005-2006年进行断肢再植术24例,通过加强对术后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焕然;白月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太田痣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先天性皮肤色素性疾病,患者元任何痛苦,常因影响容貌而求治.2001年6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治疗太田痣1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一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995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较单纯西药抗感染、抗病毒、补液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呼广兰;信金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体代谢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是参与脑损伤后细胞破坏的重要因素[1].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它具有清除自由基和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作者:王平丽;张小平;程爱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科在2003年以前治疗的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运用传统的方法,即皮肤原位缝合法、皮瓣修整后缝合法、撕脱之皮肤反取皮厚中厚皮片移植法等,效果极差,不同程度的出现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术后由于瘢痕挛缩等,影响了手部的功能,特别是手掌部位的皮肤撕脱,坏死的几率很大,恢复后的效果更差,2003年以后,我们引进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皮瓣成活良好,术后功能及外观好,现将2003年3月-2005年10月34例总结如下.
作者:刘先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低或负度数人工晶体(Bigbag)出现后,经历了从不能折叠到折叠式人工晶体过程,提高了小切口手术的疗效,但术后常出现视网膜脱离、晶体位置不固定和视觉质量差等问题[1-3],从2003年开始,我院应用Bigbag,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评价该晶体的安全性和疗效,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凌宇;朱思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婴儿肠套叠手术后迟发性小肠坏死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我院1989-2005年共治疗3例肠套叠术后迟发性小肠坏死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武靖华;耿玉普;刘延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胃溃疡的发生部位,以胃角、胃窦多见,但随着胃镜的普及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胃体溃疡的发现率呈逐年增多趋势,有作者统计一组胃溃疡患者,其中胃体溃疡占20.04%[1],说明胃体溃疡并非少见,不应忽视.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38例有完整临床记录、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的胃体溃疡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内镜和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漏诊.
作者:章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瓦斯中毒是煤矿企业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中毒后造成全身组织细胞缺氧,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为了探讨瓦斯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观察了100例急性瓦斯中毒患者心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平;杨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70岁,2004年5月就诊,主诉全身乏力、少语、纳差6个月.患者于6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全身乏力,双下肢甚,伴少语及手颤,病后很少和家人及他人说话,生活主动性差,否认精神刺激因素,未服用氟桂利嗪等易致抑郁的药物,否认有失眠、烦躁、悲观等表现,无多食、多饮、多尿,无体重下降及多汗.
作者:姚泉清;张武政;陈英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鼻内镜下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一微创手术,对该区域的应用解剖和微解剖学研究实有必要.本研究结合对视神经管这一特殊解剖区域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需要,对局部进行解剖观测,并将断层解剖切片与CT扫描影像进行对照研究,为临床上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手术路径和边界,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封新荣;张红霞;封新利;鞠建宝;张增;张秀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