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背部外伤性皮下积液2例

张海

关键词:腰背部, 皮下积液, 外伤性,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
摘要: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腰背部外伤性皮下积液2例,经积极手术,切开引流完全愈合,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45%,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防治工作十分严峻,高血压教育已成为高血压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于风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89例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严重的病型,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期发现与诊断、正确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冯菊梅;高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 运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7例正常血压者,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1例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左室质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脉压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脉压差在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明显增大有关.

    作者:米彩卿;蔚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新;张海娟;胡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源性头痛误诊12例分析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而且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患者往往就诊于内科,常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振霞;金福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198例疗效观察

    缓释皮下埋植避孕临床应用20多年来,因其高效、安全、方便、长效、可逆等优点,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但其主要副作用子宫异常出血成为限制其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1].

    作者:邓作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间羟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65例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症,在急诊中会经常遇到.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健康人均可发作,若不及时处理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张志高;王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早期胃癌31例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

    我院1984-1998年共收治胃癌674例,其中早期胃癌31例,占4.6%.为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现对3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宇;方碧莲;林庆凡;李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对98例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对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且心电图呈ST段抬高,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 发现98例早复极综合征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能较好的反映出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并且通过平板运动试验,随着心率的增快,特征性的ST段抬高可逐渐回落甚至降至等电位线,随着休息及运动恢复期原心电图特征均恢复.结论 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二者结合可提高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率及准确性.

    作者:许桂萍;胡丽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青少年未萌阻生智齿拔除术高速牙钻切割与骨凿劈开法的比较

    近年来,要求拔除未萌智齿的青少年较多.由于8~11岁开始牙齿正畸的孩子,在保持期间出现了牙列再次的紊乱,被发现是智齿的骨内倾斜性生长,造成了牙列紊乱.

    作者:白月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婴幼儿腹泻95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化散与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1 90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观察)组953例,B(对照)组952例.A组采用我院配制的消化散胶囊口服(其主要成分为乳酶生、胰酶、复合维生素B,每粒重量0.25g),同时加用VB12 500靏,以注射用水稀释至4.5ml,行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消化散胶囊治疗,其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4%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散胶囊口服配合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费用低.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吴忠市利通区结核病控制项目1993-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帮助我国控制结核病的利民措施,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主要目的是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以实现积极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达到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死亡和发病,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作者:冯尚捷;朱福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移位髋臼骨折36例手术治疗分析

    髋臼是大的球窝关节,臼与关节头关系紧密,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如复位不良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我院1996年7月-2005年7月收治髋臼骨折70例,手术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占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常以斜视、复视为并发症,无特效药物治疗.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5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贵玉;付莉萍;田君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心肌梗死3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报道极少,现将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付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硬化胃底孤立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排柏油大便8∞g,于2006年1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预行胃镜检查.来我院前在其他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王玲;陈新华;王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1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2006年3月20日主因闭经2年余,乳腺萎缩,发现左附件区肿物4d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婚产型,阴道通畅,分泌物多,色白,浓稠.子宫颈粘膜充血,肿胀,呈细颗粒状,暴露欠佳.

    作者:王献华;佟树文;吴爱萍;宋旭东;孙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腰椎峡部裂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成人发病率可达6%~8%.CT检查不论是对单纯性峡部裂的诊断,还是并发腰椎滑脱的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367例腰椎峡部裂CT表现及30例无症状健康者L3~S1椎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周动静脉双路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症,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

    作者:周茜;焦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2年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诊断率(入院即明确诊断)71%(20/28),行单纯肠修补22例.肠部分切除吻合6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死亡,均治愈.结论 小肠破裂腹部症状有时不明显,准确诊断有赖于:①要想到并发小肠破裂的可能.②连续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管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