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中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

赫惠

关键词:隐球菌, 肺感染, 细菌学检查
摘要:1病历报告患者,男,8岁.2004年8月18日入院.全身不规则发热,体温达41℃,咳嗽,X线胸片示:肺部感染.心率94~99次/min,白细胞23.0×109/L.细菌分离鉴定:37℃血培养分离出真菌.墨汁染色:优质绘图墨汁1滴,血液1滴,加盖盖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在黑色背景下,可见孢子周围有厚荚膜,荚膜厚度与菌体等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常以斜视、复视为并发症,无特效药物治疗.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5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贵玉;付莉萍;田君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腰椎峡部裂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成人发病率可达6%~8%.CT检查不论是对单纯性峡部裂的诊断,还是并发腰椎滑脱的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367例腰椎峡部裂CT表现及30例无症状健康者L3~S1椎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吴忠市利通区结核病控制项目1993-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帮助我国控制结核病的利民措施,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主要目的是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以实现积极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达到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死亡和发病,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作者:冯尚捷;朱福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肺结核33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336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阴性,并发症多,就诊延误率和确诊延误率高.结论 老年肺结核不容忽视,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重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降低延误率,从而达到控制老年结核病患病率上升的目的.

    作者:张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源性头痛误诊12例分析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而且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患者往往就诊于内科,常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振霞;金福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剂量卡孕栓配伍氧化亚氮终止剖宫产妇女早孕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早孕妇女在氧化亚氮无病人流术前应用卡孕栓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无病人流术的剖宫产妇女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0.5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术中探测并记录宫颈内口直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手术失败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二组镇痛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行氧化亚氮无病人流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小剂量卡孕栓可以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侯灵彩;朱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山西省结核病防治系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研究山西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系统的人力资源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山西省人力资源配备情况,提高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技能掌握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于2005年7月15-30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所有参与结核病工作的专业人员全部进行调查.用Excel和spss13.0对收集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山西省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素质不均衡,基层人员的接受培训率低,不同工作岗位技能掌握程度不同.结论 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中,高层次人员尤其匮乏,增加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提高现有专职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作者:邓俊平;王金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指无明确原因的一种膀胱壁炎症状态,并有纤维组织形成,使膀胱容量极度缩小,病变处粘膜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

    作者:徐立平;徐斌先;孟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肌损伤生化指标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多年以来,诊断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长,且检测方法简单快速.以往,心肌酶的实验室检查仅限于检测AST(谷草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和烃丁酸脱氢酶).

    作者:陈中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典型肺结核71例螺旋CT诊断分析

    典型的肺结核诊断不难,而不典型的肺结核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普通CT检查未确诊,经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71例不典型肺结核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新;张海娟;胡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中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8岁.2004年8月18日入院.全身不规则发热,体温达41℃,咳嗽,X线胸片示:肺部感染.心率94~99次/min,白细胞23.0×109/L.细菌分离鉴定:37℃血培养分离出真菌.墨汁染色:优质绘图墨汁1滴,血液1滴,加盖盖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在黑色背景下,可见孢子周围有厚荚膜,荚膜厚度与菌体等同.

    作者:赫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硬化胃底孤立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排柏油大便8∞g,于2006年1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预行胃镜检查.来我院前在其他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王玲;陈新华;王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早期宫外孕与妊娠黄体的彩色多普勒显像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显像超声对早期宫外孕及妊娠黄体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高度怀疑宫外孕患者,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内血流情况及附件区异常回声区的血流分布情况,并根据血流速度、充盈度及阻力指数等指标来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27例为宫内早早孕伴妊娠黄体形成;18例为早期异位妊娠;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7.8%.结论 通过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及附件区包块的血流分析,能有效鉴别早期宫外孕及妊娠黄体,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袁榕;刘慧玲;谭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心肌梗死3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报道极少,现将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付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腔钮扣电池异物致鼻中隔穿孔1例

    1病历报告患儿,男,2岁,因鼻塞、哭闹不安2d于2005年12月17日就诊.异物史:不明.检查:外鼻无异常,右侧鼻腔内有黑色分泌物,无臭,清除后见总鼻道与下鼻道之间有一光滑金属异物堵塞.诊断:右侧鼻腔异物.

    作者:曲宗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 运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7例正常血压者,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1例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左室质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脉压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脉压差在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明显增大有关.

    作者:米彩卿;蔚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代谢变化

    骨质疏松(op)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作者:仇颖;邹艾桂;刘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45%,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防治工作十分严峻,高血压教育已成为高血压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于风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婴幼儿腹泻95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化散与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1 90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观察)组953例,B(对照)组952例.A组采用我院配制的消化散胶囊口服(其主要成分为乳酶生、胰酶、复合维生素B,每粒重量0.25g),同时加用VB12 500靏,以注射用水稀释至4.5ml,行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消化散胶囊治疗,其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4%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散胶囊口服配合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费用低.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