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谭弟新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在组织解剖、生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点,小儿骨折与成人骨折有很大差异,骨骺部发生损伤,会造成生长障碍或发生畸形,骺离骨折易在分离后造成永久性损害,骨骺血管的损伤不仅可引起骨骺的无血管性坏死,而且也可使生长板闭合,骺离骨折应在损伤后不久尽快地纠正,即使迟缓1~2d,也可使整复变得很困难,该处损伤治疗不及时可影响、延误骨折的愈合,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痛苦,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给医院造成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小儿外伤骺离骨折的诊断符合率,我科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沈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们应用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托百士滴眼液(0.3%妥布霉素)治疗7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常规用药不能控制的细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认识不足常导致医生判断错误,处理不当,应对其给予重视.正确地诊断及合理地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994-2003年我院收治的12例腹部手术后FDGE病例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明;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泪小管断裂是较为常见的眼外伤急症之一,由于泪小管是泪液的重要引流通道,所以此类患者如手术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泪液外溢,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很大的精神痛苦.我院1996年2月-2003年6月对14例(14眼)新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行Ⅰ期泪小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过去我科采用在手术室钻孔治疗.2002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床边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6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及多系统损害.为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现就我院11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艾滋病患者均为我院2001-2004年住院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29~58岁,平均39岁.均为经血液传播感染,其中5例为有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到发病时间为3~13年,平均(8.8±3.7)年,6例为手术输血,从输血到发病4~11年,平均(7.8±2.30)年.
作者:刘卫国;刘传宝;苏夏鹏;崔魁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999年7月-2004年6月,我院共施行胆总管手术88例,其中施行一期缝合40例,传统引流48例,均获治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19例,女69例,年龄19~54岁,平均40岁.根据病史、B超、肝功能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其中7例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经手术证实88例的诊断符合率96.59%,手术探查3例.
作者:吕海;李志宁;戚爱清;周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居民中恶性肿瘤列死因第一位.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数个癌基因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被认为是重要的环节.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或丢失时,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转化.DMBT1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候选抑制基因,它的表达下调、缺失、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特别是上皮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曹建华;周爱莲;何建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院1999年3月-2004年9月采用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术治疗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6~68岁,平均52岁,>50岁15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跌伤3例,交通伤10例;损伤机制:颈椎过伸损伤14例,屈曲型损伤3例,压缩型损伤1例.临床表现:按是否同时累及下肢分为四肢型与上肢型,四肢型10例,上肢型8例,四肢型者上肢运动障碍均重于下肢;伤后上肢平均肌力:肩、肘、腕、手分别为4,3,1,1级;下肢平均肌力:髋、膝、踝、足分别为5,4,4,3级.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温觉不规则障碍;深感觉正常14例,部分减退4例;膀胱功能障碍8例;有额部挫伤或皮肤裂伤15例.伤后距手术时间1~3d.
作者:李庆军;马振兴;邢发杰;侯长卫览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切口脑脊液漏的方法.我院1995年5月-2004年10月对84例患者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系指耳廓外侧面上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本病又称耳廓假囊肿、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积液等[1].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不甚理想,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囊腔注入治疗,治愈达90%以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丽萍;徐永赤;姜万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脐带帆状附着发病率不高,前置血管受压破裂多见,我院2004年发现1例脐带帆状附着并发新生儿畸形,现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女,25岁,因停经39周,阴道自然破水近1h,破水时即见阴道流血,量同月经量,于2004年4月14日22:30入院.查体:BP 105/65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无宫缩.宫高33cm,腹围100cm.儿头入盆,胎心音136次/min.
作者:李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4年门诊部、住院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处方金额、用药频度和应用品种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医院用药统计与智能分析系统>软件,对我院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003-2004年消耗量占全院药品的7.19%.门诊部和住院部用药品种结构明显不同,各自主要用药品种结构相对稳定.解热镇痛药在门诊用药中占首位,治疗脑血管病的药在住院用药中占首位.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解热镇痛药、脑血管病药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主要品种.
作者:王园;熊文举;吴清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就是钙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血磷升高可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导致肾性骨病的发生及皮肤瘙痒、高脂血症、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近研究认为,血磷及钙磷乘积升高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潜在机制是引起心脏钙化[1].透析患者由于残余肾功能甚少,摄入足够营养使高磷血症不可避免.人体血液中的磷酸盐是分子量低于500D的小分子毒物,可通过透析清除.为了解不同种透析膜对血磷的清除效果,探讨可能的清除机制,我们选用了4种常用透析膜进行临床试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瑞敏;于明忠;赵国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较常见的重型原发性脑组织弥漫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死亡、重残、植物生存的常见原因,成为医学难题,现就我科1999-2003年收治的46例DAI患者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秀卿;史锡文;孙世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不孕症的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虽有多种,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我院采用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刁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肝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很多,CT和B超是以往诊断肝癌的常用检查方法,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成为诊断肝癌的又一重要影像学方法,它在肿瘤的诊断分型、判断血管受侵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可为准确诊断肝癌提供重要的影像资料,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帮助.本文对35例肝癌患者进行MRI影像表现分析,旨在探讨MRI对肝癌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保红;王军;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06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1~2级)、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患者,用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分为A组:卡托普利+辛伐他汀+银杏叶(38例)、B组:美托洛尔+辛伐他汀+银杏叶(33例)、C组:波依定+辛伐他汀+银杏叶(35例)3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10周.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总成本依次为3596.50,3671.90,3885.40元,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90.91%、97.14%.结论 B组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胡德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自从1977年Gruntin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同时完成PCI.2001年12月-2004年6月我们对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旨在探讨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杨化浩;孙娜;游涛;高洪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邓福珠[1]报道视神经损伤在颅外伤中占0.3%;在并发眼外伤中则占47.1%;Aitken[2]报道在闭合性头外伤中视神经损伤占2%.1995年5月-2004年4月我们收治25例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其中药物治疗16例,视神经管减压9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湧;岳文龙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