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绞股蓝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素的影响

田健;董晓晖;于信民;尹祥敏;柳玉萍

关键词:绞股蓝总皂苷, 高脂血症, 内皮素, 大鼠
摘要: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和主动脉内皮素(E T)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第十周应用放射免疫、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并定量分析ET的合成.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浆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Gp 组中高剂量组血浆 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Gp能降低血浆和主动脉ET,减少ET的合成和释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1例诊治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位于腹膜后的十二指肠损伤虽然只占2.5%~5%[1],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常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易出现漏诊、误诊.手术处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属外科急腹症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1993年9月-2003年3月,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代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35例MRI诊断及序列选择

    隐匿性骨折也称微骨折或骨挫伤,是一类由于机械暴力作用于骨骼而导致骨小梁断裂和并发的骨内出血或水肿.X线平片及CT检查多无阳性发现.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医生对于隐匿性骨折的准确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对35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韩德昌;冯云波;李香春;王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文献报道前列腺素E1可改变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提高脑组织血供[1],本研究观察分析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3例胎头吸引失败原因分析

    胎头吸引术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可达到缩短产程,挽救母婴生命的作用. 反之将伤及母婴.本组3例使用胎头吸引术失败后,改行剖宫产术.致2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太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他汀类药物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多种心脏疾病的终发展结果,严重危害健康.在多种疾病发展为CHF和CHF逐步加重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参与及心室重构.因此,阻止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及逆转心室重构已成为当代治疗CHF的基石.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初级阶段的限速酶 -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被认为是当前强效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传统的降脂功能外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改善内皮功能和抗血栓等非调脂作用,提示可能有益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我们将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力衰竭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宇玲;李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脑室引流与尿激酶灌注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32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经C T证实的非外伤性成人原发性脑室内出血3 2例.凡CT表现出血位于脑室系统内或起源于脑室壁15mm范围以内的患者均包括在内.男20 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45岁,入院时间1h~7d,平均38h.

    作者:周永军;刘慧俭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48例疗效观察

    随着三维CT在眼科的应用,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球内陷及复视的发生逐渐得到认识,此类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的时机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课题.为了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佳手术时机,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48例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申爱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病灶常在盆腔,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子宫-直肠陷凹和输卵管及宫旁周围组织的盆腔等处,也可发生在阴道、会阴和腹壁的手术切口,但不常见.我院10年共收治腹壁切口内异症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瑞;汪爱兵;张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部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19 例,颅脑手术治疗3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1例.死亡11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进行诊断性腹穿,明确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注意手术指征,可提高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致子宫回肠穿孔误诊宫外孕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39岁,孕3产3.2004年6月3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4d前因闭经42d在私人诊所行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术前未行B超检查,手术时主诉有剧烈腹痛,术后略缓解,清出物未送病理检查,无特殊医嘱事项,术后第四天上午出现下腹胀痛,以左侧为重,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无晕厥、发热,检查尿hCG(+),入院查体:T 37℃,P 96次/min,R 20次/min,BP 120/75mmHg.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弱,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张银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住院构成前十位病种医疗费用的灰色关联分析

    目的揭示影响医疗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的次序,探索建立合理费用控制机制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构成前十位病种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住院构成前十位病种中药费是支配医疗费用的首要因素, 其后依次为化验费,检查治疗费,床位费、输血费、手术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小.结论控制药费增长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突破口.

    作者:尹素凤;武建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

    腰椎峡部裂是造成椎体向前滑脱的主要原因之一,约5%的成人可患有峡部裂,其中腰椎约占90%[1].在检查腰椎向前滑脱的病因中,CT作为一种区别真假性滑脱的重要检查手段越来 越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其CT表现的认识,以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4年11月腰椎CT中发现有峡部裂表现者20例,参照有关文献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孙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全血细胞减少348例临床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PCP)是以外周血至少连续2次血红蛋白(Hb)<100g/L,白细胞(WBC)<4.0×109/L,血小板(PLT)<100×109/L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医生对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PCP较为熟悉,但对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PCP却缺乏一定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的348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指导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张春梅;滕清良;孙兆刚;李秀兰;黎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591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模式分析

    我国每年大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型肝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查是目前判断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和分析患者病程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收集了来我院检测乙肝五项体检人员的1 591份血清标本,共归纳出11种乙肝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并分别进行分析,以便为体检者和医生提供预防、诊断、治疗乙肝的依据.

    作者:王晓岩;许惠敏;桑华;熊祝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糖代谢异常时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联合测定的临床价值

    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动脉硬化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 s-CRP)是肝脏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6)调控下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急性炎症反应的指标之一.2004年1-12月我们测定了糖代谢异常患者的hs-CRP和血脂,旨在探讨这二项指标用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姝;冯刚;宿丽娟;迟婉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胃癌组织中EBV感染与MMP-9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EB病毒(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研究认为它与某些肿瘤发生有关[1],在胃癌中EBV感染可见于普通组织类型.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恶性表型,它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改变过程,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多种蛋白水解酶介导的细胞外基质基底膜的降解,是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关键步骤.许多研究提示,肿瘤侵袭转移的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MMPs的能力密切相关[2],MMPs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癌转移研究的热点.

    作者:章广玲;刘志勇;张雪怡;周天戟;李宏杰;朱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隧道式肺穿刺活检363例临床分析

    肺部肿块是临床常见的X线征象,也是多种疾病在肺部的表现,明确病变性质有其重要临床价值.近10多年来, 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以及穿刺器械的不断完善,肺部周围型肿块在X线、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仍不能及时确诊的情况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简便、创伤性小的诊断技术,可为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1],其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且并发症相对较低.现将我中心2002年9月-2004年3月资料完整的363例经皮隧道式肺穿刺活检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奋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迈之灵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水肿6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迈之灵在软组织损伤后创伤性水肿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分析 .方法对接诊的12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61例预防应用迈之灵(观察组),63例未应用迈之灵(对照组) .分别于伤后3,5,7,10个月观察损伤部位肿胀程度,并与未应用迈之灵患者进行对比,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局部水肿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 05,t=1.301~9.114).结论迈之灵对软组织损伤后引起的炎症水肿有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作者:周亚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二种手术方法比较

    急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40%,病死率高达90%[1-5],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手术在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125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62例及传统额颞开瓣治疗63例,临床观察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具有明显优越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壮志;孙晓辉;孙学东;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T与X线观测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CT定位像、X线片测量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60例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立位X线侧位片、CT定位像测量腰椎曲度、腰椎前凸度( Cobb角)、骶骨倾斜角及腰骶角的变化,对所测量的不同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立位X线侧位片与CT定位像测得CLBP患者的腰椎曲度减小,骶骨倾斜度减小,腰椎Cobb角减小 ;CT定位像的各测量值小于相应的X线片测量值;小于40岁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大相应角度呈减小趋势.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Cobb角比单纯性LBP明显减小,而腰骶角加大.结论立位X线侧位片与CT定位像的测定结果说明了腰椎在维持自身稳定时骨性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更大的不稳定,支持了腰椎在退变过程中腰椎间盘是原发的、小关节退化是继发的观点.CT定位像可做为测量腰椎曲度方法之一,但各部位角度小于功能位姿势.

    作者:栾兴胜;刘宝良;李宝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