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
1996年7月-2004年5月我们对67例高血压脑病患者进行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PCP)是以外周血至少连续2次血红蛋白(Hb)<100g/L,白细胞(WBC)<4.0×109/L,血小板(PLT)<100×109/L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医生对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PCP较为熟悉,但对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PCP却缺乏一定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的348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指导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张春梅;滕清良;孙兆刚;李秀兰;黎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只有很短的生存时间,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其中平阳霉素为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疗效显著的化疗药物,但因其使用时易致发热、胃肠道反应、肺纤维化等副作用而使用受到限制.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唯尔本(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含卡介多糖、为每毫升0.35mg,核酸不低于每毫升30μg)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56例取得相似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志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雷诺症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以阵发性四肢肢端对称的间歇发白、发绀和潮红为特点.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此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炎症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并引导我们开始应用炎症细胞和其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因子.曾有许多炎症因子被提出,如炎症因子IL-6、IL-1RA、TN F-α、粘附分子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粘附分子-1等,他们虽然都具有研究价值,但由于昂贵的费用、较低的实用性,其临床应用均受到限制,然而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普遍的炎症标记物,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脏病中可靠的、重要的危险因子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支架置入术术前血清CRP水平对术后6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马燚;闫华;姜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儿童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临床上相对少见,致残率较高.我科1992-2001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原位固定,异体皮质骨骨钉植骨支撑治疗SCFE29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有21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海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女性心肌梗死(MI)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国外一些文献报道其原因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大、多伴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左心室功能容易受损等有关.本文旨在对老年女性MI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加深对女性MI特点的认识,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宗立庚;胡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寻找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重度妊高征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重度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同期无妊高征患者(P<0.01).结论围生期的保健检查可降低重度妊高征的发生率;重度妊高征经治疗后适时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
作者:梁心玲;朱坤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于2004年8月4日下午因腹胀4d,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来我院就诊. 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一直未解大便且未排气,未予处理,入院当日自觉腹胀明显加重.既往有干燥综合征病史.查体:T 38. 4℃;轻度贫血貌,痛苦面容;浅表淋巴结及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 ,胀气明显,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可触及胀气肠管,肠鸣音稍亢进,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X线平片示肠梗阻,中下腹数个液气平面,以右下腹为主. 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原因待查.入院后保守治疗24h,症状缓解不明显,且体温上升,即予以剖腹探查.术后诊断:粘连性肠梗阻,慢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一直发热,体温38~39.4℃ ,术后血常规示WBC 5.1×109/L,Hb 89g/L,血培养阴性,X线胸片示右下肺部感染 ,肥达反应阴性,余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临床无咳嗽、咳痰,予以头孢噻肟及左氧氟沙星静滴5d,体温下降不明显,复查X线胸片正常.再次追问病史,诉长期服用泼尼松,5mg /d,考虑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即加服泼尼松5mg,3次/d,次日体温降至正常.1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杨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但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1994年 10月-2004年9月我院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 184例,术后再出血20例,发生率为10.9%; 其中高龄CSDH 68例,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22.1%.现就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发生原因和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路威;张宁;刘良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青年脑梗死患者空腹及蛋氨酸负荷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水平,及其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观察组(80例)均为我院1999 年1月-2003年5 月首次发病住院脑梗死患者,年龄18~44岁,于发病后3d、30d分别测定空腹和蛋氨酸负荷后tHcy水平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对照组为同龄健康者50例,同样进行上述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及蛋氨酸负荷后tHcy水平在发病后3d和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蛋氨酸负荷后tHcy升值水平(负荷后tHcy 水平减去空腹tHcy水平)在发病后3d 和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蛋氨酸负荷后tHcy升值水平增高使脑梗死风险性增加4.8倍;蛋氨酸负荷试验反应异常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浓度增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I(PAI-I)活性升高及t-PA活性降低有关.结论蛋氨酸负荷后t Hcy升值水平中度增高使青年脑梗死患病风险性增加,这可能是一个新的促进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该作用部分由其与纤溶系统的相互作用介导;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空腹tHcy水平正常并不等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正常,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进行蛋氨酸负荷试验.
作者:李大勇;康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测定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 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二者对疾病发展、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4例经血脂4项测定符合高脂血症的病例设为观察组,70例血脂正常,无主要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行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并将二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脂血症与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测定高脂血症患者SOD活性和MDA含量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和监测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 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近年来此项技术的开展逐年增加.此类手术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吻合血管期间会造成心脏缺血,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 Ⅰ)及白介素6(IL-6)等反映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探讨异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
作者:张明香;刘尚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5月,在B超及宫腔镜引导下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射频治疗子宫疾患216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红;王进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口腔干燥是多种疾病在口腔中的一种表现,同时伴有其他症状.而我们在临床中接触的以单纯口腔干燥为主,无其他阳性体征,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李九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是临床疑难问题,骨移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或骨折处迁移速度不同,而周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向缺损和骨折处迁移快,纤维组织阻断了血管长入骨移植材料中而导致骨愈合障碍[1].近年发展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embranc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GTR)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及膜材料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敬宇;王志强;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腹腔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成为手术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对相关症状的解释更加明朗,使诊断、治疗事半功倍.本文回顾分析97例LC中原发腹腔粘连17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谭庆强;王新军;寇彪;杨景祥;刘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部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19 例,颅脑手术治疗3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1例.死亡11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进行诊断性腹穿,明确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注意手术指征,可提高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微型外固定支架与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组26例32处骨折;微型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组36 例40处骨折;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组40例48处骨折.术后平均随访1.2年.以TAFS[1] 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结果微型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4.4%, 微型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组优良率为85%,交叉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85%.结论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有优缺点,对不同的骨折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作者:王荣春;王晓杰;陈拓;银春景;洪泓;梁进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重型颅脑损伤多并发有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病情危重,且有突变、多变、易危及生命的临床特点.同时,重型颅脑损伤的脑水肿、脑缺血,使脑的继发性损伤持续存在,因此必须争分夺秒,早期复苏急救,去除继发性损伤的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20 01年1月-2003年12月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187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凯;杨华;陈焕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