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庆强;王新军;寇彪;杨景祥;刘龙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但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1994年 10月-2004年9月我院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 184例,术后再出血20例,发生率为10.9%; 其中高龄CSDH 68例,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22.1%.现就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发生原因和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路威;张宁;刘良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动脉硬化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 s-CRP)是肝脏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6)调控下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急性炎症反应的指标之一.2004年1-12月我们测定了糖代谢异常患者的hs-CRP和血脂,旨在探讨这二项指标用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姝;冯刚;宿丽娟;迟婉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腹腔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成为手术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对相关症状的解释更加明朗,使诊断、治疗事半功倍.本文回顾分析97例LC中原发腹腔粘连17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谭庆强;王新军;寇彪;杨景祥;刘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寻找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重度妊高征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重度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同期无妊高征患者(P<0.01).结论围生期的保健检查可降低重度妊高征的发生率;重度妊高征经治疗后适时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
作者:梁心玲;朱坤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急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40%,病死率高达90%[1-5],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手术在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125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62例及传统额颞开瓣治疗63例,临床观察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具有明显优越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壮志;孙晓辉;孙学东;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炎症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并引导我们开始应用炎症细胞和其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因子.曾有许多炎症因子被提出,如炎症因子IL-6、IL-1RA、TN F-α、粘附分子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粘附分子-1等,他们虽然都具有研究价值,但由于昂贵的费用、较低的实用性,其临床应用均受到限制,然而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普遍的炎症标记物,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脏病中可靠的、重要的危险因子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支架置入术术前血清CRP水平对术后6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马燚;闫华;姜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腰椎CT定位像、X线片测量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60例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立位X线侧位片、CT定位像测量腰椎曲度、腰椎前凸度( Cobb角)、骶骨倾斜角及腰骶角的变化,对所测量的不同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立位X线侧位片与CT定位像测得CLBP患者的腰椎曲度减小,骶骨倾斜度减小,腰椎Cobb角减小 ;CT定位像的各测量值小于相应的X线片测量值;小于40岁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大相应角度呈减小趋势.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Cobb角比单纯性LBP明显减小,而腰骶角加大.结论立位X线侧位片与CT定位像的测定结果说明了腰椎在维持自身稳定时骨性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更大的不稳定,支持了腰椎在退变过程中腰椎间盘是原发的、小关节退化是继发的观点.CT定位像可做为测量腰椎曲度方法之一,但各部位角度小于功能位姿势.
作者:栾兴胜;刘宝良;李宝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工作,是开展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妇女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及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现将2003年阳泉煤业集团三矿2 279 名女职工(包括机关干部、教师、车工、电工、钳工、洗煤工、后勤工、服务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韩战军;张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超声定位,确定进针点和方向,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左心前区第5肋间心脏浊音界内2~4cm 穿刺,置管深度6~12cm.结果 32例均1次穿刺成功,无并发症.置管放液后症状很快缓解,除6例晚期肿瘤患者带管自动出院外,其他置管时间5~47d,平均14d,单例累积引流总量少1 260ml,多14 100ml,平均2 760ml.4例肿瘤性心包积液患者通过全身化疗和心包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治疗,3例积液消失,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7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引流加全身抗痨及激素治疗,积液消失.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迟发型心包积液患者和2例原因不明者,均经引流抗菌消炎后积液消失.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大量心包积液是一项集急救、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畅通、利于给药和导管可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申长生;杜起军;张文斌;郝卫忠;刘菊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三维CT在眼科的应用,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球内陷及复视的发生逐渐得到认识,此类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的时机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课题.为了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佳手术时机,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48例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申爱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和主动脉内皮素(E T)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第十周应用放射免疫、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并定量分析ET的合成.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浆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Gp 组中高剂量组血浆 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Gp能降低血浆和主动脉ET,减少ET的合成和释放.
作者:田健;董晓晖;于信民;尹祥敏;柳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血清尿酸(UA) 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UA. 结果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组血清UA浓度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UA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高分辨率彩超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树华;马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只有很短的生存时间,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其中平阳霉素为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疗效显著的化疗药物,但因其使用时易致发热、胃肠道反应、肺纤维化等副作用而使用受到限制.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唯尔本(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含卡介多糖、为每毫升0.35mg,核酸不低于每毫升30μg)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56例取得相似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志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是临床疑难问题,骨移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或骨折处迁移速度不同,而周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向缺损和骨折处迁移快,纤维组织阻断了血管长入骨移植材料中而导致骨愈合障碍[1].近年发展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embranc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GTR)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及膜材料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敬宇;王志强;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髌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05%.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相对较多,其中尽可能保留髌骨的手术疗效也各有不同,可能存有膝关节活动受限、骨折不连接或再骨折、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现将我院1992-2002年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98例粉碎性髌骨折的疗效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贾清堂;张民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小儿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急症,严重者会造成缺氧性脑损伤,甚至转为继发性癫( ).本文总结了1998年1月-2004年3月我院儿科Fs病例108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晓燕;尹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部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19 例,颅脑手术治疗3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1例.死亡11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进行诊断性腹穿,明确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注意手术指征,可提高肝、脾损伤并发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病历报告患儿,男,13岁,以进行性四肢无力4年,加重1年为主诉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初仅表现为行走时间长时乏力,渐出现行走距离缩短,行走时无骨关节及肌肉疼痛.一年来四肢无力加重,行走时呈鸭步样步态,伴踝关节进行性肿痛;无发热、皮疹、肌痛,腰骶部疼痛,肢体麻木,无进行性智力倒退.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病病史.查体:血压100/65mmhg,体重25kg,精神反应尚好,消瘦貌,行走时呈鸭步样步态,全身骨骼肌呈弥漫性萎缩,可见肌束颤动,皮肤无异常改变,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脊柱活动范围正常,无压痛及扣击痛,髋关节外展及外旋活动受限,无明显压痛,双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大小关节无肿痛,活动无异常,四肢肌力基本正常,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跟腱反射活跃,双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右巴氏征可疑,双掌颌反射阳性,颅神经征阴性,小脑征阴性,痛温觉正常,关节位置觉及音叉振动觉正常.
作者:何长生;刘荣莲;姬华;高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位于腹膜后的十二指肠损伤虽然只占2.5%~5%[1],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常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易出现漏诊、误诊.手术处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属外科急腹症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1993年9月-2003年3月,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代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儿童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临床上相对少见,致残率较高.我科1992-2001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原位固定,异体皮质骨骨钉植骨支撑治疗SCFE29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有21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海卿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