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棣
我国每年大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型肝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查是目前判断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和分析患者病程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收集了来我院检测乙肝五项体检人员的1 591份血清标本,共归纳出11种乙肝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并分别进行分析,以便为体检者和医生提供预防、诊断、治疗乙肝的依据.
作者:王晓岩;许惠敏;桑华;熊祝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揭示影响医疗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的次序,探索建立合理费用控制机制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构成前十位病种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住院构成前十位病种中药费是支配医疗费用的首要因素, 其后依次为化验费,检查治疗费,床位费、输血费、手术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小.结论控制药费增长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突破口.
作者:尹素凤;武建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常引起医院内感染,近年来,由这种细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因此其分布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2002年11月-2004年 11月我院分离的8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琴;杨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重型颅脑损伤多并发有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病情危重,且有突变、多变、易危及生命的临床特点.同时,重型颅脑损伤的脑水肿、脑缺血,使脑的继发性损伤持续存在,因此必须争分夺秒,早期复苏急救,去除继发性损伤的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20 01年1月-2003年12月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187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凯;杨华;陈焕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只有很短的生存时间,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其中平阳霉素为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疗效显著的化疗药物,但因其使用时易致发热、胃肠道反应、肺纤维化等副作用而使用受到限制.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唯尔本(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含卡介多糖、为每毫升0.35mg,核酸不低于每毫升30μg)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56例取得相似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志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不孕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疾病,据文献报道[1]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约占不孕症的20.0%~32.8%.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是治疗不孕女性的一项重要方法,只有输卵管通畅才能使精子卵子相遇受精.我院使用ST-3型输卵管通气仪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此项检查与以往的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
作者:黄秀娟;杜艳辉;张桂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迈之灵在软组织损伤后创伤性水肿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分析 .方法对接诊的12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61例预防应用迈之灵(观察组),63例未应用迈之灵(对照组) .分别于伤后3,5,7,10个月观察损伤部位肿胀程度,并与未应用迈之灵患者进行对比,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局部水肿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 05,t=1.301~9.114).结论迈之灵对软组织损伤后引起的炎症水肿有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作者:周亚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是临床疑难问题,骨移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或骨折处迁移速度不同,而周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向缺损和骨折处迁移快,纤维组织阻断了血管长入骨移植材料中而导致骨愈合障碍[1].近年发展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embranc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GTR)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及膜材料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敬宇;王志强;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工作,是开展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妇女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及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现将2003年阳泉煤业集团三矿2 279 名女职工(包括机关干部、教师、车工、电工、钳工、洗煤工、后勤工、服务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韩战军;张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一种既能治疗巨大乳腺局限性乳腺增生又能缩小巨乳使其美观的方法 .方法甲紫标记出增生的乳腺部分,以乳头为中心,以乳晕外缘及其外周作内外两同心圆切口,双环间仅去表皮,在外环切口以外的乳房范围内作广泛的皮下分离,将剥离出乳腺之增生部分和其对应部分(较常见于乳腺的外上、内上及下方)分别作放射状楔形区段切除, 保留第四肋间神经径路的乳腺组织及剩余乳腺组织的完整性,分层缝合缺损乳腺组织,利用乳晕外周真皮帽与其周围乳腺组织塑型缝合,7号丝线在第二肋悬吊乳腺组织.外圆环切口用荷包式缝合,将其缩小到与内圆环切口相等,然后缝合切口.结果为10例乳房轻、中度肥大伴局限增生患者行手术,乳腺增生去除完全,乳晕、乳头无坏死且功能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形态满意.结论乳晕同心双环切口方法治疗巨乳增生一期缩乳整形,既去除增生乳腺又将巨乳一期缩小同时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
作者:赵辉;张景华;张松林;郭万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测定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 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二者对疾病发展、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4例经血脂4项测定符合高脂血症的病例设为观察组,70例血脂正常,无主要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行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并将二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脂血症与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测定高脂血症患者SOD活性和MDA含量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和监测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急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40%,病死率高达90%[1-5],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手术在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125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62例及传统额颞开瓣治疗63例,临床观察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具有明显优越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壮志;孙晓辉;孙学东;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胎头吸引术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可达到缩短产程,挽救母婴生命的作用. 反之将伤及母婴.本组3例使用胎头吸引术失败后,改行剖宫产术.致2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太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病历报告患儿,男,13岁,以进行性四肢无力4年,加重1年为主诉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初仅表现为行走时间长时乏力,渐出现行走距离缩短,行走时无骨关节及肌肉疼痛.一年来四肢无力加重,行走时呈鸭步样步态,伴踝关节进行性肿痛;无发热、皮疹、肌痛,腰骶部疼痛,肢体麻木,无进行性智力倒退.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病病史.查体:血压100/65mmhg,体重25kg,精神反应尚好,消瘦貌,行走时呈鸭步样步态,全身骨骼肌呈弥漫性萎缩,可见肌束颤动,皮肤无异常改变,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脊柱活动范围正常,无压痛及扣击痛,髋关节外展及外旋活动受限,无明显压痛,双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大小关节无肿痛,活动无异常,四肢肌力基本正常,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跟腱反射活跃,双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右巴氏征可疑,双掌颌反射阳性,颅神经征阴性,小脑征阴性,痛温觉正常,关节位置觉及音叉振动觉正常.
作者:何长生;刘荣莲;姬华;高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女性心肌梗死(MI)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国外一些文献报道其原因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大、多伴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左心室功能容易受损等有关.本文旨在对老年女性MI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加深对女性MI特点的认识,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宗立庚;胡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十二指肠溃疡(D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应用荆花胃康胶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与兰索拉唑(汕头经济特区滨制药厂生产)合用治疗DU,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和力;石丽霞;陈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 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近年来此项技术的开展逐年增加.此类手术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吻合血管期间会造成心脏缺血,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 Ⅰ)及白介素6(IL-6)等反映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探讨异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
作者:张明香;刘尚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EB病毒(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研究认为它与某些肿瘤发生有关[1],在胃癌中EBV感染可见于普通组织类型.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恶性表型,它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改变过程,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多种蛋白水解酶介导的细胞外基质基底膜的降解,是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关键步骤.许多研究提示,肿瘤侵袭转移的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MMPs的能力密切相关[2],MMPs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癌转移研究的热点.
作者:章广玲;刘志勇;张雪怡;周天戟;李宏杰;朱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隐匿性骨折也称微骨折或骨挫伤,是一类由于机械暴力作用于骨骼而导致骨小梁断裂和并发的骨内出血或水肿.X线平片及CT检查多无阳性发现.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医生对于隐匿性骨折的准确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对35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韩德昌;冯云波;李香春;王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5月,在B超及宫腔镜引导下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射频治疗子宫疾患216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红;王进胜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