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首次CT阴性迟发性颅内改变264例诊治分析

周明其

关键词:颅脑损伤, 急救, 计算机体层成像
摘要:目的掌握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改变的规律、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合理救治措施.方法对1996年8月-2005年2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首次CT阴性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改变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救治存活238例(90.15%),死亡26例(9.85%).结论对颅脑损伤后患者的密切观察是发现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改变的关键;动态的头颅CT复查是发现颅内迟发性改变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救治此类患者的保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汁酸和醛缩酶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近几年,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晚期PLC的首选方法之一[1],对肝癌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采取本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和安全的姑息性方法,它能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和醛缩酶(aldolase,ALD)是反映肝脏损伤的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本文旨在探讨TBA和ALD检测对PLC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从而为临床评价治疗PLC疗效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国庆;王景萍;杨占军;马红霞;吕晓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4例临床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很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而且还没有哪一种方法或药物可以明显有效地适用于所有的患者[1,2].故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我院1998年3月-2004年10月选取泌尿外科门诊慢性前列腺患者36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取得了较高的有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勤;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与骨坏死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为SARS.2003年10月10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提出了三种SARS后遗症: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其中,骨坏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为严重.SARS患者使用激素后停药1个月左右可在MRI(核磁共振)发现明显的股骨头坏死征象,而且发病人数逐渐增加,3~6个月为发病高峰.SARS并发的股骨头坏死具有发病率较高,发病快,MRI和血脂指标变化明显等发病特点[2].

    作者:王晓岩;桑华;许惠敏;岳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近年来随着交通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移位大、复位困难、治疗难度较大,常发生一些手术并发症[1-3].现将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齐国柱;薄连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在冠心病病死率已经下降的发达国家,CHF的病死率仍不断上升.我国近50家医院统计表明,CHF占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20%,占病死率40%以上.

    作者:刘桂芹;劳金龙;邱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镇静止痛治疗217例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由于各医院的客观条件和患者的主观原因共同影响,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只能采取普通内科的治疗方法,急性期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中镇静止痛治疗不是治疗主要手段,但对患者的治疗转归或预后有着很大影响.现将我院1994-1995年217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镇静止痛治疗与疗效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黄梓就;黄朝;罗紫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

    流行性出血热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秋季节多为发病高峰期,而非典型病例容易误诊,我院曾误诊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暴发性心肌炎1例误诊分析

    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多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因病毒学检测或心内膜活检术阳性率低,且在基层医院尚难开展,目前仍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在排除其他原因心肌疾病后进行诊断.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情采取中西药综合治疗[1].

    作者:吕庆连;余国忠;陈洪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重度氰化物中毒继发尿崩症1例

    近期,我院收治了急性重度氰化物中毒后继发垂体性尿崩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巧玲;贺今;彭延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大脑后动脉脑梗死(PCAI)较前循环梗死少见.由于其解剖学、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临床特点和病因学研究没有其他区域梗死研究广泛.我院1995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经CT诊断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78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赵健;阴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血管畸形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及影像学表现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头痛、头昏半月伴发热于2004年6月17日入院.患者半月前于晨起活动中感左侧头部不适,初为跳痛,继而加重,为钻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视觉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有高血压史3年,血压高达160/100mmHg,服药控制尚可.患者1年前曾在活动中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麻木,约20min症状缓解,遗留有左侧肢体麻木.

    作者:张小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肿瘤性急腹症32例误诊分析

    急腹症在普通外科临床中常见,其病因众多,预后各异,且常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并给予手术治疗,因此做好及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外科医生处理好急腹症的前提.我院普通外科1993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急腹症800余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32例由肿瘤引起,因未充分考虑到肿瘤为主要病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影响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81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2月-20璋年10月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81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煤工尘肺并发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并发老年性高血压是CWP患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是CWP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了解CWP并发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为CWP患者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改善CWP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实际意义,我们对2001-2004年收治的219例CWP并发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晓鹏;霍燃;蔡淑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淋菌性盆腔炎误诊原因分析

    据近年文献报道,淋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就给临床医生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如淋病误诊为阑尾炎或淋菌性盆腔炎误诊为阑尾炎性腹膜炎.本文对女性淋病或淋菌性盆腔炎的病理过程、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防治等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井野;何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62岁,因突发性腹痛1d于2004年9月26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6℃,R 26次/min,P 110次/min,BP 90/60mmHg,腹平坦,全腹有肌抵抗,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辅助检查:白细胞15.3×109/L,中性粒细胞0.85,X线立位腹平片见小肠扩张胀气,小肠梗阻.腹部穿刺可见少量粘稠的脓液,镜下大量脓球.入院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穿孔.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全部小肠,升结肠、右1/3横结肠变黑坏死.术中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准备行坏死肠管切除,横结肠与十二指肠吻合术,术中向家属交代病情后,拒绝手术,患者自动出院,第二天死于家中.

    作者:陈耀堂;张国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布比卡因与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临床可明显降低疼痛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但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应用较晚.2003年5月-2004年12月我们用布比卡因与芬太尼背景输注加PCA,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文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儿脐带绕颈137例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来我院进行彩超检查的孕妇137例的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二维超声发现41例脐带绕颈,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37例孕妇有72例脐带绕颈,且脐动脉RI(阻力指数)及S/D(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比二维超声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慧青;路丽珠;尚晓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格拉司琼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妇科手术中排肠、牵拉子宫时,由于刺激迷走神经,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引起患者的不安和痛苦.严重者引发的呼吸、心律失常和低血压,会给老年、体弱及并发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带来致命的影响.格拉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外周和中枢5HT3受体拮抗剂,对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将格拉司琼用于妇科手术中,观察其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