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骨折手术治疗35例分析

朱延明

关键词: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摘要:随着对跟骨折病理解剖的进一步认识以及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跟骨折的治疗特别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1].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跟骨折患者63例,根据X线、CT等影像学资料所示骨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局部的软组织状况,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撬拨复位钢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治疗,其中3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途及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阿司匹林不仅可以解热镇痛,还可用于防治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栓塞性疾病、老年痴呆和肠道肿瘤等[1].同时从临床应用中发现该药能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胡安新;路清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塑化治疗老年性下前牙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下前牙由于长年磨损脱钙,神经不敏感,比较容易患慢性根尖周炎,并常在患侧形成脓肿或瘘管,在口腔科比较常见.以往多采用根充方法治疗,但由于老年人下前牙根管比较细小,易使治疗失败.我们2004年6-12月采取无色塑化液治疗老年人下前牙35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李九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医护人员鼻、咽、手菌群状况与同期医院感染的关系

    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鼻、咽、手是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较多的器官,患者不断地从呼吸道和皮肤中排出微生物进入空气中,使空气中细菌数量不断增加,医患之间的频繁接触,易造成医源性感染.我们通过调查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鼻、咽、手带菌情况,分析与医源性感染的关系,从而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其带菌率,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我们于2002年1-4季度对我院内、外、妇、儿、ICU和五官科6个病区的医护人员在一年中做了4个月的随机取样,并调查了同期医院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瑛;王正;贾静;段志玲;王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血管畸形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及影像学表现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头痛、头昏半月伴发热于2004年6月17日入院.患者半月前于晨起活动中感左侧头部不适,初为跳痛,继而加重,为钻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视觉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有高血压史3年,血压高达160/100mmHg,服药控制尚可.患者1年前曾在活动中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麻木,约20min症状缓解,遗留有左侧肢体麻木.

    作者:张小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镇静止痛治疗217例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由于各医院的客观条件和患者的主观原因共同影响,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只能采取普通内科的治疗方法,急性期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中镇静止痛治疗不是治疗主要手段,但对患者的治疗转归或预后有着很大影响.现将我院1994-1995年217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镇静止痛治疗与疗效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黄梓就;黄朝;罗紫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赵健;阴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50例老年人猝死原因分析

    老年人猝死尚无准确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无创伤或无自我伤害,而未预想到的突然死亡为猝死,WHO规定发病<6h死亡者,但有的学者则主张发病<24h死亡者统称为猝死.我们按WHO标准收集了2003-2004年50例老年猝死病例,对其猝死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求了解老年人猝死原因及相关因素,从而获得一些预防措施,增进老年人健康和寿命.

    作者:葛庆峰;王瑞刚;程爱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孕妇女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不孕妇女不育原因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8例不孕患者,常规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结果248例患者支原体感染125例、衣原体感染70例,二者同时感染12例.结论对不孕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均应常规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作者:吴春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硫普罗宁对肝癌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商品名凯西莱)对肝癌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后,观察二组肝功能变化和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二组的肝功能的变化和白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对肝癌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唐承富;潘长春;王玉博;胡伟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胆囊穿孔的临床意义

    胆囊穿孔是急性胆囊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因此,早期迅速明确诊断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为探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我们对我院2003年3月-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胆囊穿孔患者临床及超声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凯;彭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24例临床分析

    随着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抢救治疗呼吸衰竭,已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我科应用纤支镜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行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L),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大勇;刘祥怀;何玉峰;杨增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单味大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患者的常见病,也称粉刺疮、青春痘.2003年6月-2004年5月,我们应用单味大黄制成合剂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立新;熊芬霞;李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81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2月-20璋年10月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81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尿道双极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远期疗效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双极汽化术(TUB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BP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TUBVP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比较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RV)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TUBVP组与开放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术前分别为IPSS(26.1±7.6)和(26.7±5.9)分,QOL(4.2±3 4)和(4.5±0.8)分,Qmax(7.6±5.7)和(7.4±4 5)ml/s,PRV((75±43)和(78±48)ml,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别为IPSS(6.6±4.6)和(5.5±8.8)分,QOL(1.3±0.5)和(1.8±0.6)分,Qmax(20.0±10.2)和(19.5±9.3)ml/s.PRV(42±24)和(35±28)ml.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BVP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郭晓日;郑少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层螺旋CT颈部增强佳注射扫描方案的研究

    颈部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CT增强扫描对判断病变性质有很大帮助,并能较好显示颈部血管、解剖层次[1],指导疾病的治疗;因此颈部CT一般要作增强扫描[2],而增强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和对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观察,对比剂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还能够大限度的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窦新民;张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再发脑出血20例临床分析

    为研究再发性脑出血的特点,做好二次中风的预防和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20例再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江;狄树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大脑后动脉脑梗死(PCAI)较前循环梗死少见.由于其解剖学、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临床特点和病因学研究没有其他区域梗死研究广泛.我院1995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经CT诊断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78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在冠心病病死率已经下降的发达国家,CHF的病死率仍不断上升.我国近50家医院统计表明,CHF占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20%,占病死率40%以上.

    作者:刘桂芹;劳金龙;邱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跟骨折手术治疗35例分析

    随着对跟骨折病理解剖的进一步认识以及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跟骨折的治疗特别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1].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跟骨折患者63例,根据X线、CT等影像学资料所示骨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局部的软组织状况,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撬拨复位钢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治疗,其中3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延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水突穴注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合一的临床应用

    自古中医针灸即有针刺水突穴,以疏通经气,开咽利喉,治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的记载,但因水突穴位于咽喉之要道,操作难度大,未被广泛应用.

    作者:韦立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