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138例临床分析

陆丽红;杨培学

关键词:双目间接检眼镜, 巩膜扣带术, 视网膜脱离
摘要:尽管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拓宽了治疗手段,但巩膜扣带术仍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使巩膜扣带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降低.我院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对138例(13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巩膜扣带术,较以往直接检眼镜下手术时间缩短,疗效提高,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布及耐药的新动向为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选药依据.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5年8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11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2003,2004,200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3%,5.2%,8.3%,呈逐年上升;时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1.4%,15.2%,1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28.3%,25.6%,39.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6.5%,39.3%,42.3%;对其他抗茵药物耐药率均在4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和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以降低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爱英;刘丽娜;郑永强;李晓军;崔松;丰兆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卒中舞蹈症2例

    脑卒中舞蹈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绪美;殷锡香;刘镜;陈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阴茎硬度试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阳萎的研究

    我们对82例阳萎患者行药物激发性阴茎硬度试验,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二者在阳萎诊断中的价值及相互关系,现将其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忠;李剑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上肢骨折手术桡神经损伤5例临床分析

    上肢骨折手术治疗出现桡神经损伤,文献常有报道.1997-2004年我们收治5例,现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就其损伤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儿童氟乙酰胺急性中毒23例分析

    氟乙酰胺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一种毒鼠药,但是在生活中常有因误服而发生急性中毒的病例,尤以小儿多见,现将我院儿科1997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珍;陈师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诊断心肌存活的价值

    随着血运重建方法(血管再通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区别坏死心肌与可抢救的存活心肌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心肌存活的检测也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2002年6月-2004年4月采用硝酸甘油静滴介入进行核素心肌显像的方法,评价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检测价值.

    作者:陈燕;肖古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逆顺序清创行断指再植术124指

    目的介绍逆顺序清创再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观察组清创先从指骨开始,从内往外到皮肤.按照解剖层次清创指骨、骨膜、肌腱、滑车或腱周组织、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直至皮肤.以下步骤同常规再植.对照组断指按照常规方法清创再植.结果观察组87例124指,全部成活,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例1次.术后功能优22指,良77指,中20指,差5指.对照组:56例73指,成活73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例21次.术后功能优5指,良40指,中12指,差6指.观察组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功能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术式相对于顺序清创的主要优点有:手术野暴露充分,容易寻找和游离血管;减少对血管神经等的手术性创伤,从而有效预防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在清创和修复上更符合外科的微创原则,从而有利于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郑有卯;王增涛;吴立志;宋树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80例疗效观察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g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因其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1],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淑艳;何素玉;王海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48例(56侧)均采用桡骨远端掌侧入路,斜T形纯钛金属板钉(包括LCP)内固定,其中4侧加用了1~2枚克氏针内固定,8侧植入人工骨,10侧注射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第一天即进行指间关节活动,第二天开始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46例(53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X线复查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参照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优33侧,良17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达94.3%.结论桡骨远端掌侧入路,斜T形纯钛板钉(包括LCP)内固定,骨折端注入磷酸三钙骨水泥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一种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刚;章晓路;蒙剑德;张耀光;周敏;刘一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作者索引(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价值分析

    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及诊断技术的提高,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就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声像图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崔婧芳;王京美;周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研究

    目的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增高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65例老年性脑梗死血清Lp(a)含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Lp(a)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文贞;郑俊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尿胰蛋白酶原-2和血、尿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

    由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积极治疗有益于预后,因此及时诊断十分重要,可是在急诊条件下临床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的,为能够早期诊断,检测急腹症患者的血清P-AMY的活性是常用的实验室方法,但是由于检测P-AMY实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尽人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近年来对尿胰蛋白酶原-2研究较多,胰蛋白酶原-2被称为急性胰腺炎标志物[1].我们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尿胰蛋白酶原-2,同时将此试纸测试结果与血、尿淀粉酶检测进行比较,发现急性胰腺炎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血、尿淀粉酶,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作者:刘征宇;姜建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哈力多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观察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的改变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疾病.病情长,复发率高且难以治愈,是精神科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社区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模式,多以药物控制为主,部分入院采用封闭式治疗,大多数分散在社区治疗.目前,有多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市,但疗效与传统药物基本相当,只是副作用稍轻.鉴于此,本协作组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社区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笃;李斌;孙立娟;卢剑涛;李冬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贲门癌46例临床分析

    由于贲门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贲门癌治疗多属于中晚期,治愈率很低,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1990-2003年手术治疗贲门癌543例,其中T4期贲门癌76例,联合脏器切除46例,现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解记臣;王章恩;孙留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4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uri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临床指导价值.现将我院2004年度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康明;胡敏;陈昆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陈旧性宫外孕22例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陈旧性宫外孕96例,误诊病例22例,占22.91%,年龄22~38岁,孕1次5例,2次5例,3次8例,4次3例,5次1例.

    作者:蒋凤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体检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甲胎蛋白水平

    目前,医学界已公认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PHC)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对体检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27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了AFP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浩;栾琳;迟小伟;黄晓辉;赵玲玲;薛玉玮;谢红;解翠荣;王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文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