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3月对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王义钢;林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辨面积10cm×8cm~20cm×12cm不等,供区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均显臃肿,6例行二期修整,无溃疡发生.8例均获得保护性感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甘求恩;潘文泽;邹书文;郑敏华;陈卫民;宋长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已研究甚多,近年来,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及共同土壤学说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e resistance,IR)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众多危险因素的共同基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脑梗死的发生.此外,随着炎症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认识,目前研究提示,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和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互为因果、互相加强,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为我们防治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闫冰;臧贺川;李世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伴有心律失常也极为普遍,了解高血压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对指导临床合理正确的治疗极有帮助,我们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以及临床资料作了比较性研究,对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志坚;何巧平;钱喆;黄敏;邓学东;郭建峰;顾军;方彩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3年5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微创颅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OH)2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君东;朱卫东;赵良彬;王浩;刘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为严重.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占25%左右,在慢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占80%~90%[1],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
作者:梁根秀;左定祥;丁晓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前,医学界已公认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PHC)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对体检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27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了AFP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浩;栾琳;迟小伟;黄晓辉;赵玲玲;薛玉玮;谢红;解翠荣;王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的改变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疾病.病情长,复发率高且难以治愈,是精神科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社区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模式,多以药物控制为主,部分入院采用封闭式治疗,大多数分散在社区治疗.目前,有多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市,但疗效与传统药物基本相当,只是副作用稍轻.鉴于此,本协作组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社区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笃;李斌;孙立娟;卢剑涛;李冬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交通伤患者1 044例.由于交通肇事后伤者来势急、病情重,在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由现场救护到医院急诊室至手术治疗,各科相关人员需要密切的协调配合,以求取得大限度的抢救效果.在此过程中,护理工作与现场救护、急诊室、手术的配合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琪;郑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血运重建方法(血管再通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区别坏死心肌与可抢救的存活心肌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心肌存活的检测也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2002年6月-2004年4月采用硝酸甘油静滴介入进行核素心肌显像的方法,评价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检测价值.
作者:陈燕;肖古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脐尿管来源的先天性畸形以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脐尿管窦相对多见,而脐尿管畸形所致膀胱憩室、后天性病变继发恶变较为少见.本文对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16例脐尿管来源性病变进行临床体征、超声表现、病理结果综合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九军;刘玉;王敏;李金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和体征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多就诊于内科,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病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其检查方法首选CT.CT是简单、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能直接显示血肿的部位、范围、形态和大小,弥补了以往检查方法的不足.本文收集我院2000-2004年23例经CT检查及手术证实的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如下.
作者:侯钦玲;柳南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及诊断技术的提高,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就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声像图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崔婧芳;王京美;周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当的麻醉方法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CEA是采用全麻麻醉还是颈丛麻醉,尚有争论.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院应用颈丛阻滞麻醉行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寒莉;孙德海;乔天柱;翟金林;林万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对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则是公认的启动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现就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张金风;张春青;张宇;石惠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不明,病程较长,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治疗困难且易复发.我们应用CIF-1型超声治疗仪治疗外阴白色病变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雅玲;刘秀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韦氏环,包括口咽、舌根、扁桃体、鼻咽等部位,其粘膜和粘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韦氏环淋巴瘤(NHL)约占结外NHL的1/3[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常见的病理类型,韦氏环NHL以中度恶性常见.单纯放疗能治愈大多数低度恶性Ⅰ、Ⅱ期韦氏环NHL患者,而中、高度恶性患者则易局部复发,远地转移[2].综合治疗对早期韦氏环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我院1993年6月-2000年6月入院的韦氏环NHL Ⅰ、Ⅱ期患者56例,现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的优劣.
作者:杨俊泉;王翠兰;王晓红;熊伟;李义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g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因其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1],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淑艳;何素玉;王海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CT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监测的普及,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检出率逐渐增加.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 496例,其中并发大面积脑梗死35例(3.2%),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民;宣改丽;王翠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