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辉;涂序珉;张文众;甄荣;张志兴
目的 提高NaI(Tl)γ能谱的测量精度,拓展其应用范围.方法 针对NaI(Tl)γ能谱的谱型特征,利用权重小二乘法进行解谱.结果 介绍了低本底Nal(Tl)γ能谱仪的常用解谱方法,着重介绍了权重小二乘法(WLSQ)的原理和算法,并在Matflab平台下编程.结论 同一样品谱利用WLSQ求解的结果与HPGe谱仪测量的结果的偏差小于10%.
作者:於国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方法 按照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要求,对2008年632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计数(P
作者:葛琴娟;吴霄;许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科如何贯彻和落实辐射防护三原则.方法 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三原则联系起来.结果 贯彻和落实辐射防护三原则是预防科的责任.结论 限制照射剂量、预防事故和减轻事故后果,预防科责无旁贷.
作者:徐韬;于晓松;范晨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掌握心血管病介入手术中所致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及危害,分析辐射防护的重要性.方法 利用热释光剂量法对实际手术过程中医生、病人、护士进行剂量监测,并将防护前后的剂量作比较对照.结果 介入手术中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水平较高,不同种类的介人手术辐射剂量有很大差异,有效屏蔽可降低受照剂量80%以上.结论 在注重达到诊疗目的 的同时在介人手术中必须做到辐射防护的优化.
作者:庞新新;王建军;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损伤,提高健康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市2007年346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放射有关的异常体征高达44.8%,WBC、BPC、染色体和晶状体异常率分别为5.2%、7.2%、17.3%和15.0%,其发生率与放射工龄和城乡差别有关.结论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健康状况低下,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作者:王国栋;王晓斌;刘仁祜;张东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CT图像体积的误差和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减小误差、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提高疗效.方法 用不同的条件对自制模体进行CT扫描,所得数据输入TP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大、中、小模拟瘤体CT图像体积分别与其实际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的条件TPS计算出的重建CT图像体积不一样.结论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
作者:曾自力;刘兵;王勇兵;林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烟厂易地技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评估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烟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微波辐射、电离辐射(β、γ射线)及工频电场,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屈蒙;康志东;刘红英;张晓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放射必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RTOG将其分为4级.
作者:夏耀雄;杨梅;李文辉;卢玉波;李康明;夏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徐文珊;陈英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铁路货物安检系统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安检系统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人员受照剂量在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管理目标值以下.结论 正当使用该安检系统,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张钦富;刘成;田崇彬;时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疗照射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进期的儿童的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得的婴儿对X射线照射更加敏感,潜在危险更大.
作者:张培华;孙竞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气层核试验致中国公众辐射剂量时间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我国卫生系统1962-1987年间我国90Sr逐年沉积密度的实测数据及UNSCEAR 2000 年报告中的90Sr沉降量数据和其他核素沉积密度的估算方法,采用UNSCEAR 2000 中新的剂量估算模式和参数完成公众辐射剂量的估算.结果 1959年和1963年我国公众所受剂量大,分别为0.203mSv/a和0.202mSv/a;1963年之后,公众受照剂量逐渐减少,在1971年前后又出现不太明显的小峰.结论 大气层核试验致中国公众辐射剂量的时间分布与UNSCEAR 2000报告中全球剂量变化基本一致.
作者:赵力;徐翠华;任天山;苏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俄罗斯海军核废料的产生,处理措施及面临的问题.方法 介绍俄罗斯海军的历史沿革,退役核军事装备的分布及现状.结果 190多艘陈旧核潜艇的退役,大量的核废料等待处理.俄罗斯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专用处理设备.但仍然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结论 对于核废料的处理,俄罗斯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借鉴.
作者:李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开发研制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以便对田湾核电站厂址外围环境进行长期、有效的连续监测,存储数据并定期提供相关报告.方法 按照固定监测、巡视周围实际环境状况等设计要求,选择高压电离室作为探头.结果 研制并建立了固定监测哨、巡测车、数据传输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和控制中心等模块,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和运行的完整配套的连续监测系统.结论 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承担监测任务,前期监测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正式运行后,未对环境造成可察觉的影响.
作者:王凤英;朱晓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核应急中使用稳定碘预防的安全性.方法 结合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波兰服用KI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分析了过量摄人稳定碘的不良反应、服用稳定碘的人群危险估计和对服用稳定碘的必要限制.结论 短期使用稳定碘作为甲状腺阻滞剂足安全的,预计不良反应的危险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在制定核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针对稳定碘预防不良反应的必要预防措施.
作者:刘长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空气中存在着各类气溶胶粒子,包括有天然和伴随着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它们的浓度和粒径分布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其对健康和环境影响是近几年有待深入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作者:拓飞;徐翠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保证放射治疗质量.方法 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广西区内的14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和31台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 该次检测结果表明广西有部分放疗设备存在性能状态不佳的问题,加速器的性能合格率优于60Co远距离γ射线治疗机.输出量的对比优于2003年广西放射治疗机数量的质量核查结果.结论 必须加强对放射治疗工作的监督检测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健全和完善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患者的利益.
作者:张会敏;陈掌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医疗行业中临床核医学设备的配备及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方法、表格和要求,对辖区内的所有开展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2005年,苏州市开展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单位10家,共有核医学设备22台,调查年份的临床核医学诊断利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苏州市的临床核医学设备配置处于较高的水平,核医学设备的利用情况呈区域性分布,应合理调整.
作者:张殷;涂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贫铀由于其辐射和化学毒性被用于贫铀开器(包括贫铀弹和含贫铀的脏弹等)的制造,已被应用于中东战争,也疲防范使用于核恐怖活动.
作者:高艳辉;诸洪达;樊体强;杨珊珊;武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方法 检测大鼠在35GHz高功率毫米波短时间(小于50s)局部辐照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三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ST、CK、LDH 指标随辐照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时间的局部辐射高功率毫米波可能引起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受损;AST,CK,LDH可作为研究毫米波生物效应的重要生化指标;辐照后1h 测量生化指标与辐照剂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时间段为生化指标的测量佳时间.
作者:陈超;李芬;张杰;谢涛嵘;陈树德;乔登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