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铁路集装箱安检系统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张钦富;刘成;田崇彬;时峰

关键词:安全检查,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放射防护
摘要:目的 对某铁路货物安检系统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安检系统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人员受照剂量在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管理目标值以下.结论 正当使用该安检系统,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快中子与60Co-γ射线诱发人淋巴细胞生物效应研究

    目的 18MeV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建立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中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都为O.2Gy/min,吸收剂量为0.5~3.O Gy.记录染色体型畸变和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分别对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微核做曲线拟合,并计算中子的RBE.结果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淋巴细胞微核,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RBE值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0.5~3.O Gy 范围内,诱发染色体(双+环)的RBE值是3.59~1.77;诱发微核的RBE值是2.91-1.24.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微核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都符合线性平方模型.中子与60Coγ射线相比较,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作者:杜杰;陈英;闫学昆;方军;张学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烟厂易地技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评估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烟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微波辐射、电离辐射(β、γ射线)及工频电场,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屈蒙;康志东;刘红英;张晓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情况,为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现场检测和热释光法测定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以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和全身剂量当量远大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01).结论 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优化.

    作者:楚彩芳;张钦富;赵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控制

    目的 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方法 按照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要求,对2008年632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计数(P

    作者:葛琴娟;吴霄;许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重视医用X射线检查中儿童的放射防护

    医疗照射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进期的儿童的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得的婴儿对X射线照射更加敏感,潜在危险更大.

    作者:张培华;孙竞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贫铀的危害及其测定

    贫铀由于其辐射和化学毒性被用于贫铀开器(包括贫铀弹和含贫铀的脏弹等)的制造,已被应用于中东战争,也疲防范使用于核恐怖活动.

    作者:高艳辉;诸洪达;樊体强;杨珊珊;武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例职业放射性肿瘤调查诊断报告

    目的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通过一职业放射性肿瘤的实例,依据其职业工作特点、临床症状,尤其是受到的职业照射剂量.结果 其21年累积受照剂量估算约在1.2Sv,红骨髓吸收剂量约为0.91Gy,按病因概率分析PC值为66.2%,可以诊断放射性肿瘤.结论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及自身防护意识,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作者:吕秀芳;徐莉华;张聚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人血淋巴细胞DNA辐射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

    目的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和分析不同剂量辐射照射后1d和22d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特征性变化.方法 C57BL/6j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辐射损伤模型组.采用60COγ射线照射诱导辐射损伤模型.吸收剂量分别为1.0、2.0、4.0、和8.0Gy.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和分析照射损伤后1d和22d淋巴细胞DNA损伤变化.结果 ①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可观察辐到射损伤后1d和22d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特征性改变.其中彗星头DNA,尾DNA,彗星长度,头长度,尾长度,尾/头长比值,彗星尾距,Oliv尾距等指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在照射后22d所检测的上述特征性改变较照射后1d更为显著.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SCGE将有可能作为辐射损伤后DNA损伤的一种新的辐射生物剂量量计.

    作者:郑辉;涂序珉;张文众;甄荣;张志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放射性直肠炎一般概况及防治

    放射必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RTOG将其分为4级.

    作者:夏耀雄;杨梅;李文辉;卢玉波;李康明;夏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肺部常用放射学检查的X射线照射剂量比较

    随着医院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的放射学检查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为了更合理的应用放射学检查,大限度减少X射线对小儿损害,笔者对小儿肺部透视、摄片及CT检查的X射线照射剂量进行比较,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林峰;刘彬;乔璞;黄红;彭刚坚;王锡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骨盆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骨盆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7例骨盆外伤患者在常规剂量(200mA)CT扫描后,在其他扫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低剂量(100mA和50mA)进行CT扫描3-5层,分析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①低剂量(100mA和50mA)的CTDIvol值为常规剂量(200mA)的50%和25%.②图像质量评价结果200mA与100mA的可诊断图像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足诊断要求;50mA可诊断图像t检验,P<0.01,提示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骨盆外伤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也能够得到与传统CT扫描相同的图像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理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天津市心血管病介入手术辐射防护优化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心血管病介入手术中所致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及危害,分析辐射防护的重要性.方法 利用热释光剂量法对实际手术过程中医生、病人、护士进行剂量监测,并将防护前后的剂量作比较对照.结果 介入手术中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水平较高,不同种类的介人手术辐射剂量有很大差异,有效屏蔽可降低受照剂量80%以上.结论 在注重达到诊疗目的 的同时在介人手术中必须做到辐射防护的优化.

    作者:庞新新;王建军;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电厂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防护检测

    目的 了解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外照射辐射水平,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方法 对装置周围进行布点检测,加强质控措施.结果 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外照射辐射水平不高.结论 应加强操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作者:陈群;杨小勇;徐小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0家医院X射线影像诊断受检者防护专项整治报告

    目的 在介入、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方法 在对40家医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未按规定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结果 限期整改后过半虽已配备了受检者防护用品,但使用率很低,给予行政处罚后情况才有了明显的改观.结论 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但仍需长期多措并举.

    作者:王显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两次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中心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测量误差.方法 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所组织的盲样考核.结果 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参加肓样考核比对,各评定值与约定值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作者:胡新梅;路建超;赵丽;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NaI(Tl)γ能谱谱线分析技术的研究

    目的 提高NaI(Tl)γ能谱的测量精度,拓展其应用范围.方法 针对NaI(Tl)γ能谱的谱型特征,利用权重小二乘法进行解谱.结果 介绍了低本底Nal(Tl)γ能谱仪的常用解谱方法,着重介绍了权重小二乘法(WLSQ)的原理和算法,并在Matflab平台下编程.结论 同一样品谱利用WLSQ求解的结果与HPGe谱仪测量的结果的偏差小于10%.

    作者:於国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方法 检测大鼠在35GHz高功率毫米波短时间(小于50s)局部辐照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三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ST、CK、LDH 指标随辐照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时间的局部辐射高功率毫米波可能引起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受损;AST,CK,LDH可作为研究毫米波生物效应的重要生化指标;辐照后1h 测量生化指标与辐照剂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时间段为生化指标的测量佳时间.

    作者:陈超;李芬;张杰;谢涛嵘;陈树德;乔登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铁路集装箱安检系统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目的 对某铁路货物安检系统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安检系统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人员受照剂量在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管理目标值以下.结论 正当使用该安检系统,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张钦富;刘成;田崇彬;时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吡咯喹啉醌对γ辐射小鼠防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吡咯喹啉醌(PQQ)对γ辐射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四组,即未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前给药组、照射后给药组.给药组小鼠口服PQQ剂量按体重计每天2mg/kg,连续给药7天.采用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5Gy.于照射后第8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制备肝匀浆,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测定.制作肝HE染色切片.结果 照射后小鼠血清及肝脏中SOD、T-AOC显著下降(P

    作者:邱秀芹;吴士良;刘春亮;徐岚;赵俊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南京市郊区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南京市郊区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保障公众成员的身心健康.方法 根据电磁辐射监测规范的要求,以南京市三区两县中的27个主要乡镇中心为基点,根据乡镇实际地形在其各个方向上布设监测点位,测量距地面1.7m高的综合电场强度.结果 按<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中频率范围30~3000MHz电场强度为12V/m作为对照参考标准,87个监测点位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南京市郊区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在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值以内.

    作者:谢咏梅;庄振明;宋永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