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全;付万有;吕福润;黄振起;乔生飞;杨存虎
胫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治疗方法较多,应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折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我科2000年12月-2003年6月应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折患者9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灏;王奇才;王红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吲哚美辛(消炎痛)因具有较强而迅速的退热作用,基层医生常将其用为常规退热药.2000年6月-2003年6月,我院诊治16例发热患儿使用正常剂量消炎痛后出现虚脱和神经精神异常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荣;王振西;史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胫骨髁部为海绵状骨所构成,承受重力集中,又是外伤的常发部位,易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骨折常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可并发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易于造成不良后果,如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畸形和后期的创伤性膝关节炎.不同类型的胫骨髁骨折治疗方案不同,我院1998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胫骨髁骨折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景全;付万有;吕福润;黄振起;乔生飞;杨存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慢性结肠炎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糜,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而言.临床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重者可出现粘液或血便,但无里急后重.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并容易反复发作.1991年我们共治疗此类患者336例,全部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明;刘鑫;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了探讨直肠粘膜保护剂(太宁栓剂)在痔病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门诊痔病术后患者采用太宁栓剂进行局部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华;李二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很少一部分脑出血患者在首次出血恢复后可以复发,本文总结了我院收治的27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病因、发病率、临床经过及预后等进行探讨.
作者:于永敏;陈玉凤;陈廷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CT、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类型.交通事故常致弥漫性轴索损伤,入院时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高龄患者因其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CT示组织撕裂出血则确诊的把握性大.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出现颅高压危象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郭家杏;姚永平;张德辉;吴鹏;王多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胫腓骨折是骨科临床中较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方法很多,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2月采用克氏针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5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富军;胡广途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当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目标是长期生存,而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是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的主要措施,但是在化疗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个体产生耐药现象,导致治疗失败.我们运用四偶氮唑兰比色法(MTT)体外药敏试验并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GST-π,以探讨P-gp、GST-π的高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耐药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素珍;姬明丽;千智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西沙必利治疗早产儿胃潴留、腹胀、便秘,防止呕吐及胃食管反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兰;刘瑾;刘爱芹;周立文;张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空气消毒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对Ⅱ、Ⅲ类环境空气消毒多采用紫外线、臭氧和多种化学消毒剂喷洒或薰蒸,消毒效果理想.
作者:孙凤云;晁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FESS)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FESS手术84例,在严格规定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范围的情况下,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8.2%.其中麻痹性外斜视2例,眼眶血肿2例,原发性鼻出血2例,继发性鼻出血致休克1例.结论FES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都比较轻微,无严重并发症,这与手术切除局限,医生有较好的筛窦手术基础有关.
作者:汪绪元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进行CRP检测,并同时作正常观察对照.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出血时期血清CRP平均浓度为63.52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恢复时期的CR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CRP测定,对其诊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钊坤;朱万寿;李子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在我国的儿童免疫计划中,乙型脑炎(乙脑)、麻疹、腮腺炎都是重要的免疫制剂[1].为方便儿童注射,开发联合疫苗是儿童免疫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多种联合疫苗[2].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有将乙脑等疫苗逐步纳入联合疫苗的要求[3].我国研制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经过十多年、数亿人次的使用,证明安全有效[4].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和使用在我国亦很成熟.而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经过了十余年的使用,也证明安全有效.该三种疫苗工艺和生产用原料相似,免疫程序也相近,因此开发、研制麻疹、腮腺炎、乙脑三联疫苗有助于我国联合疫苗的发展.我们于2003年2-10月进行了该项三联疫苗的研究.
作者:吕文利;张波;袁国会;程晓毅;赵新华;田小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择期剖宫产由于术前禁食、麻醉因素的干扰及术中体液的转移等原因需补充一定容量的液体来进行调控,临床常用10%葡萄糖与醋酸林格液进行扩容.本文旨在比较在剖宫产术中输注10%葡萄糖液和醋酸林格液对产妇及胎儿血糖的影响.
作者:徐岭中;肖长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肺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可并发于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疾病,诊断错误导致的治疗不当是PE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提高PE的诊疗水平,我们对我院及协作医院1994年1月-2004年1月确诊的57例PE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宗春绕;曹培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大多数实体肿瘤来说,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局部淋巴结状况,因此,尽早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灶对肿瘤的临床分期以及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均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山红;王国磊;程金华;邵令方;许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是以眼球运动障碍、复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眼病,其发病突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我科1999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炜;陈一兵;王雪菁;翟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科1982-1993年共收治大肠癌356例,其中多原发性大肠癌1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许增伟;王简;谢振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占临床所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33%.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在确诊时尚未发现远处转移,但大多已不可能通过手术切除的病变类型[Ⅲa(N2)~Ⅲb期].放疗作为其标准治疗已沿用多年,其5年生存率仅5%~10%.目前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取代单纯放疗成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国外研究发现以吉西他滨(健择)加顺铂方案作为诱导治疗联合放疗是一种有效的、耐受性相对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总结综合治疗20例局部晚期NSCLC的结果,旨在分析其客观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化斌;陈天法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