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CT的改变

叶淑新;张放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千听觉诱发电位, 计算机体层成像, 新生儿
摘要: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听通路和大脑的影响,我们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38例住院HIE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CT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反应蛋白对终末期肾病的影响

    终末期肾病患者因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变化,促进了炎症状态急性时相反应,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释放因子,而炎症可能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媒介,而且终末期肾病贫血,营养不良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出现的低反应,均与C-反应蛋白(CRP)相关.CRP作为炎症反应产物,可用于评价炎症反应程度.CRP是心血管事件和外周动脉疾病反应强烈提示因子.所以说CRP水平升高与尿毒症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瑞华;解汝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三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后疗效观察

    注射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安苏萌)能够加速烧伤创面修复及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及病死率,同时可缩短二次供皮时间.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将安苏萌用于三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月;安泽武;陈治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早期局部治疗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的一种急性泪囊化脓性炎症,并发周围结缔组织的蜂窝组织炎,多为新生儿泪囊炎(先天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1].临床治疗急性泪囊炎多采用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热敷等,轻者可望消散.若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完全消退后,再做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但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由于特殊的发病年龄,特殊的致病因素,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往往不理想.我院2002年6月-2003年3月收治2例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患儿,我们采用局部泪道冲洗,必要时泪道探通术治疗,均获得极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雅馨;刘淑玲;李瑞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近年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在临床应用.我院2004年1-6月已成功的施行腹腔镜手术4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马新华;陈晓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抗酸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急性脑卒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0%~78.6%.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并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血尿原因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产生血尿的原因并探讨血尿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生血尿原因为多方面,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因素,如感染、缺血性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梗阻性尿路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结论糖尿病并发血尿并不一定存在糖尿病肾痛.

    作者:汪伟;张爱萍;陈家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本病多因前臂旋转用力不当劳损致使前臂伸腕肌起点处损伤,引起桡侧伸腕肌腱炎,祖国医学称为肘痛、肘劳,临床较为多见.我们用电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

    作者:刘庆明;刘鑫;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灌胃六味地黄汤、三补汤(山茱萸,山药,地黄)、一补一泻汤(山茱萸,丹皮)、山茱萸汤后,用建立的HPLC法测定吸收入血的马钱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梯形法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马钱素的吸收速度及程度.结果以Cmx/AUC、Tmax和t1/2ka为吸收速度指标,以一补一泻汤快,其次为三补汤及六味地黄汤,单味药山茱萸汤慢;以AUC及Cmax为吸收程度指标,单味药山茱萸汤吸收程度高,一补一泻汤低.结论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会影响马钱素药物动力学.

    作者: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张永祥;阮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抢救小儿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儿科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抢救小儿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中毒3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王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第二产程末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的安全、简单、高效的方法,我院选用第二产程末胎肩娩出后立即给予一次性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来预防产后出血,经80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友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柴胡汤中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单剂的实验研究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称简GC),是治疗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首选药物,但有些患者对GC不敏感,长期应用易产生抵抗作用.小柴胡汤能有效治疗NS[1],与GC联合能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副作用.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2-4].本文拟从调整GCR(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入手对小柴胡汤中4味单剂对GCR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许泼实;黑洁;孙长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是儿科的常见多发病,1995-2003年我们共收治了260余例该病患儿,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4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铅镉砷混合毒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属毒物对机体免疫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28名重金属中毒的矿工作为毒物组,另选择28名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尿铅、镉、砷含量,及血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毒物组血、尿铅、镉、砷含量较时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时照组比较,IgG下降了1.16倍,IgM下降了0.51倍,而IgA升高了0.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可能作为铅镉砷混合物中毒的灵敏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辉;王向日;周泽美;周少平;周勇;方云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鹤岗市洗浴业的卫生学调查

    鹤岗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是一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洗浴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但卫生状况却不容乐观.为此,鹤岗市卫生监督所对所辖24家公共洗浴场所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付艳秋;陈文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人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大肠癌由于其发病症状隐蔽、不典型,误诊率高,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115例,其中25例初诊为阑尾炎、肠梗阻、痔疮等疾病,并进行治疗,延误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岳爱民;谢振斌;王简;李加夫;宰守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球蛋白、131Ⅰ全身显像和X线胸片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临床价值

    肺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如不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5年病死率明显增高[1].目前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31Ⅰ全身显像(131Ⅰ- WBS)及X线胸片.1999-2002年我们对82例DTC疑有肺转移的患者分别行该三种方法检测,以评价其在诊断DTC肺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惠兰;马梦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补钾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周期性瘫痪(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伴有低血钾.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轻者仅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重者则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时意识清楚,无感觉障碍.现将我院1997年6月-2001年6月对42例以周期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甲亢的补钾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

    由于解剖因素和严重的外伤,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率较高,骨不连的治疗也比较困难.1993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栋;张卫伟;王书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致病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回顾分析我院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可秋萍;李建敏;孙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应用肿胀技术小切口治疗腋臭腋窝副乳

    受脂肪抽吸术的肿胀技术启发,1999-2004年2月,我科采用腋窝部注入膨胀液,使腋窝部肿胀后,行腋窝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35例及腋窝部副乳13例,术后切口瘢痕细小而隐蔽,无肩部活动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简玉洛;张俊峰;刘道功;侯江伟;王保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