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酸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赵桂荣

关键词:脑卒中, 应激性溃癌, 抗酸药
摘要:急性脑卒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0%~78.6%.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并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脑射频热凝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998-2001年我们对24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电脑射频热凝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63~78岁.平均70.4岁.病程9~67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三叉神经痛右侧18例,左侧6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1例,第二支6例,第三支8例,二+三支9例.在此次治疗前,均行药物和乙醇封闭无效.

    作者:张广超;董长峰;严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十八所中学学生食堂卫生学调查

    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学生中食源性疾病屡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们于2003年对辖区内18所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民;付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更具有其临床特殊性.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高龄患者越来越多.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8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31例,其中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有2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青春;王小冬;吴永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200例疗效分析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腰椎管、神经根通道、椎间孔任何形式的狭窄,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的压迫综合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除骨性压迫外,椎管壁周围软组织退变增生也是重要的发病原因[1].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和减压范围尚有争论,较多采用的广泛全椎板减压法疗效并不十分满意.我院1992-2002年,根据腰椎管狭窄的不同类型,采用4种手术方法,共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振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人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大肠癌由于其发病症状隐蔽、不典型,误诊率高,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115例,其中25例初诊为阑尾炎、肠梗阻、痔疮等疾病,并进行治疗,延误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岳爱民;谢振斌;王简;李加夫;宰守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近年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在临床应用.我院2004年1-6月已成功的施行腹腔镜手术4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马新华;陈晓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带组织蒂皮下浅筋膜瓣翻转移植防治股四头肌粘连

    退行性膝关节病为老年多发病,部分患者可并发慢性滑膜炎,严重时关节积液、肿胀、疼痛,常需施行膝关节整理术,但术后常出现股四头肌粘连,造成膝关节功能受限甚至障碍;股骨干骨折后引发的股四头肌粘连,甚至膝关节僵直,临床处理相当困难.1995年-2004年3月,我们对16例(17膝)采用膝关节外侧带组织蒂浅筋膜瓣翻转植入股四头肌腱与股骨干之间的方法防治粘连,术后经短期功能练习,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防治股四头肌(腱)粘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邸卫华;刘顺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剂量甘露醇、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生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且存活者多留有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永久性神经损害.目前HIE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我们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胞二磷胆碱治疗HIE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荣;王振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手术治疗肝外伤34例

    我院199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肝外伤患者176例,其中3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占19.3%,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陈剑;江友明;裴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球蛋白、131Ⅰ全身显像和X线胸片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临床价值

    肺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如不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5年病死率明显增高[1].目前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31Ⅰ全身显像(131Ⅰ- WBS)及X线胸片.1999-2002年我们对82例DTC疑有肺转移的患者分别行该三种方法检测,以评价其在诊断DTC肺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惠兰;马梦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头颈部血管肉瘤3例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或软组织,临床较罕见.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而发生于头颈部的仅占头颈肿瘤的0.1%.1983-2002年我们收治原发于头颈部的血管肉瘤3例,现着重描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加深临床对此肿瘤的认识.

    作者:齐晓薇;周乐源;吴玉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成骨不全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儿,男,2003年5月5日在我科因臀位行剖宫产娩出,足月.出生时Apgar评分为9分,1min后Apgar评分10分,体重3000g.患儿出生时双下肢内收,屈畸形,双小腿中段有明显的假关节活动,双下肢血运可.右侧阴囊肿大,内有一包块可回纳入腹腔.排除产伤,急请外科会诊.考虑先天性骨折,摄双下肢X线正侧位片(包括双侧股骨及胫腓骨).X线片示:双股骨中段及双胫腓骨中段示骨质透亮区,骨折端间隙较模糊,右股骨两断端向前成角约80°,骨折端有少量骨痂生长.摄双上肢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成骨不全综合征;双下肢多发性陈旧性骨折;右侧股腹沟斜疝.给予双下肢持续皮牵引,牵引质量为300g,1周后转外院治疗,未能随访.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化学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问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因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故临床应用经久不衰.但也因其易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肝、肾损害以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而导致临床医生使用NSAID时处以谨慎态度.为了解决NSAID的不良反应问题,在药学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相继研制出不同的化学结构而药理作用相似的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吡罗昔康等NSAID,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关节病以及急慢性疼痛、发热等,为解除患者病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抗风湿方面更具有独特之处.

    作者:王风秀;金仲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疗效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分析

    为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激素疗效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测定37例PN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杨林;裴华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淀粉酶、血糖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患者逐年增多,所以对AOPP的防治成了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血液淀粉酶(AMS)及血糖(blood sugar,B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与AOPP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AMS、BS及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AMS活性和BS及CRP水平进行了研究.

    作者:浦践一;李海涛;邱方;程爱斌;王瑞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迁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使得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年间我院采集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彩青;于永敏;张铁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

    由于解剖因素和严重的外伤,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率较高,骨不连的治疗也比较困难.1993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栋;张卫伟;王书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疾病,高血压为其致病因素已被公认[1].在我国,脑卒中是人群主要的病残和死亡原因.目前,国内对脑卒中患者血压动态变化报道尚少,本组旨在研究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为预防再卒中提供合理的治疗依据.

    作者:柳双存;刘志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应用肿胀技术小切口治疗腋臭腋窝副乳

    受脂肪抽吸术的肿胀技术启发,1999-2004年2月,我科采用腋窝部注入膨胀液,使腋窝部肿胀后,行腋窝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35例及腋窝部副乳13例,术后切口瘢痕细小而隐蔽,无肩部活动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简玉洛;张俊峰;刘道功;侯江伟;王保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内置米索前列醇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中吸宫前扩张宫口由于机械性刺激易导致宫颈组织损伤,能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我院1999年2月-2001年12月,应用米索前列醇协助扩张宫颈减少手术并发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叙述如下.

    作者:董杰;王敬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