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疗效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分析

张丽萍;杨林;裴华颖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激素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为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激素疗效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测定37例PN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38例治疗分析

    我院肛肠科1998年8月-2002年8月,共收治直肠癌38例,现将临床治疗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文;陈晓秋;刘继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是儿科的常见多发病,1995-2003年我们共收治了260余例该病患儿,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4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RF-Ⅱ与TSRH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价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脊髓损伤,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材和内固定技术的进步,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较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较容易,因此开展较广泛.但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可导致并发症发生或出现后遗症.1997年3月-2003年1月,我科收治6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RF-Ⅱ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选择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平;赵勉;刘光大;韩玉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电脑射频热凝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998-2001年我们对24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电脑射频热凝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63~78岁.平均70.4岁.病程9~67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三叉神经痛右侧18例,左侧6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1例,第二支6例,第三支8例,二+三支9例.在此次治疗前,均行药物和乙醇封闭无效.

    作者:张广超;董长峰;严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早期局部治疗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的一种急性泪囊化脓性炎症,并发周围结缔组织的蜂窝组织炎,多为新生儿泪囊炎(先天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1].临床治疗急性泪囊炎多采用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热敷等,轻者可望消散.若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完全消退后,再做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但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由于特殊的发病年龄,特殊的致病因素,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往往不理想.我院2002年6月-2003年3月收治2例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患儿,我们采用局部泪道冲洗,必要时泪道探通术治疗,均获得极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雅馨;刘淑玲;李瑞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淀粉酶、血糖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患者逐年增多,所以对AOPP的防治成了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血液淀粉酶(AMS)及血糖(blood sugar,B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与AOPP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AMS、BS及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AMS活性和BS及CRP水平进行了研究.

    作者:浦践一;李海涛;邱方;程爱斌;王瑞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更具有其临床特殊性.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高龄患者越来越多.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8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31例,其中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有2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青春;王小冬;吴永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补钾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周期性瘫痪(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伴有低血钾.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轻者仅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重者则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时意识清楚,无感觉障碍.现将我院1997年6月-2001年6月对42例以周期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甲亢的补钾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抢救小儿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儿科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抢救小儿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中毒3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王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疾病,高血压为其致病因素已被公认[1].在我国,脑卒中是人群主要的病残和死亡原因.目前,国内对脑卒中患者血压动态变化报道尚少,本组旨在研究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为预防再卒中提供合理的治疗依据.

    作者:柳双存;刘志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人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大肠癌由于其发病症状隐蔽、不典型,误诊率高,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115例,其中25例初诊为阑尾炎、肠梗阻、痔疮等疾病,并进行治疗,延误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岳爱民;谢振斌;王简;李加夫;宰守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手术治疗肝外伤34例

    我院199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肝外伤患者176例,其中3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占19.3%,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陈剑;江友明;裴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唐山市10年围生儿死亡情况抽样分析

    围生儿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原因的构成比已作为评价群体卫生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围生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10余年来唐山市全面开展了围生期保健工作,明显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围生儿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对唐山市近10年来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死亡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围生儿死亡动态变化规律,以明确围生期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刘丽华;邢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的价值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作者:刘吉香;杨文东;孙传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血液稀释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氧供氧耗的影响

    严重烧伤后由于体液丧失,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而发生休克.目前认为休克是机体供氧量(DO2)不足以产生维持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所必需的ATP.因此,休克复苏的目的不仅是纠正血容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改善机体缺氧情况,使组织氧输送量和氧耗量达到正常,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可以通过降低血细胞比容,使机体血流动力流变学及微循环发生改变,改善氧供,从根本上纠正休克.

    作者:刘军;徐刚;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血尿原因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产生血尿的原因并探讨血尿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生血尿原因为多方面,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因素,如感染、缺血性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梗阻性尿路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结论糖尿病并发血尿并不一定存在糖尿病肾痛.

    作者:汪伟;张爱萍;陈家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灌胃六味地黄汤、三补汤(山茱萸,山药,地黄)、一补一泻汤(山茱萸,丹皮)、山茱萸汤后,用建立的HPLC法测定吸收入血的马钱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梯形法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马钱素的吸收速度及程度.结果以Cmx/AUC、Tmax和t1/2ka为吸收速度指标,以一补一泻汤快,其次为三补汤及六味地黄汤,单味药山茱萸汤慢;以AUC及Cmax为吸收程度指标,单味药山茱萸汤吸收程度高,一补一泻汤低.结论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会影响马钱素药物动力学.

    作者: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张永祥;阮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肝脏损伤69例诊疗分析

    肝脏损伤在腹部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生率为15%~20%[1],在重度肝损伤或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救治肝脏损伤6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常富;王建国;郭志华;李荣;荆晓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

    由于解剖因素和严重的外伤,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率较高,骨不连的治疗也比较困难.1993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栋;张卫伟;王书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铅镉砷混合毒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属毒物对机体免疫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28名重金属中毒的矿工作为毒物组,另选择28名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尿铅、镉、砷含量,及血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毒物组血、尿铅、镉、砷含量较时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时照组比较,IgG下降了1.16倍,IgM下降了0.51倍,而IgA升高了0.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可能作为铅镉砷混合物中毒的灵敏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辉;王向日;周泽美;周少平;周勇;方云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