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常富;王建国;郭志华;李荣;荆晓岳
1病历报告患儿,男,2003年5月5日在我科因臀位行剖宫产娩出,足月.出生时Apgar评分为9分,1min后Apgar评分10分,体重3000g.患儿出生时双下肢内收,屈畸形,双小腿中段有明显的假关节活动,双下肢血运可.右侧阴囊肿大,内有一包块可回纳入腹腔.排除产伤,急请外科会诊.考虑先天性骨折,摄双下肢X线正侧位片(包括双侧股骨及胫腓骨).X线片示:双股骨中段及双胫腓骨中段示骨质透亮区,骨折端间隙较模糊,右股骨两断端向前成角约80°,骨折端有少量骨痂生长.摄双上肢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成骨不全综合征;双下肢多发性陈旧性骨折;右侧股腹沟斜疝.给予双下肢持续皮牵引,牵引质量为300g,1周后转外院治疗,未能随访.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阿司匹林化学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问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因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故临床应用经久不衰.但也因其易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肝、肾损害以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而导致临床医生使用NSAID时处以谨慎态度.为了解决NSAID的不良反应问题,在药学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相继研制出不同的化学结构而药理作用相似的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吡罗昔康等NSAID,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关节病以及急慢性疼痛、发热等,为解除患者病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抗风湿方面更具有独特之处.
作者:王风秀;金仲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退行性膝关节病为老年多发病,部分患者可并发慢性滑膜炎,严重时关节积液、肿胀、疼痛,常需施行膝关节整理术,但术后常出现股四头肌粘连,造成膝关节功能受限甚至障碍;股骨干骨折后引发的股四头肌粘连,甚至膝关节僵直,临床处理相当困难.1995年-2004年3月,我们对16例(17膝)采用膝关节外侧带组织蒂浅筋膜瓣翻转植入股四头肌腱与股骨干之间的方法防治粘连,术后经短期功能练习,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防治股四头肌(腱)粘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邸卫华;刘顺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之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如何减轻和避免输液疼痛,应根据输液引起疼痛的诱因不同,对症处理.
作者:宋文红;朱洪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眼外伤患者有增多趋势,眼睑外伤伴泪小管断裂者尤为常见.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3年6月收治的102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孔丽;孔德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注射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安苏萌)能够加速烧伤创面修复及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及病死率,同时可缩短二次供皮时间.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将安苏萌用于三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月;安泽武;陈治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肝脏损伤在腹部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生率为15%~20%[1],在重度肝损伤或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救治肝脏损伤6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常富;王建国;郭志华;李荣;荆晓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受脂肪抽吸术的肿胀技术启发,1999-2004年2月,我科采用腋窝部注入膨胀液,使腋窝部肿胀后,行腋窝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35例及腋窝部副乳13例,术后切口瘢痕细小而隐蔽,无肩部活动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简玉洛;张俊峰;刘道功;侯江伟;王保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998-2001年我们对24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电脑射频热凝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63~78岁.平均70.4岁.病程9~67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三叉神经痛右侧18例,左侧6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1例,第二支6例,第三支8例,二+三支9例.在此次治疗前,均行药物和乙醇封闭无效.
作者:张广超;董长峰;严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为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激素疗效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测定37例PN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杨林;裴华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炎性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及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一般发生于术后1~3周,我科1996-2002年共收治炎性肠梗阻9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孝国;李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51岁,因老年性白内障于2003年11月23日8:00入手术室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术),术中超声乳化晶体核顺利,更换注/吸手柄吸除残余皮质时发现无吸力,只好改用传统的注射器抽吸法将残余皮质抽吸干净,然后植入人工晶体,其余按常规处理.
作者:田丰;乔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灌胃六味地黄汤、三补汤(山茱萸,山药,地黄)、一补一泻汤(山茱萸,丹皮)、山茱萸汤后,用建立的HPLC法测定吸收入血的马钱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梯形法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马钱素的吸收速度及程度.结果以Cmx/AUC、Tmax和t1/2ka为吸收速度指标,以一补一泻汤快,其次为三补汤及六味地黄汤,单味药山茱萸汤慢;以AUC及Cmax为吸收程度指标,单味药山茱萸汤吸收程度高,一补一泻汤低.结论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会影响马钱素药物动力学.
作者: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张永祥;阮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罗库溴铵和利多卡因后术后肌痛(POM)发生率.方法选择90例ASA分级为Ⅰ~Ⅲ级手术患者,予以术前用药和全麻诱导,待患者入睡后静注肌松药,对照组、罗库溴铵组、利多卡因组分别l预注生理盐水2ml、罗库溴铵0.03mg/kg、利多卡因1 5mg/kg,3min后每组均静注琥珀胆碱1.5mg/kg.用药前后测定患者血清钾、钙和血糖浓度.用药后即刻观察患者的肌颤情况.术后48h用VAS法检测患者疼痛情况.结果罗库溴铵组和利多卡因组以相近的效率减少血清钾的增加,对血钙和血糖影响不大;但利多卡因组缓解肌颤和疼痛效果优于罗库溴铵组.结论利多卡因较罗库溴铵能更好预防POM发生.
作者:廖永宏;唐显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肾细胞癌(RCC)是成人为多见的肾实质肿癌(75%).男女之比约3:1.患者一旦出现典型症状:腰痛、血尿、腹部肿物三联征,往往肿瘤大、为期晚、预后差.以往外科切除RCC直径平均7~8cm,直径3cm以内的小肿瘤仅占1%~5%,手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68%.自从CT、超声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此类小肿瘤发现率增长2~7倍.1988年以来,Yamashita、Silverman、Carry等[1-3]提出了部分有关小肾肿瘤影像诊断与处理的研究报道.鉴于小肾癌早期发现和手术治疗可使预后大为改观,这一研究进展值得引起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RCC多普勒超声诊断和声学造影增强等方面均有研究报道.
作者:潘吉荣;李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病例报告例1,男,45岁,主因自服灭鼠药3支(6ml)约3h于2003年10月4日入院.查体:T 36.8℃,P 100次/min,R 23次/min,BP 158/83mmHg.神志不清、呈中度昏迷状态,颜面发绀,头后仰,双眼上翻,双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00次/min,心律规整,双上肢屈曲抽动,双下肢伸直,双侧病理征(+).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2×109/L,L 0.10,N 0.87,Hb 123g/L,PLT 209×109/L,心肌酶:ALT 92.8U/L,LDH 206U/L,α-HBDH 227U/L,CK 363.9U/L,CK-MB 40U/L,肝功能:T-Bil 18.3μmol/L,D-Bil 6.4μmol/L,ALT 75.2U/L,r-GT225U/L.脑电图:弥漫性的尖-慢波、棘-慢波,尿常规、肾功能、血糖均正常.
作者:周秀萍;陈彩云;张树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严重烧伤后由于体液丧失,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而发生休克.目前认为休克是机体供氧量(DO2)不足以产生维持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所必需的ATP.因此,休克复苏的目的不仅是纠正血容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改善机体缺氧情况,使组织氧输送量和氧耗量达到正常,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可以通过降低血细胞比容,使机体血流动力流变学及微循环发生改变,改善氧供,从根本上纠正休克.
作者:刘军;徐刚;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脊髓损伤,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材和内固定技术的进步,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较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较容易,因此开展较广泛.但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可导致并发症发生或出现后遗症.1997年3月-2003年1月,我科收治6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RF-Ⅱ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选择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平;赵勉;刘光大;韩玉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的一种急性泪囊化脓性炎症,并发周围结缔组织的蜂窝组织炎,多为新生儿泪囊炎(先天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1].临床治疗急性泪囊炎多采用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热敷等,轻者可望消散.若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完全消退后,再做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但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由于特殊的发病年龄,特殊的致病因素,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往往不理想.我院2002年6月-2003年3月收治2例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患儿,我们采用局部泪道冲洗,必要时泪道探通术治疗,均获得极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雅馨;刘淑玲;李瑞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或软组织,临床较罕见.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而发生于头颈部的仅占头颈肿瘤的0.1%.1983-2002年我们收治原发于头颈部的血管肉瘤3例,现着重描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加深临床对此肿瘤的认识.
作者:齐晓薇;周乐源;吴玉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