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十二指肠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马成海;王乐纯;李红芸;杜丽萍;宋新华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对1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0例,并发十二指肠血肿8例,十二指肠破裂2例及并发其他脏器损伤2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确诊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在糖尿病的终身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意识,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保健意识的调查,探讨、研究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本调查着重于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运动、戒烟酒、定期复查、血糖尿糖自测、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等6方面保健意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郭明高;马新芳;钱叔清;邵建政;刘苏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艾司洛尔治疗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2003年6-12月我院应用艾司洛尔静注或静滴治疗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观察用药后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心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及选择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汉增;夏萍;孙大伟;崔德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顺序切除法治疗肺下叶肿瘤

    肺下叶周围型肺癌的治疗,外科常采用肺下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但有时肿瘤较大,与胸壁粘连或侵犯胸壁,常规方法切除困难.为避免先处理肺下静脉造成血行转移,2000年1月-2003年5月我们对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顺序切除法切除肺下叶,方法简单易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松;姜波;林乐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皮瓣清除细菌的影响

    皮瓣(skin fiap)是具有自带血供的复合组织瓣.在整形外科中应用较为广泛,成为整形外科进行修复再造手术的重要手段.在外科临床实践中,伴有严重污染和感染的皮肤软组织创面颇为常见,这类创面常延迟愈合,有的甚至不能愈合,当伴有局部血运障碍时更增加了创面的愈合难度.

    作者:赵辉;张松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日渐增多.2001年10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姜琳;付月云;彭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多为产伤骨折,多因在臀位产程中扭转屈膝的大腿或过分牵拉伸直的下肢所致,也可见于剖宫产及其他难产[1].本病若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良好.反之,则发生短缩、成角、旋转等畸形愈合,日后出现跛行、腿痛、腰痛等症状.故对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者,也应积极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较低,既往未见文献报道.1997年2月-2004年2月我们共收治9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兰;吉韦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早产儿的系列预防干预及治疗

    早产儿是指胎儿<37周,出生体重<2 500g的婴儿.早产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早产儿不仅围产期病死率及并发症多,且生后常有体格发育落后、脑瘫等疾病.

    作者:陈梅;王燕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诊治

    孟氏骨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前臂复合损伤,首诊中如果仅认识到尺骨折则易漏诊肱桡关节的问题,从而延误早期正确的治疗,造成陈旧性骨折畸形.近年我们累计收治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3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毅;王革;邹天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39例治疗分析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将胫骨平台骨折39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二型;B1、B2型主要采用手法整复牵引或石膏外固定;B3、C1型主要采用撬拨复位,植骨后采用松质骨螺钉或骨栓固定;C2、C3型主要采用T型或L型髁钢板坚强固定.结果37例术后获随访,按Merchnt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6.48%.结论重建和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加之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栋;李成存;张业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5岁以下青年肺癌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25岁以下)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误诊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80-2003年收住的25岁以下青年肺癌28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肺癌均经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以刺激性咳嗽(25例)和痰中带血(19例)为主.病理分型以小细胞未分化癌(11例)和磷癌(9例)为主.误诊率为46 4%.TNM分期以Ⅱ期n例(39.2%)和Ⅲ期15例(53.6%)为主.90.5%的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25岁下青年肺癌就诊时间晚,误诊率高,病程短,预后极差,应引起重视,凡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行X线检查,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胸膜活检,胸腔镜、纵膈镜乃至开胸探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贵祥;龚海峰;郭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Cyclin E、Survivin与乳腺癌

    肿瘤生物学研究认为,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周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细胞增殖加速和凋亡障碍.恶性肿瘤目前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一类疾病,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抑制密切相关.Cyclin E是细胞周期的限速调节因子,参与细胞G1期至S期的转化.

    作者:王蕴慧;朱海燕;张素华;王献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126例

    肝硬化腹腔积液,系肝功能和门脉系代偿功能失调,特别是再次腹腔积液,往往预后不良,几十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标本兼治,以本为主先后对126例腹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肝外伤70例治疗与围术期处理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1994年6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外伤病例资料,旨在评价不同类型肝外伤的治疗与围术期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碧;陈拥军;文素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永宁县1998-2000年肺结核病患者痰检结果分析

    肺结核患者的痰菌检查,不仅是发现和控制结核病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更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1998-2000年我们共检查出结核病患者48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兰;吴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一次性微泵进行化疗的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为了预防或减少术后复发常需要综合性治疗,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且要反复多次.化疗药物常引起毒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为了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我们对3例患者应用一次性微泵给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蓉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皮下针扫散疗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8例

    受符仲华[1]所创的浮针疗法提示,笔者在临床中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在患者腰骶部特定进针点进针,并在皮下作水平扫散运针手法,出针后再施以正骨手法,2003年10月-2004年8月在门诊治疗18例急性腰扭伤,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兴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新方法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较为肥胖患者的下腹部及后背正中手术切口,女性多于男性.2003-2004年,我们采用早期暴露切口、烤灯照射热疗及局部紫外线照射疗法治疗5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军;赵景才;唐绍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体温对罗库溴胺肌松效应的影响

    手术医生在适宜的工作环境进行操作的同时,全麻患者的体温却随麻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据报道[1]低体温状态下,肝脏、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罗库溴胺作为一种甾类非去极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在2003年1月-2004年2月观察了全麻患者体温的变化对罗库溴胺肌松时效的影响,拟为安全使用该药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柯丹;郑秀英;张云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动态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对比研究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监测血压的次数较多,故能较可靠地反映血压的水平和血压波动等情况,能补充诊室血压的不足,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程度也较为密切[1].本研究利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的变化,为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血压管理提供新的治疗线索.

    作者:苑杰;王静;胡万宁;徐士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53岁.主因外伤至右肩、右胸疼痛伴头晕,于2002年8月15日入院.查体:T 35.8℃,P 80次/min,BP120/82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心律齐,无明显杂音.右肩疼痛不能上抬,左侧桡动脉波动不能触及.右肩关节X线片示:右肩锁关节分离;胸部X线透视:右侧第2,4,5肋骨折,心脏向两侧扩大.

    作者:卢峰;张成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