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张隽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对其认识不够,故误漏诊率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36例PT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加强防治.
作者:王春玲;张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管癌穿孔是一种难治性并发症,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1990-2001年我们共收治食管癌穿孔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卫云;张则福;苏习跃;孙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生成氧化LDL(OX-LDL),是致动脉硬化的关键之一.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在体内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OX-LDL的生成[1].我们观察82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对46例涎腺肿块进行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探讨超声及CDFI在判断涎腺肿块性质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伟忠;李剑平;戴萍;李恂;何启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8-2001年收治2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现对其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结构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冰;刘玉洁;庞海宝;王建辉;孟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2年8月-2001年8月,我院采用中药小建中汤治疗药物性胃炎6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兰婷;赵晓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硬膜外阻滞麻醉止痛效果好,麻醉平面及血压较易控制,对宫缩无明显抑制,为近年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1].但有时出现因硬膜外阻滞不全,患者疼痛,延缓胎儿产出时间,甚至导致新生儿评分下降.我院2000年2月-2001年3月试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阻滞欠佳患者,2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双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3岁.因剧烈活动后胸闷、心悸20年,近来症状加重,于2001年10月25日入院.自幼每次剧烈活动后即胸闷、心悸,休息可缓解,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数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痰伴气喘,在当地医院就诊,经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气胸,给予闭式引流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1周,因受凉感冒,头晕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拍X线胸片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但无气体排出,后转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作者:王学英;王丽娜;米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先天性白内障是由常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单基因病[1].本文就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报告如下.
作者:吉斌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发病早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在生心肌梗死(AMI)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 53例胸痛后12h内入院的AMI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初取静脉血作血清cTnⅠ浓度检测,并对44例存活出院患者中的30例成功随访.按急性胸痛发作后的时间以及血清cTnⅠ浓度将患者分组,比较AMI早期血清cTnⅠ浓度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胸痛后6h入院且血清cTnⅠ升高者,住院期间死亡、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长期随访心功能明显下降.胸痛后6~12h入院者其入院时血清cTnⅠ均升高,超过90μg/L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入院时心功能明显下降.结论 AMI 6h内血清cTnⅠ浓度升高对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度有预测作用.
作者:陈阳;张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现代影像设备除了常规影像诊断设备外,CT和MRI等先进设备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这些检查手段都以其独特的成像原理显示其各自优越性和相对局限性.
作者: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太极拳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对多种慢性疾病均有防治作用.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因此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
作者:黄作平;李思宁;刘兴京;邱汉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状态,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致[1,2],因此抗凝治疗UAP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应用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为此,我们作了进一步地观察研究,现将1998年8月-2002年1月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谷维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山;谢随民;吴效普;刘世界;薛兆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81岁.左侧背部肿物4个月,于2002年3月20日入院.查体:肿物约4.5cm×4cm×3cm大小,隐痛不适.无发热,生长缓慢,局部红肿,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表面光滑.
作者:董艳杰;周祖平;胡宝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率高,可导致患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预后.因此,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我院2000年3月-2002年3月对33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NX)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珍;张丽艳;任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噻奈普汀为五羟色胺再摄取促进剂[1],其作用机制与多数抗抑郁剂(SSRIs)完全相反.我院进行了噻奈普汀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孟;陆小兵;杨东英;孙祺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发病特点.方法分析DTIH发病时间、CT影像并讨论其机制.结果 28例DTIH在伤后24~48h发病23例,占81.15%,脑实质血肿25例,占89.29%,发生机制为损伤血管受病理损害引起迟发性出血.结论 24~48h CT复查是及早发现DTIH的佳时期.
作者:田耀国;明永成;舒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晚期的共同结局,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我们从干预慢性CHF对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小剂量醛固酮(Ald)拮抗剂螺内酯(商品名:安体舒通)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巯甲丙脯酸(商品名:开博通)联合治疗慢性CHF,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沛琴;龚徐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小儿智力发育障碍,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高压氧治疗HIE 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和发病的共同基础.临床工作中常见到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因素的个体聚集现象,而称为IRS或代谢综合征,IR/IRS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的改变也是产生IR的重要原因.为此,1999年10月-2000年7月,我们观察了特殊人群公安干警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与IR相关因素的状态,并对其饮食、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作者:耿秀琴;周艳红;郭献山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