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珍;余建莉;严智先
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传统的药物多注重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这一类药物也比较多,但房颤这样的心律失常,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治疗,就可能演变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更严重的是,长期房颤患者有可能发生周围栓塞而致残甚至致命.
作者:孙鸿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一直是临床上一个重要问题.近10年来人们对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iving-stone和Passaro把肠梗阻定义为肠蠕动功能受到抑制,把术后肠梗阻分为单一肠梗阻(术后2~3d内肠蠕动自动恢复)和麻痹性肠梗阻(术后3d肠蠕动仍未恢复).
作者:刘继国;李占清;霍东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许多方案均可使多数病例在4~6周内治愈,但预防其复发却很难,这是溃疡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在1995-2001年对治愈后反复发作的82例溃疡病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针对复发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明显降低了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显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S蛋白的重组质粒pCR3.1-S作为基因疫苗,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作为佐剂对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IL-2作为佐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免疫组的血清抗HBs、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比较不同免疫组间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抗HBs ELISA滴度,IL-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细胞杀伤率,IL-2 1000U/(只·次)组、IL-2 2000U/(只·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L-2 500U/(只·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一定剂量的IL-2作为佐剂可增强HB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作者:李文波;张修礼;姚志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例1,男,11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4月15日自行口服环丙沙星0.25g.约1h后出现颈部不适,既而出现颈部扭转性痉挛样发作,立刻来本院就诊.
作者:巩德强;王荣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烦渴、多尿、消瘦2个月,右下肢不自主运动3d于2000年10月7日入院.既往脑外伤病史40年,精神躁狂抑郁症病史1年余,服用碳酸锂1.0g,1/d,马普替林片75mg,1/d,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片2mg,每晚1次,已1年.
作者:李润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女性乳头溢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临床常规检查诊断较为困难.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对乳头溢液行导管造影48例,现就造影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亚志;颜万长;苏长岐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研制的血脂调节剂,被公认为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浆胆固醇(CH)的有效药物.
作者:叶景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钾通道是一类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的离子通道,在不同细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调控着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配体门控性钾通道如钙激活及ATP依赖钾通道则在细胞膜的生理特性与细胞内代谢通路的激活之间有着功能性的联系.
作者:李向楠;戴天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nm23-H1、erbB3、erbB4基因蛋白在宫颈癌中相关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HIGH-SABC法检测了50例宫颈癌(鳞癌、腺癌各25例)标本中nm23-H1、erbB3、erbB4基因蛋白表达.结果erbB3、erbB4在鳞癌表达率高于腺癌(分别为52%、44%;44%、36%),nm23-H1在宫颈腺癌阳性率(60%)高于鳞癌(44%),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腺癌erbB3、erbB4表达均呈正相关;腺癌中nm23-H1、erbB4表达呈负相关,且nm23-H1阳性表达同时伴随erbB4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nm23-H1阴性表达而erbB4阳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结论erbB3、erbB4表达的正相关性提示在调节宫颈癌细胞分化中,两者可能是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nm23-H1和erbB4联合检测在宫颈腺癌的预后评价中可能是重要的.
作者:路平;梁秋冬;郑全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肾脏畸形是泌尿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重复肾则是常见先天畸形之一,常伴有并发症.本症男性少见.1989年8月-2001年11月在我院经静脉肾盂造影和B超检查并手术证实重复肾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古华;王焕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并发妊娠者较少,如处理不当,可导致甲亢危象、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胎儿甲亢、生长迟缓、早产、先天畸形、死胎等,对母婴危害较大.
作者:许玉珍;宋秀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内侧膝状体动脉的起源、数目、分布及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病理变化,为内侧膝状体因缺血所致的听觉障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90侧已知年龄的成人尸体脑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起源和分布,并对其中60侧60~80岁老年标本的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内侧膝状体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的分支,上述动脉有粥样硬化的占88.3%,硬化斑块阻塞内侧膝状体供血动脉的4侧,供血动脉管腔狭窄的16侧.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渐进性听力下降,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内侧膝状体供血障碍病因不能除外.
作者:祖朝辉;刘学钧;李建立;王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疾病,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为了摸清唐山市脑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4月在全市各大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唐山市发生的60例脑囊虫病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慧;翟垣军;范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终末期可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其中贫血为常见,主要因为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
作者:李有华;杨柳竹;宁越峰;杨必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医药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问世及在临床上日益广泛的应用,出现了新一代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
作者:徐岷;冯羡菊;王玉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国内发病率约为7/万,其中女性占85%~95%[1].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近期有关成人男性SLE报告增多.男性SLE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症状重、预后不良的特点.男童SLE的报告少见,我院收治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陆燕珍;余建莉;严智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1998年7月6 日收治1例口腔异物经咽后壁穿通颈部软组织的贯通伤,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於娟;刘爱兰;王瑞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