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性分析

杜勇健;张桂兰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脑膜瘤, 并发症
摘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有报道[1]高达85%的患者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再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如若发生再出血,其病死率明显升高.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中nm23-H1、erbB3、erbB4相关表达及与预后关系

    目的探讨nm23-H1、erbB3、erbB4基因蛋白在宫颈癌中相关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HIGH-SABC法检测了50例宫颈癌(鳞癌、腺癌各25例)标本中nm23-H1、erbB3、erbB4基因蛋白表达.结果erbB3、erbB4在鳞癌表达率高于腺癌(分别为52%、44%;44%、36%),nm23-H1在宫颈腺癌阳性率(60%)高于鳞癌(44%),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腺癌erbB3、erbB4表达均呈正相关;腺癌中nm23-H1、erbB4表达呈负相关,且nm23-H1阳性表达同时伴随erbB4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nm23-H1阴性表达而erbB4阳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结论erbB3、erbB4表达的正相关性提示在调节宫颈癌细胞分化中,两者可能是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nm23-H1和erbB4联合检测在宫颈腺癌的预后评价中可能是重要的.

    作者:路平;梁秋冬;郑全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因黑便3d,呕血1d于2002年7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无叩痛.

    作者:张慧;梁雯;卢洪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肺癌诊断进展

    1肺癌发病概述1.1现状目前,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Shield,Tw指出在过去的60年中,经济发达国家肺癌死亡是癌死亡见原因,居首位.近30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也日趋增高,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作者:陈志全;刘继国;李占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唐山市60例脑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疾病,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为了摸清唐山市脑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4月在全市各大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唐山市发生的60例脑囊虫病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慧;翟垣军;范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碳酸锂致癫癎样发作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烦渴、多尿、消瘦2个月,右下肢不自主运动3d于2000年10月7日入院.既往脑外伤病史40年,精神躁狂抑郁症病史1年余,服用碳酸锂1.0g,1/d,马普替林片75mg,1/d,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片2mg,每晚1次,已1年.

    作者:李润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男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与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国内发病率约为7/万,其中女性占85%~95%[1].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近期有关成人男性SLE报告增多.男性SLE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症状重、预后不良的特点.男童SLE的报告少见,我院收治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陆燕珍;余建莉;严智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保定市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调查

    2001年,保定市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EHF)21例.为了解此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2002年4月,我们对21例EHF患者进行了调查,并对患者居所进行了灭鼠效果评价和患者所在地人群EHF隐性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洪启;房登楼;李红卫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8例治疗分析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部分患儿病程迁延,易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重症患儿还可并发肝、肾功能障碍及发生高血糖症,现将我院2001-2002年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8例总结如下.

    作者:宫运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装饰材料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及对人体危害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估计人一生中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其中有大约60%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1].

    作者:于立群;徐应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白细胞介素-2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

    目的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S蛋白的重组质粒pCR3.1-S作为基因疫苗,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作为佐剂对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IL-2作为佐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免疫组的血清抗HBs、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比较不同免疫组间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抗HBs ELISA滴度,IL-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细胞杀伤率,IL-2 1000U/(只·次)组、IL-2 2000U/(只·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L-2 500U/(只·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一定剂量的IL-2作为佐剂可增强HB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作者:李文波;张修礼;姚志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典型患者一般不难诊断,缺乏典型症状者约占1/3,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1991-2001年误诊的25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然勤;亓树国;王妍;周红;胡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疏瘀降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其他血液净化疗法,另外还有中药保留灌肠的结肠透析法,因中药灌肠法经济实用、简便易行而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杨柳竹;李有华;冯均才;宁越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一直是临床上一个重要问题.近10年来人们对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iving-stone和Passaro把肠梗阻定义为肠蠕动功能受到抑制,把术后肠梗阻分为单一肠梗阻(术后2~3d内肠蠕动自动恢复)和麻痹性肠梗阻(术后3d肠蠕动仍未恢复).

    作者:刘继国;李占清;霍东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乌拉地尔(商品名:利喜定,利君制药股份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α1受体阻滞剂,可直接扩张阻力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为探讨其对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采用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与硝酸甘油做对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国;董立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钢板髓内针治疗胫腓骨折108例疗效分析

    传统胫腓骨折的治疗仅主张整复固定胫骨,近年来更多学者重视腓骨的功能,特别认识到腓骨固定对胫骨愈合及踝关节稳定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银河;闫华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改进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产科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以色列Stark医生1988年创立了新式剖宫产术[1]并在19个国家推广应用.

    作者:刁英;李东林;王少军;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38例

    手部开放性损伤中,常有拇指皮肤缺损,需要皮瓣移植修复.由于岛状皮瓣修复简便且安全可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996年6月-2002年10月,我们应用同侧示指背侧岛状带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进;张庆山;冷树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82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目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许多方案均可使多数病例在4~6周内治愈,但预防其复发却很难,这是溃疡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在1995-2001年对治愈后反复发作的82例溃疡病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针对复发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明显降低了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显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分析

    成年女性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改变,子宫内膜也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及病理性变化.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子宫内膜从增生早期到分泌晚期可达6~12mm[1],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及探查手段的不断改进完善,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增生的内膜中心宫腔线回声及其毗邻结构,且能观察内膜的血流情况,为更好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夏学勇;王春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