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乙滨;王欣;马维国
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代谢[1,2]在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IL-1)在骨质疏松(OP)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又因其自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1]的发现而倍受重视.骨重建的结果取决于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相互关系,破骨细胞(OC)是长骨细胞的主要细胞,而成骨细胞(OB)是骨形成的主要细胞.
作者:毛滨生;王子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1997年3月-1999年5月对22例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行肺俞穴穴位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夏淑芹;刘运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2001年1-6月共行微创心脏手术5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 ~60岁,平均23.2+-15.8)岁,体重12 ~81kg,平均34.4+-12.6)kg.
作者:芦乙滨;王欣;马维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颈椎骨质增生是椎间盘变性后产生的代偿性病变,病变发生在下颈椎较为见,发生在上颈椎较少见,易造成误诊.我院2002年4月11日收治1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润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肺脓肿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若治疗不当,可发展成慢性肺脓肿.我院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冲洗灌注药物治疗此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士海;李存玲;王光云;刘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89年6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瘤28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礼;钱海兵;荀绍山;王晓光;董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42例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年龄2个月~12岁.男27例,女15例;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14例;肌力0~1级9例,2~3级26例,4级7例;全部病例按照Okuno的分型法分成三型,Ⅰ型20例,Ⅱ型7例,Ⅲ型15例.
作者:于玲;金昌顺;申永帆;金桂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经阴道超声(TVS)妇科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盆腔深部的生殖器官的解剖细微结构及病理声像特征,使过去妇产科医生通过触诊获得的一些信息变为更加清晰的可视声像图,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许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烧伤患者特别是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常有溶血现象发生,有研究表明烧伤患者红细胞(RBC)的寿命缩短[1],说明热作用于肌体后损伤了RBC.对于烧伤后RBC的受损,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其所采用的多为重度烧伤动物模型[2-8].我们用较低温度热源进行较长时间作用,复制成轻度烧伤动物模型,进而对烧伤后RBC的渗透脆性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
作者:柴连飞;王林洪;宋立川;张硕森;崔和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尘肺在我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职业病,病变造成进行性肺组织纤维化,为终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我们观察1999-2000年在我科住院的60例尘肺患者的舌下静脉,并结合临床治疗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4岁,干部,心悸气短1周在某部队医院就诊,按室早二联律治疗2周余未见好转,于当年11月1日来我院诊治,查12导心电图(见图1)示窦性心率80/min,除aVL、aVF导联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他导联P-QRS-T均正常.而aVL、aVF导联宽大的QRS波群为间歇性交替性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率80/min;②间歇性交替性预激综合征.
作者:王新平;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近年来我科收治5例尿胆原阳性患者,主要表现急性上消化道症状,伴尿颜色深黄,查尿内尿胆原阳性()、尿胆素(-~+)、血总胆红素40.8mmol/L(平均),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心电图、X线胸片、B超检查均正常,排除胆肝肾疾病.纤维胃镜检查诊断急性胃炎,以急性胃炎治疗3d.
作者:王迎新;徐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有机氟中毒逐年增加,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有机氟中毒患儿18例,采用血液透析加乙酰胺解毒治疗与单纯乙酰胺治疗相比较,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威胁新生儿安全的因素,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意识的增强,无产科指征或指征不足而强烈要求剖宫产者日趋增加,但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对325例无产科指征剖宫产术进行分析,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与剖宫术有关的原因,旨在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术指征和时机、降低剖宫率提供参考.
作者:沈红玲;张红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对胸腔积液的排出方法,由注射器抽吸法改为管式引流法,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高危患者,是脑血管病防治的主要对象.1998-2001年我们对36例上述高危患者采取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进行防治.报告如下.
作者:许群英;翟新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2000年10月-2001年12月采用经内镜碎石后,综合治疗胃石症1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华;唐秀红;朱鲁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梅尼埃病临床常见,虽预后尚佳,但经常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应用维脑路通联合小苏打治疗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4-2000年共治疗梅尼埃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其中女21例,男9例;≤60岁18例,>60岁12例.单侧眩晕17例,眩晕伴耳鸣7例,三联征6例.对照组30例,女19例,男11例.≤60岁18例,>60岁12例.单侧眩晕17例,眩晕伴耳鸣9例,三联征4例.
作者:樊福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患儿,男,3岁,因患儿左腹股沟包块不能回纳并恶心、呕吐伴腹痛、发热2d,于2001年10月13日入院.1年前曾有左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史.查体:T 38.4℃,神志清,精神尚可,查体不合作.腹稍胀,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肌紧张与反跳痛不明显.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左侧腹股沟及阴囊可触及一包块,约5cm×4cm×4cm,局部微红、肿胀、质硬,挤压无明显缩小,有触痛.实验室检查:WBC 14.6×109/L.入院诊断:①左斜疝嵌顿;②肠坏死?急诊拟行左斜疝嵌顿松解术.做左腹股沟斜切口,术中见内外环直径均约2.5cm,疝囊经腹股沟管突出,疝囊内无内容物,大量灰白稀薄、无臭脓液由腹腔流出,无血性液,疝囊周围组织水肿.遂转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表面化脓,腹腔内脓液约150ml,无肠管嵌顿征象,探查阑尾及各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行疝囊高位结扎,冲洗腹腔,阴囊底橡皮条引流.术后诊断:①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②急性腹膜炎;③阴囊脓肿;④左腹股沟斜疝.术后脓液培养报告链球菌生长.经抗感染治疗,术后3d体温下降,但斜疝复发,住院10d出院.嘱术后3~6个月择期行左斜疝手术.
作者:范泽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我们采用甘露醇加胞二磷胆碱治疗VBI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范卫明;鹿树军;王洪新;周晓生;郑琪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