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术后的营养治疗

王晓歌

关键词:喉癌患者, 术后患者, 临床资料, 资料与方法, 营养治疗, 分析报告, 总热量, 蛋白质, 住院, 体重, 身高, 年龄
摘要:1998-2001年我院对49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住院喉癌术后患者49例,其中男44例,女5例,年龄29~72岁,平均58岁;身高1.49~1.78m,平均1.67m;体重45~78kg,平均57kg;平均每人摄入总热量1 500~2 000Kcal/d,蛋白质68~86g/d.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辅助应用咪唑安定和哌氟合剂的对比观察

    咪唑安定为新型静脉麻醉药,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1,2].我院于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过程中辅助应用咪唑安定,报告如下.

    作者:郭明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医嘱依从性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加速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病复发率已成共识,而医嘱依从性是被提及影响Hp根除的首要因素[1].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对51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医嘱依从性调查,并就医嘱依从性与Hp根除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王兴华;徐永胜;卢益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

    1998年6月-2001年10月,我院对2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诊断,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婉芳;王成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D-二聚体含量测定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价值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FX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HF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宏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扎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的临床观察

    由于气管炎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目前哮喘治疗中有效的药物而广泛使用.但长期、大量吸入激素可导致一系列副作用,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1999-2001年我院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英;张心范;孔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447份尿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由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尿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是临床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我院检验科1999年11月-2001年7月共收集尿标本447份,培养出细菌190株,其中G+菌44株,G-菌106株,真菌40株,同时做了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李小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青霉素致低钾血症26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998年10月-2001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低钾血症患者26例,其中院外用药发病门诊诊治19例,院内用药发病7例.

    作者:丁友建;郭敏;郝秀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泌尿生殖道有炎症表现的情况下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C-C快速法.结果 CT在泌尿生殖道炎症时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炎症表现者(P<0.05);男性在有无炎症表现情况下的CT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21~50岁为高发年龄段.结论 CT感染症状隐匿,临床无症状者也应注意CT的检测,尤其是女性和高危人群.

    作者:钟安;王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猝死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25岁.因妊娠9+个月第一胎无产兆于2001年6月20日入院.查体:T 36.5℃,P 80/min,BP 120/82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红润,心肺正常,足月妊娠腹型.产科情况:腹围110cm,宫高36cm,枕左前,胎心140/min,无宫缩,儿头半固定,跨耻征阳性,血常规:WBC 9.0×109/L,Hb 100g/L,B型血,出凝血时间各2min,尿常规镜检正常,正常心电图.

    作者:胡树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孕期子宫自发破裂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22岁.孕1产0,孕39-2周,因不规则上腹痛3个月,加重3d,阴道流水样液体2h,于2001年1月6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为2000年4月8日.孕6个月时两侧上腹部隐痛,以左侧为主,未予处理自行缓解.

    作者:刘丽华;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冠心病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女,61岁,心前区不适、心慌2年余,近日症状明显加重于1998年10月5日来门诊诊治,查体:心界不大,心率93/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无杂音.BP 141.5/64.7mmHg.心电图示:①ST段Ⅱ,Ⅲ,aVF,V5下移≥0.1mV,TV5低平.②频发室上性早搏.诊断:冠心病.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复杂畸形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18岁.因反复发热、咳嗽7个月,加重5d入院.查体:T 38℃,发育不良,贫血貌、呈慢性病容,有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及杵状指.右下肺叩诊浊音、可闻水泡音,心率108/min,心前区可扪及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隙,可闻3/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心尖部传导.肝、脾均轻度增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WBC 14.2×109/L,N 0.88,L 0.88,M 0.04.

    作者:杨文鹏;贺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生物蛋白胶对宫颈锥切术后创面止血修复的效果观察

    近十几年来,随着宫颈病变检测技术(包括阴道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的进展,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检出率明显升高[1,2],同时子宫颈宫颈电热圈环形锥切术(LEEP)也广泛地应用于CIN的诊断和治疗[3-5].

    作者:王秋曦;宋学红;宋玉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应用寿命表相关回归法预测尘肺患者生存年限

    为探讨我公司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率及期望病程,评价煤工尘肺的防治效果,本文应用寿命表法从累积生存率和去除肺心病、肺结核死因后尘肺患者累积死亡率入手对我公司1973-2000年间确诊的尘肺发展动态进行全死因期望病程分析,去除肺心病、肺结核死因后平均期望病程分析,为保护煤矿工人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马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足月妊娠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32岁.G2P1,因停经9+个月,无胎动7d伴下腹胀痛1d于2000年2月20日入院.查体:T 37℃,P 82/min,R 18/min,BP 100/80mmHg,神志清醒,心肺无异常,腹膨隆如孕月,全腹无压痛,脊柱四肢无异常.产科检查:宫底X-3Fb,无宫缩,未闻及胎心音,肛查宫口未开,骨盆外测量正常.外院B超示:死胎.入院诊断:死胎.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氨苄青霉素致一家二代顽固性呃逆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6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3d于1996年7月1日入院.查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诊断为急性膀胱炎,给予氨苄青霉素6.0g静滴,2/d,用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给予氯丙嗪、高渗糖、肌注利他林等治疗,呃逆未见减轻,3d后换用环丙沙星,呃逆逐渐消失.2001年10月,患者又以膀胱炎入院,静滴氨苄青霉素后又出现顽固性呃逆,回顾5年前患者有此病史,考虑氨苄青霉素所致,改用环丙沙星后呃逆消失.

    作者:王振太;许云兰;常焕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原因不明,为欧美国家的常见病,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996-2001年我院用药物灌肠治疗UC 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欣;王海学;田清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2 500例门诊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BV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肝的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嗜肝特性,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有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基因定性、定量分析.我们对本地区的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肝功能、ELISA、HBV、DNA荧光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贾天军;李萍;白雪梅;孙黎;罗强;虞春华;王德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172例带节育器妊娠的临床X线分析

    我们统计了1999年我院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的孕妇1 562例,其中人工流产加取节育器172例,占人工流产总数的11%.现根据172例带节育器妊娠的X线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Fahr综合征5例报告

    Fahr综合征被认为是罕见病[1].但随着CT的普及和人们对其认识的提高,使可能被漏、误诊的病例得以发现.因此,近年来临床Fahr综合征的检出率逐年增多.我院自1996年10月-2001年6月共诊断Fahr综合征5例,但在首次就诊时均被误诊.总结该5例的基本特征,复习近年国内部分文献资料,共29例.分析该29例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作者:李向;江厚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