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89例围手术期治疗探讨

孙士永;张俊芳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骨科手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治疗情况, 手术后, 发生率, 感染, 处理
摘要:糖尿病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等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手术期是否得到合理处理密切相关.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行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9例,现将其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为多.其感染病原体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临床上患儿除有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其突出表现,易引发呼吸和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在抗感染和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ⅥG)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浩忠;曾文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胸部刀刺伤的诊治(附274例报告)

    临床资料通过对我院1991年2月-2001年2月收治的274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胸部刀刺伤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男195例,女79例.年龄12~75岁,平均30.8岁.本组患者均行输液、输血及抗菌治疗.只行闭式引流术者188例,剖胸手术59例.

    作者:周传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工矿基层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期望寿命不断延长,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又与人们期望寿命息息相关,急救和急诊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设计实施了急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对我院就诊的急诊患者5 719人进行了回顾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银贵;赵业忠;杨琳琳;高继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CT诊断胃癌33例分析

    我院1993年3月一2000年2月采用CT扫描诊断为胃癌患者33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瑞民;张涛;刘亮;刘国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普及保健技术促进慢性病防治

    21世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43%为慢性病所致,在我国是60%[1].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在同一人群中的动态监测表明,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慢性病在人口总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例从76%(1990年)上升到82.4%(1998年)[2],许多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使人们深感痛苦和无奈.如何提高慢性病防治的效率,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为此,1990-1995年我们对黑龙江省鹤岗市13 600名居民进行了双足按摩保健技术科普讲座和技术指导,以探索普及保健技术对慢性病防治的作用.

    作者:张知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肝豆状核变性11例误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特点为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故误诊率较高.我院1995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23例,早期误诊11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杜京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并发周围性面瘫1例

    1病历报告患儿,女,10岁,因口角歪斜1个月余入院.患儿入院前曾因发热及皮肤出血点,在当地医院经骨穿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用CODP方案诱导缓解,后用原方案巩固1周,间断鞘内注射3次.1个月前出现口角歪斜、双睑裂闭合不全,无抽搐、头痛、呕吐等,应用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间断行三联鞘注,面瘫无明显恢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作者:张俊玲;徐学聚;刘玉峰;盛光耀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肺结核化疗初期类赫反应21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1例患者均为初治,男13例,女8例,年龄(33 7±6.3)岁;浸润型15例(71.4%),血行播散型4例(19.0%),慢性纤维空洞型2例(9.5%);痰菌阳性17例(80.95%),阴性4例(19.04%).化疗方案:异烟肼(H)0.3g,1/d口服,利福平(R)0.45g,1/d口服,吡嗪酰胺(Z)0.5g,3/d口服,乙胺丁醇(E)0.75g,1/d口服.连用2个月后改为异烟肼0.6g、利福平0.6g,1/3d口服,共7个月(2HRZE/7H3R3).

    作者:邵祥稳;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妇科脲支原体感染73例

    1临床资料解脲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还可致宫内感染而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及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后果,属感染性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我院2000年8-11月妇科门诊共220例次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用无菌棉试子取宫颈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淋球菌、一般细菌培养和涂片直接镜检.结果:解脲支原体(+)73例次(33%),淋球菌18例次(8%),真菌58例次(26%),滴虫15例次(7%).

    作者:宋淑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临床与病理观察

    1病历报告患者,女,46岁,主因发烧,胸闷,气短于2000年8月25日入院.经查心包积液,治疗半个月后复查心包积液量减少,但患者持续高热不退.查体:右腹股沟淋巴结数枚,大者4cm×3cm,取淋巴结做病检.

    作者:王献华;赵静;王宏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8例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在降脂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分别测定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脱落内皮细胞计数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降脂治疗前,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低下,经4周、8周降脂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其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痛死率的机制所在.

    作者:石仲仁;俞虹;崔燕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随之下降.一般老年人均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其用药频度和剂量有增加趋势,且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作者:侯云仙;任晓琳;于福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

    异丙酚是一种超短效静脉全麻药,1998年10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明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 5例报告

    我院1996-2000年,采用透视下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续祥;李长军;刘业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国产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应用国产异环磷酰胺(IFO)、长春地辛(VDS)、顺铂(DDP)联合治疗58例不宜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环;陈欣菊;刘卫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我们在常规三联疗法(地高辛、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噻)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其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先玲;蒋发荣;邵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临安市已婚妇女妇科普查情况分析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对我市2 118例妇女妇科普查资料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妇科常见病情况及与两大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与治疗,现将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春芬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病毒唑致过敏性紫癜2例

    1病例报告例1,女,5个月,因发热、流涕1d于1999年2月13日入院.查体:T 38.8℃,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10%葡萄糖液200ml加病毒唑100mg静滴,1d后双下肢出现淤点、淤斑,双踝关节肿胀,停用病毒唑,改用双黄连并加用扑尔敏、VC、钙剂,3d后皮疹消失,双踝关节肿胀消退.第6d,患儿误服利巴韦林含片(含病毒唑)2片,当日双下肢皮肤再次出现淤点、淤斑、并伴腹痛、便血,考虑过敏性紫癜复发,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及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10d后痊愈.

    作者:张桂玲;卢青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效果观察

    中期引产是妇科终止妊娠的手段之一,方法有多种.我院1999年4月-2000年4月收治56例妊娠14~27周需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英;纪妹;王华丽;朱明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心肌活检鉴别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不明,因此,只能采用常规治疗措施,预后较差.但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迁延不愈的后果,因很难确定病史,无法明确诊断.我院近2年来对扩张型心肌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而疑有活动性炎症的26例患者进行心内膜下心肌活检,有效地指导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燕;陈玉善;赵友民;关怀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