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全;梁晓冬;熊维宁
我院1990年9月-1998年12月用简易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对内、外科21例危重患者进行了52例次的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殿强;蔡青;周珍;樊雨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破伤风是破伤风厌氧芽胞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此病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有的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除进行对症治疗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各种基础护理,预防并及时发现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王凤玲;郭春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目前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天然或获得的耐药性,治疗困难,病死率可达30%以上,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于1995年2月-1999年3月收集我院慢性肺心病患者肺部院内感染PA44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rEmbolismSyndrom,FES)是创伤骨折后一种并非罕见的并发症,此病是以肺部病变为基础、肺功能不全为轴心、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的一组征候群,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进行性加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总结1988年4月-1998年2月间收治的6例FES,报告如下.
作者:王千;周玉宝;常诚;边世春;朱青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主要由缺氧及产伤引起,是新生儿期常见危重症.我院1996年10月-1998年11月经CT扫描确诊SAH42例.报告如下.
作者:花少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主要原因.此症的概念及治疗方法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至今对其认识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手术治疗也得到了较普遍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手术疗效不满意,再次手术的病例时有报道.本组观察和分析了我院1977-1997年20年间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中19例疗效不满意,12例进行了再次手术,现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序基;高清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股骨颈基底、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髋部及其附近骨折.此类骨折的治疗大体分为保守牵引治疗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两种方法.而手术方法主要有人工关节置换术、鹅头钉、螺纹钉、Gamma钉等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洪申;张承铭;张传军;王守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我们调查了21536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1429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79例,占19.5%,居第二位,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50.5%),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利民;黄雪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于1998年11月-1999年4月经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跃;门同义;杨群;訾文;赵广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据报道CHF年病死率10%-15%.CHF患者存在血流缓慢、血液粘滞性增高,病理解剖证实心房、室附壁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和脏器梗死心腔内附壁血栓是心力衰竭较特异的病理改变.本组采用尿激酶(UK)治疗CHF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血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珍;刘文军;赵兴君;史俊翔;魏红;梁龙彦;戴宗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老年外科患者中并发心血管疾病者甚为常见.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无心脏病患者高出2-3倍.我科于1993年10月-1997年10月对19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羽;严安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对拔牙术后抑制牙槽骨过度吸收,保持牙槽嵴高度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3例需同时拔除下颔两侧相同部位牙齿的患者,按左右分组,一侧为拔牙后空白对照,另一侧拔牙后立即填塞颗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即刻、12周、24周分别摄X线片,测量两组牙槽嵴高度.结果创口期愈合31例,延期愈合2例.两组比较,填塞组牙槽嵴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塞拔牙创可以其支架作用替代牙齿对牙槽骨的支持作用,抑制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牙槽嵴的高度.
作者:刘铁玉;曲晓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6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CD44V6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1例XSCLC呈现CD44V6阳性反应,阳性率为68.9%,而SCLC则全部阴性(P<0.01).②在鳞、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CD44V6在NSCLC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一个预后指标,而SCLC的转移则不依赖于CD44V6的介导;而且CD44V6可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用于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作者:李本全;梁晓冬;熊维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41岁,因与其丈夫争吵后自服60度烈性市售白酒1500ml后约2h被发现,于1998年11月28日入县医院.经洗胃、输液等治疗,一般状态好转,但于病后第3d出现少尿,继而无尿,于1998年12月1日转入我脘.
作者:夏春英;刘淑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国不同地区菌群构成差异较大.现将我院1992-1997年6年间呼吸道感染菌群分布及演变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成;王文军;何蓉;湛晓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几年剖宫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人们在注重母子安全的同时亦注重切口是否能够如期愈合.现就我院5年间28例剖宫产切口感染裂开分析如下.
作者:王本才;李玲;侯化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眼球挫伤性低眼压是眼外伤导致视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如不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致失明.本文对我院1988-1998年33例(33眼)眼球挫伤性低眼压进行分析.
作者:王宜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于1990年2月-1998年6月共收治各种颅脑损伤98例,其中并发腹部损伤22例,漏诊并发腹部损伤5例,经抢救成功3例,死亡2例.本文就颅脑损伤漏诊并发腹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王群;田在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88-1998年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6例,入院时心电图资料完整294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106例.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清秀;刘述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四、梗阻性黄疸减黄治疗方法梗阻性黄疸病因,可大致分为胆道结石、胆道炎症、胆道及壶腹周围肿瘤等.目前,对梗阻性黄疸主要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振庚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