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宽
肺癌术后远期出现意识障碍,且经多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颅内占位病灶,神经系统检查亦无定位体征,此类病例临床较少见.本院曾收治2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明君;石世青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56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半年,发作时大汗淋漓.查体:心界向左扩大,听诊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ECG示:各导联PR间期延长o.14~0.16s,QRS起始部出现预激波,GRS宽大畸形,时间为0.16~0.18s,右室导联主波向上,左室导联主波向下.诊断:马海姆预激综合征.心向量图示:横面QRS环预激向量指向右前,QRS环初段运行缓慢,光点密集,大向量基本与预激向量一致,指向前方.
作者:杜蕊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我院自1990-1999年行胆道手术中应用自制双腔T型管胆道引流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该方法不丢失胆汁,可以减少胆道引流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本组胆总管探查放置T型管胆道引流236例行双腔下型管胆道引流52例,普通T型管胆道引流184例进行对比.
作者:宋治卫;秦双;刘英强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苯妥英钠用于癫痫病及神经痛的治疗.有报道长期口服200~600mg/d,15%的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敏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病情较重、预后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l)或猝死之间的一组冠脉综合征.治疗UAP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春;刘东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有效地诊断冠心病,对病毒性心肌炎也有极高的诊断价值[1],由于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转归上同冠心病有不同之处,其核素显像也有其特点,本文针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业嵩;金沅武;孙启和;殷方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我院门诊患者75例,临床上有典型的胆囊炎症状与体征,并经B超确诊.其中男21例,女54例,在治疗上以自拟疏肝利胆汤煎剂,口服2次,2周后观察疗效.方药组成:柴胡15g,黄苓10g,郁金10g,枳壳10g,木香10g,香附12g,金钱草30g,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2g,白芍30g,腹胀甚者加青皮10g,陈皮10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5g,有黄疸者加茵陈30g,栀子10g,发热恶寒者加柴胡15g,金银花30g,连翘20g.
作者:康静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升高,且危重哮喘的住院病死率高达3.32%~5.82%.哮喘的爆发性发作及不规则的治疗导致重症哮喘较常见.因此需要临床医生采取强有力措施,以降低哮喘的病死率.目前随着各种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重症哮喘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我院1995-1999年在机器通气的情况下应用镇静剂及麻醉剂成功抢救了28例重症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艳;刘淑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995年1月-1999年5月我院采用在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8~69岁.健康体检9例,有症状19例.囊肿直径4.2~11.0cm.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局麻后在B超定位引导下,取囊肿距皮肤近部位,用腰穿针向囊肿中心处进针,直至穿刺针位于囊肿中央处,抽尽囊液,注入无水乙醇,量为抽出量的1/4~1/3,保留10~15min,抽尽后再注入无水乙醇5ml,保留于囊内.抽出囊液:例为暗红色,26例为淡黄色或透明液体.量为53~285ml.
作者:张兴洪;胡显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糖尿病(DM)所致的心脏病变是DM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非DM患者高2~3倍.多数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已存在心功能受损.我们通过多普勒超声观察了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旨在早期发现DM的心脏病变.
作者:姜立萍;杨光燃;孟秀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全自动和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都可以检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我们主要研究血液标本残余浊度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史敏;李玮;李顺义;李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根据新甲状腺腺瘤诊断标准,对74例甲状腺腺瘤切片重新病理诊断,发现过去对甲状腺腺瘤诊断标准放松,而腺瘤诊断标准过严,存在有漏诊和误诊现象,经复诊部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为结甲).其诊断体会如下.
作者:王红霞;张福;郭跃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既往多依赖传统X线检查.随着CT应用的普及,使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机会逐渐增多.现将我院经CT检查确诊,并由手术证实的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涛;汪瑞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结核病是常病,多发病.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直接涂片镜检和结核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抗酸杆菌的检率不高,而且不易确认,而分离培养病原菌则需要较长时间,结核性胸膜炎是肺外结核的一种,是临床比较常见且难于诊断疾病之一.由于用上述两种方法检出率太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自1999年11月~2000年4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66例胸腔积中结核抗体(抗PPD-IgG)、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平;任丽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选择1997年7月-1999年6月收治的276例慢性胃病患者,采用胃粘膜组织的病理切片染色(Warthin-starry,W-S)和快速尿素酶试检(Hput)以及唾液的HP-PCR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HP),并进行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52.2%,67.4%,76.1%.HP-PCR与W-S和GPUT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胃粘膜HPUT.W-S染色比较,HP-PCR方法灵敏度高(84.2%),特异度稍低(66.7%).因此,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不愿耐受,镜检查的患者,可应用唾液PCR检测;亦可用于大规模的HP流行病学调查;口腔内存在HP,可成为胃内HP根治后再感染的原因之一;人有可能是HP的传染源,HP经口与口途径传播:因此,唾液HP-PCR的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胡中伟;邓西龙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2%~5%,其中每年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是1%~2%[1].脑血管造影通常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但是,脑血管造影中有0.33%~0.5%有导致永久性神经并发症的危险[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是一种非创伤、不用对比剂血管成像技术,已经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本文报告23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瘤MRA诊断,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分析,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诊断并发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的价值与限度.
作者:王效恩;王藏海;杨桦;王永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疾病,中医学将痤疮谓之痤.早在<内经>就已有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渣,郁乃痤的记载.<外科启玄>则有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异常、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内微生物及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心理因素等均参与痤疮的发病过程.近10年来,随着中西医肘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病因学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继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前对早期卵巢癌尚无理想的诊断方法,探讨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我院1997年9月-1999年8月收治晚期卵巢癌广泛转移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例,对照组8例.应用CAC(卡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改进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姑息术术后施行腹腔、静脉联合化疗,与对照组单纯CAC方案静脉化疗比较分析.但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同时给予支持治疗不容忽视,CAC方案总剂量大,也应严密注意毒副反应.
作者:夏志军;张淑兰;冯岚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998年9月,我科收治46例四季豆皂甙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全部痊愈,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全部为一体校学生,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2~14岁.重度中毒3例,中度中毒38例,轻度中毒5例.经过3d的抢救,全部痊愈出院.本组病例的中毒原因为食用未炒熟的四季豆而中毒,食用时间距发病时间为1.5-4h.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症状,血压下降,少数病例并发心肌损害.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均增高.
作者:关若珊;李桂香;高艳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