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陈咸川;马绍骏;沈融
目的 观察祛瘀清痹方熏洗结合关节镜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祛瘀清痹方熏洗,疗程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及关节液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关节液TNF-α 、IL-1β 、MMP-3 、MMP-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瘀清痹方熏洗可调控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炎性介质水平以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夏晓斌;邵利芳;鲍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仲景含酒方剂的用法及其适用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疾病类型,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质疑.
作者:田苑;李婷;时旭平;李岩;蔡志敏;程素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近年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附子-甘草配伍研究包括活性成分变化、作用机制、代谢吸收、药效等,可为新药开发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陆燕华;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体针组、结合组,每组60例;各组施予相应治疗,疗程3天.结果 腕踝针组治愈率为78.3%,体针组为81.6%,结合组为98.3%;结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腕踝针组(P<0.01)和体针组(P<0.05).治疗后,三组腰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结合组大于体针组(P<0.05)和腕踝针组(P<0.01).结论 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沈乐;齐昌菊;葛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甘麦大枣汤对“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配合孤养的方法进行“郁证”模型大鼠复制.28天完成造模后,各组开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继续以造模方法给予相应的刺激.盐酸氟西汀组每克体质量灌服10 μg的氟西汀,甘麦大枣汤组灌服甘麦大枣汤浓缩药液2 ml(每毫升药液含2 g生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均干预28天.观察体质量变化情况,同时运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情况.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盐酸氟西汀组较正常组体质量减轻,水平运动距离缩短,直立次数和糖水量消耗量减少(P<0.05).干预后(即实验的第56天),甘麦大枣汤组较模型组体质量、水平运动距离、糖水消耗量增加(P<0.05),盐酸氟西汀组较模型组体质量、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和糖水消耗量增加(P<0.05);干预后甘麦大枣汤组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麦大枣汤可通过影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对“郁证”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徐铭悦;倪红梅;何裕民;郭盈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清带固本方联合甲硝唑栓治疗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硝唑栓阴道纳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清带固本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及阴道健康积分的情况,比较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阴道清洁度、阴道健康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阴道清洁度、阴道健康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期间,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带固本方联合甲硝唑栓治疗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张琼;周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②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④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 05).结论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作者: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刘建浩;焦志华;白玉龙;王顺;王昀;倪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典提要]《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济生方·便血评治》:便血“风则散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
作者:王庆其;邹纯朴;薛辉;李海峰;王丽慧;陈正;赵心华;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策略.认为原发性肝癌应以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为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中期以祛邪为重、扶正为辅,晚期以扶正为先、祛邪并重,末期辅以外治减缓病痛.
作者:高峰;韩颖盈;杨金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近年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蛹虫草的化学成分有核苷类、多糖类、虫草酸、虫草素、甾醇类以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万朋;高俊涛;吕世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柑橘不同用药部位——橘核、橘络和陈皮中橙皮苷、柠檬苦素及诺米林的含量与其抗氧化和抗乳腺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HPLC法检测来自不同产地的橘核、橘络和陈皮药材中橙皮苷、柠檬苦素及诺米林的含量,结合体外DPPH和FRAP抗氧化实验方法以及MTT法研究3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对药材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橙皮苷含量:陈皮>橘络>橘核;柠檬苦素类物质含量:橘核>橘络>陈皮;体外抗氧化活性:陈皮>橘络>橘核;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橘核>橘络>陈皮.结论 橘核、橘络和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主要与橙皮苷含量相关,而三者的抗乳腺癌活性强弱主要与其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含量相关.
作者:李云;邢丽娜;周明眉;裴瑾;罗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门成福教授运用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肾虚、血虚为基本病机,又多见阴虚血热津亏等虚实错综兼证;治疗以加味寿胎丸为主,分肾虚型及阴虚血热型辨治.并附验案1则.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瘀降脂胶囊对健康受试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寻求安全有效剂量范围.方法 采用多剂量随机开放性研究:①将2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进行单剂量耐受性试验,分别给予消瘀降脂胶囊250 mg、500 mg、1 000 mg、1250 mg、1 500 mg、2 000 mg;②将1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累积剂量耐受性试验,分别给药1 250 mg和1 500 mg,每日2次,连服7天.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受试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消瘀降脂胶囊在推荐临床用量范围内应用安全.
作者:毕芳芳;谈玉婷;刘千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整理仝小林教授运用葛根的临床经验.仝教授擅于运用葛根舒利经气、升发脾胃清阳之性治疗头痛、斜颈、消渴、下利等多种疾病,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弘东;郭敬;周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张锡纯认为蜈蚣具有善熄内风、善搜外风、善开瘀散结、善解毒消疮、善调理神经等功效和特点.根据张氏运用蜈蚣经验,临证发挥治疗眼神经病变、面神经麻痹、细小络脉堵塞之顽疾、皮肤病、神经痛等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和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1.5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结节大直径均明显缩小(P <0.05,P<0.01),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数目减少(P<0.05),且治疗组结节数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安艳芳;韩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ABI及IM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BI水平、IMT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ABI水平、IMT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弹性及下肢功能不全,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李欣;陈咸川;马绍骏;沈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陈红风辨治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因多为先天不足、情志抑郁等,可分溢液期、肿块期、成脓期、瘘管期进行辨证论治,其中未溃重内治,已溃重外治.并附验案2则.
作者:张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王鹏教授从络病理论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络阳亏虚、邪气凝窠,肺络郁滞、绌急气逆;治疗当疏补通络、平挛降逆,以辛药为基,伍用虫类药.
作者:杨宏志;姚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补气托毒消痈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予补气托毒消痈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中医证候积分、Hp清除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Hp清除率分别为90.00%、72.50%;组间Hp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2例(5.56%),对照组复发6例(20.69%);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托毒消痈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可显著清除Hp,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宋静;顾剑平;楼小萌;龚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