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林;岳斌;杜俊宝
崔金海系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近50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辨证治疗眉棱骨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梁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1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予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及CR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IL-6、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IL-6、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可通过降低IL-6及CRP水平来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翟青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腱鞘囊肿指发生于关节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容物为乳白色黏液,多见于青壮年,影响日常生活,宜尽早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摘除治疗,创伤性较大.笔者运用扬刺法治疗腱鞘囊肿1例,现介绍如下.曲某,男,54岁.2010-01-14初诊.右手背拇长伸肌腱与指伸肌腱之间可见一处局部隆起,自觉痠胀,疼痛不显,腕关节屈伸不利,已有1个月余.在当地某医院诊为腱鞘囊肿,动员手术,患者拒绝,遂来我科治疗.
作者:罗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5例予中药煎剂治疗,西药组55例予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00例予中西药结合治疗.3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MPV、PDW、PCT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3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V、PDW、PCT均增加,与HSP发病呈正相关,提示血小板可能参与HSP发病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HSP,均符合HSP病机,二者联合应用,既增强了治疗作用,又减少了西药不良反应,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建东;康国强;刘建军;张国强;王太山;王华忠;韩克领;刘西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藤棱煎剂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藤棱煎剂直肠滴入,对照组60例予妇炎康口服并康妇消炎栓外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8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 、CD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藤棱煎剂直肠滴入可有效地治疗慢性盆腔炎,并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郑祖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1],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2008-2009年,笔者采用刮痧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2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尤其在急性期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2009-02-2010-02,我们采用旋转干扰电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56例,结果如下.
作者:吕俊勇;王宝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路志正(1923-),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临床崇尚脾胃学说,辨证重视湿邪为患,并提出湿邪伤人甚广、湿邪伤人缓而治之宜缓、北方燥地亦多湿及疑难重症多兼湿等观点.临床对眩晕、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脾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瘤、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多寐等疑难病症,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路志正教授治疗疑难病,往往从湿邪着眼,每取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窥大师风范,现将其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不寐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石瑞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是以心率缓慢、心室率低于 60次/min为特征的一类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胸痹、结代、昏厥、怔忡及眩晕等范畴[1].2005-05-2010-09,我们采用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6例,并与舒喘灵治疗4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郭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5-07-2010-12,笔者采用平衡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2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62例均为我院针推科门诊患者,男35例,女27例;年龄12~76岁,平均44岁;病程1 d~3个月,平均45 d.
作者:高俊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臁疮为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外侧部位,即踝骨上3寸内臁或外臁的一种慢性溃疡,故称臁疮,又因病位发生在古代穿着的裙边或裤口附近,故又名裙边疮、裤口毒,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收口,每因损伤而复发,多为现代外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及深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并发症[1].2000-01-2010-11,我们采用内服益心脾除寒湿方配合外用自制生肌膏治疗臁疮300例,结果如下.
作者:陈海峰;朱其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瘙痒是皮肤病的一个主要自觉症状,临床上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皮肤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15%~20%,常见疾病有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老年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目前,西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存在着疗效不高,且药物副作用较多等问题[1].2009-06-2010-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0例,并与西医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健;杜俊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目前,流产频繁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呈上升趋势,约占育龄妇女的10%,在不明原因不孕女性中则高达70%~80%[1].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痛经进行性加剧,伴见腹部包块、结节为临床特征[2].2007-01-2008-12,我科采用瘀痛舒丸治疗EMT 30例,并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白丽萍;刘艳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3-03-2008-06,我们行侧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UK)侧脑室内注射治疗脑室出血148例(两侧脑室穿刺引流56例,单侧脑室穿刺引流92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春刚;张国栋;刘维田;郑建辉;周晋;常久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偏瘫是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常以痉挛、异常运动模式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代康复医学以康复体位及促通技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取得一定疗效.2009-05-2010-10,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抗痉挛康复体位结合头针及高压氧治疗卒中偏瘫36例,并与抗痉挛康复体位结合高压氧治疗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艳君;邢军;李永方;尹清波;史万英;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血压脑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2006-12-2010-10,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脑病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立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乳腺腺病是在乳腺小叶增生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于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或腺泡数目增多,伴小叶内间质组织不同程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多见于20~40岁女性[1].2006-01-2011-04,我们采用乳结消丸治疗乳腺腺病120例,并与逍遥丸治疗11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彩文;窦秀侠;冯艳红;聂艳丽;李贺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以排尿、贮尿期刺激症状和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认为与病原体感染、盆腔静脉性疾病、氧化应急作用增强、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锌含量和前列腺抗菌因子活性抑制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1].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白浊范畴.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诱发因素复杂,难以彻底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拟通过对防治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为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提出思路.
作者:韩福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颜面部和手背部,临床治疗比较棘手.2008-05-2010-09,我们采用自拟中药煎剂外敷联合卡介苗素肌肉注射治疗扁平疣42例,并与喷昔洛韦乳膏外涂联合卡介苗素肌肉注射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高月平;齐娇;王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1],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及放化疗,但疗效欠佳,且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大.2005-02-2009-12,我们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食管癌23例,并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崔晓蔷;张扶莉;靳建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